簡體版

第0314章︰袁、公孫共謀冀州

「張遼張文遠?玄德麾下,何時又出現這麼一員勇將?」

看著從代郡傳回來的戰報,公孫瓚眉頭緊了緊問道。

「據說是原呂布麾下戰將,與其他七人共號‘八健將’,呂布投于劉備後,未被分割,仍從屬呂布出征,此次,呂布敗栗籍骨都侯部,攻略代郡治所高柳,張遼為其保駕護航,以八百虎賁正面破敵兩部烏丸五千余人,烏丸大人難樓被其陣斬,普富盧率殘兵退守東安陽等四縣,余下兵力再無興風作浪的能力!」

「劉伯安那邊,也已派人去和普富盧接洽,試圖將其納入自己麾下!」

長史關靖恭敬道。

公孫瓚听到呂布之名,臉色一變,肩胛處曾被呂布所傷,至今還在隱隱作痛。

「我玄德賢弟好大的能耐和魄力,呂布此人,竟也敢納入麾下,未曾想呂布此人名震天下,其手下將領都如此悍勇!」

公孫瓚頗為震驚道。

關靖笑道︰「如今,幽州大地,除了將軍之外,張遼之名也已遍傳各方,據劉伯安那邊傳來的信息,劉伯安欲拜張遼為新任代郡太守,駐兵代郡西部,共同治理代郡!以此結好劉備。」

「呵呵,他劉伯安倒是大度,不過想來也是,以他之能,竟坐看兩部烏丸橫行霸道,禍害一郡,王澤身為代郡太守,更是與烏丸之間沆瀣一氣,空有仁政之名,卻未曾替代郡百姓考慮一二,如今還要靠我玄德賢弟派兵鎮壓叛亂,當真是軟弱可欺!」

公孫瓚冷哼了一聲︰「先前傳聞,可有定論?」

關靖臉色稍稍一變道︰「公孫紀將軍已傳回消息,韓馥確有扶劉伯安登上帝位的想法,已三番兩次派人游說,但劉伯安此人,當得仁人君子,以陛下年幼,尚陷囹圄,我等作為臣子,自當思報君恩,豈能僭越篡位,背那千古罵名為由而嚴詞拒絕!」

「劉伯安行事,倒是沒有出乎我的預料,倒是那韓馥,韓文節,此舉,莫非是在尋死?」公孫瓚冷冷道。

關靖不敢對此發表意見,小心翼翼地試探道︰「薊侯,袁本初那邊?」

「袁本初……結盟之時,他行盟主之責,統率十八路諸侯,倒是威風八面,如今結盟結束,他成為袁家棄子,沒想到一個小小的河內郡,竟將他束縛于此!」

「連渤海郡都不敢回來了,誰不知道他打的什麼鬼主意!」

「共謀冀州,說的好听,怕不是打著讓我替他打地盤的如意算盤吧!」

早在先前,公孫瓚就收到了來自袁紹的信件,信中提及,韓馥欲扶劉虞登頂帝位,行分封之權,轄河北各州。

他袁紹,四世三公,世受皇恩,對韓馥這種做法,極為看不上。

再言辭鑿鑿,欲和公孫瓚南北共興義兵,征討韓馥這等叛逆之臣,等到侵吞冀州,袁紹願上書表公孫瓚為冀州牧,他願為臣屬,以袁家之名,替公孫瓚舉才納賢,再以不戰而屈人之兵,迫使劉虞臣服,經略冀、幽二州諸事!

「薊侯的意思是,回絕他袁本初?」關靖問道。

「不,這種天大的好事,怎麼能放過!」公孫瓚笑道。

「可是,薊侯不是都說了,他袁本初狼子野心,怎甘屈人之下,與他共謀冀州,無異于與虎謀皮,到時得不償失,損兵折將,非但冀州不可得,那劉伯安若是見我們這邊勢弱,必不容薊侯也!」

「哼,想他劉伯安,不過區區一守成之主,縱使給他帶甲百萬又如何!」

「但說到底,他劉伯安才是這幽州之主,我縱使手下兵強馬壯,事事受制于他,談何大業!」

「而冀州富饒,冀州牧韓文節庸弱,如今乃是大爭之世,此等庸主,怎配據此富饒大州,竟敢勸劉伯安僭越為帝,這等良機若是錯失,豈不抱憾終生?」

關靖听完,覺得很有道理,但又問到︰「那袁本初那邊?」

「哈哈,前日我剛得到線報,他袁本初前些時間北上並州不成,為張稚叔與秦漢明阻擋于天井關外,如今已經是糧草告罄,難以為戰,韓文節雖庸弱,但手下卻也是人才濟濟,大將潘鳳等人時時提防他袁本初,屯重兵于冀南,量他袁本初有千般能耐,也無濟于事!」

「我雖知曉他袁本初同樣有圖謀冀州之心,但其實力不足,我大可等他起兵伐冀州之時,再率輕騎一路南下,趁著他替我們牽制住韓文節主力之時,以最快的速度拿下冀州!」

「到時,木已成舟,他袁本初又待如何?」

關靖眼楮一亮︰「原來薊侯已經有了十足的把握,那看來冀州已經是薊侯的囊中之物了!」

公孫瓚深吸了一口氣道︰「袁本初不足為患,倒是那兗州曹孟德……」

關靖一愣︰「曹操?無尺寸之地,豈能讓薊侯擔憂?」

公孫瓚瞥了他一眼︰「你有所不知,當初會盟之時,我與玄德賢弟還有漢明先生作壁上觀,十八路諸侯,多為草包,縱使那袁氏兄弟,若非有袁家支持,也僅是一些無能之輩!」

「但有兩人,卻被秦漢明高看一眼!」

「曹操?」關靖試探道。

公孫瓚點了點頭。

「還有一位就是身先士卒的孫文台,可惜,聯盟解散之後,孫文台為小人所害,可惜了,倒是那曹操,別看他如今不成氣候,但在秦漢明的嘴里,可是將來成大器的一方雄主!」

關靖皺了皺眉︰「那兗州那邊?」

公孫瓚一笑︰「我雖忌憚曹操,但他如今尚還未成氣候,傳令單經、田豫,看好平原郡,與陶恭祖互為守望,若有變化,可自行用兵!」

關靖點了點頭︰「按照薊侯的意思,那曹操若想幫助袁紹,會對青州、兗州一帶用兵?」

公孫瓚肯定地點了點頭︰「雖然我不明白,曹操為何棄就近的袁公路不投,而投那不成氣候的袁本初,但將心比心,此人若胸懷大志,必不肯久居人下!」

「若待我與袁本初雙方對冀州用兵,他作為袁本初一派的人物,最好策應袁本初的辦法,便是進攻青、徐二州!」

「這是為何?」關靖百思不得其解︰「若他真心依附袁紹,自當該出兵陳留,跨過黃河,助袁本初與我們爭奪冀州,何故舍近求遠,以青州和徐州為進攻點呢?」

「你啊你啊,看事就是太片面了!」

關靖撓了撓頭︰「豈敢與薊侯相提並論,還望薊侯能解疑答惑!」

「這不是很明擺著的事情嗎?」

「他曹孟德雖說依附袁本初,但他畢竟不是袁本初的走狗,最多只能算是我們和那袁公路一樣,互為同盟,如今袁本初勢弱,兩方自然安好,若他一心襄助袁本初做大,那豈能有他翻身做主的那一天?」

「率兵北上,襄助袁本初,或許真能從我們手中奪下冀州富饒之地,但他曹孟德得了個什麼?屆時,南歸不成,反倒是可能被他袁本初吞並!」

「如今亂世,大家明面上都尊于漢室,但哪個不想稱霸一方?」

「相比出兵北上,倒不如東進,青州雖貧瘠,但仍有青州黃巾數十萬眾,曹操若謀劃青州,便是準備征討黃巾,充實自己的士兵!」

「而若東討徐州,你應該知道,如今我與袁公路、陶恭祖互為同盟,為防陶恭祖襄助于我,曹孟德借機起兵討伐徐州,順理成章之余,又讓袁本初挑不出他的理!」

關靖皺了皺眉︰「可徐州之堅,非曹孟德一郡之兵可攻伐!」

「這就要看他曹操的本事了,的確,徐州雖為四戰之地,但城高牆厚,陶恭祖據此,非輕易可得,但古今霸主,就是能人所不能之事,倘若曹操真能拿下徐州,無異于得了一塊足以支撐他做大的基業!」

「而袁公路那邊,依舊在為荊州、豫州戰事考慮,來不及顧及曹操等兗州諸侯,故此,對于曹操而言,現在人與地,才是他安身立命的本錢啊!」

關靖一笑︰「可惜,這一切,都在薊侯的算計之中,有單經、田豫坐鎮平原,量他曹孟德也掀不起多少風浪!」

公孫瓚抿了抿嘴︰「正是如此,韓文節不知他劉伯安對漢室之忠,試圖扶他登上帝位,以我對劉伯安的了解,恐怕對韓文節也是厭惡至極,此時我若起兵伐之,想他劉伯安也不會在後面拖我的後腿!」

「再加上,他袁本初圖謀冀州之心,更甚于我,只要有他于冀南牽制,我于東北起兵,可一路攻打到魏郡,到時,可就由不得他袁本初了!」

「薊侯英明!」

「傳令下去,命嚴綱點齊白馬義從,田楷、王門、範方點齊三萬大軍,我親率一萬騎兵,共伐冀州,另外,讓駐守漁陽郡的鄒丹時刻警惕,以防烏丸趁虛而入,派信使送信至劉伯安處,說明我此次用兵緣由,省的他說三道四的!」

「諾!」

關靖領命下去。

很快,公孫瓚親率大軍四萬三千人,余者後勤民夫達上萬,對外號稱十萬之眾,南下攻伐冀州。

公孫瓚本人領一萬騎兵于前面開路,手下田楷、王門、範方各領一萬步兵大軍于後方跟隨,白馬義從主將嚴綱則率三千白馬義從,于大軍兩旁策應。

不消數日,公孫瓚大軍途經漁陽郡,漁陽太守鄒丹已經備好了大軍開拔的糧草。

南下出泉州,入渤海郡!

渤海郡太守,此時還是他袁紹,奈何袁紹自從會盟結束,不曾來過渤海,蓋因渤海東臨大海,北臨幽州,南靠青州!

袁紹自知自己與公孫瓚之間,將來必有一戰,若率軍來此,則將陷入南北包夾之勢,而公孫瓚原本將單經、田豫以及劉備兄弟等人安置在比鄰渤海郡南部的平原郡,正是抱著請君入甕,等待袁紹入坑的想法。

可惜,袁紹不吃這套,收繳了原河內太守王方的殘部兵馬之後,寧願呆在貧瘠的河內郡等待時變,也不願意回到屬于他的渤海郡來!

如今,渤海郡空虛,倒是給了公孫瓚大軍進攻冀州的第一個橋頭堡!

韓馥雖經略冀州一地,實則自己派兵駐守的,也就冀州東南部,以魏郡、趙國、巨鹿郡為主的地盤!

公孫瓚數萬大軍入主渤海郡,甚至沒有引起對方的警惕。

如果公孫瓚願意的,現在就能起兵,以最快的速度拿下西面的河間國、安平國兩郡,但他選擇了按兵不動!

派出信使前往河內郡,將自己已經率大軍出征的消息報告給了袁紹。

……

而此時,袁紹早就率自己屯于河內郡的三萬余大軍,來到了離魏郡治所不遠處的朝歌縣。

沒等到公孫瓚的信件,袁紹先是等到了司馬家替他辦事的結果!

司馬懿當初給他做出兩個選擇,是對待中山甄氏這個富商家族的態度!

袁紹很果斷地選擇了第二個,答應自己入主冀州之後,願意娶如今甄氏實際上的掌權者,甄逸的遺孀張氏為妾!

當然,袁紹不會承認,曹操好人妻的性格是打小跟在他身邊耳濡目染的。

雖然張氏已經是徐娘之年,但平日里養尊處優,長相出眾,這些都不是袁紹想納張氏為妾的原因!

他是看中了甄家足以媲美徐州糜家的財富!

司馬家于中間搭線,最終給袁紹送來的,是兩萬石糧草,以及一封信件。

許攸急忙問到︰「本初,怎麼樣,那張氏定然是望眼欲穿,等候你去迎娶她過門了吧?」

袁紹拿著信件,臉色稍稍有些尷尬。

「你自己看吧!」

說完,將信件遞給了許攸。

許攸疑惑,接過一看,撓了撓頭︰「這甄家,未免也太不識時務了,什麼等將軍經略冀州之地後再說其他,現在送來兩萬石糧草就想打發我們了,區區商賈家族,竟是這般沒有遠見!」

許攸批斗了一番甄家後,袁紹的臉色顯然好看了許多。

本以為以他四世三公的名號,足以讓甄家跪倒在他的腳下,沒想到換來的是這樣一個結果。

「某欲此刻興兵,拿下魏郡,爾等以為如何?」

許攸逄紀嚇了一跳,連忙阻止。

「本初,我等已等候許久,就是要讓他公孫瓚先動刀兵,我等好坐收漁翁,于此時發兵,不智也!」

「是啊主公,韓文節那邊得知我們調動大軍北上朝歌,已經派重兵屯于鄴縣兩大屏障的九侯城與武城,我等雖得了兩萬石糧草,還不足以跟他大動干戈,還是請主公耐心等候才是!」

袁紹有些生氣,自己被一個商賈家族的寡婦給看低了,現在正是想展現一下拳頭的時候,可帳下兩大謀臣都要勸他忍!

我袁紹四世三公,再忍下去,就變忍者神龜了!

可無奈,就當袁紹準備听從兩位謀臣的意見時,有探馬來報。

「報,內黃戰報!」

袁紹身子一頓,疑惑道︰「內黃?」

許攸連忙解釋道︰「本初,內黃駐軍大將,乃是韓馥手底下的客將,麴義呀!」

袁紹恍然大悟,麴義這人他听過,知曉他有幾分能力,前段時間還派人去跟他接觸過,可惜還沒有回音。

知道了內黃主將是誰之後,袁紹更加疑惑了︰「內黃處魏郡月復地,有何緊急軍情?」

許攸催促傳訊軍士道︰「快說!」

「諾!」

軍士連忙匯報︰「近日以來,內黃縣內,多有韓馥欲立劉虞為帝的說法,坊間多傳,韓馥對劉虞在烏丸各部施行的懷柔政策多加褒揚,欲和劉虞聯合,開放冀州大地,吸引烏丸南下,行漢胡雜居行為……」

先是講明了緣由後,軍士在袁紹等人震驚的目光中繼續說到︰「麴義聞听此消息,多次上書韓馥,然都被韓馥打發,麴義怒而興兵,對外宣稱,自己痛恨烏丸等異族,視如仇寇,若韓馥一意孤行,別怪他興兵討之!」

「還有這事?」袁紹難掩喜意︰「快,接下來呢?雙方有沒有打起來?」

軍士點了點頭,繼續道︰「韓馥得聞麴義此舉,怒不可遏,讓屯兵于黎陽的閔純、耿武興兵討之,皆敗……」

「敗的好啊!」袁紹樂得手舞足蹈。

「這麴義是何人,竟有如此武略,我愛死他了!」

許攸逄紀也是滿臉笑意︰「主公切勿著急,等听完軍士匯報再慶賀不遲!」

「好,你繼續說,等會下去領賞錢!」

軍士沒想到自己還有好處,當即快速道︰「閔純、耿武二人戰敗後,萬人大軍敗退,麴義收斂對方殘兵,聲勢更大,韓馥震驚,親率大軍,以潘鳳為主將,討伐內黃!」

「潘鳳!」袁紹皺了皺眉。

這可是他手底下武力最強的顏良、文丑二將都自愧不如的大將啊。

除了武力這方面外,潘鳳此人治軍更是厲害!

當初自己有了圖謀冀州之心,就想著先斷韓馥一臂,沒想到這潘鳳不知怎的,居然活了下來。

自己非但沒有奸計得逞,反而是因為潘鳳回歸,讓韓馥對自己忌憚起來。

「潘鳳,勝了?」袁紹沉聲道。

哪知,報信軍士搖了搖頭︰「韓馥遣潘鳳率騎兵先他一步,潘鳳到後,見麴義已整軍備戰,相較己方精銳騎兵,麴義兵不過上千,潘鳳大意,率騎兵沖陣,未曾想,被麴義以步兵、強弩兵聯合,大破潘鳳騎兵,潘鳳本人也身中箭矢,殺出重圍逃月兌!」

「這這這!」

袁紹被驚得啞口無言。

身後,顏良、文丑、韓猛、高干等人,也是咽了一口唾沫。

「這麴義,竟這般厲害?」

「子遠、元圖,不惜一切代價,我要讓這麴義成為我手下將領!」

不用袁紹說,兩位謀臣也是打起了麴義的主意。

許攸小眼楮打了個轉轉,接著看向軍士問到︰「那閔純、耿武、潘鳳接連敗退之後,其軍隊都去哪了?」

軍士不敢猶豫︰「原本閔純、耿武戰敗之後,退守南部羛陽聚,打算等韓馥率軍趕到之後,前後夾擊,沒想到潘鳳先敗一城,韓馥恐懼不已,讓其部人馬退往內黃縣東部的繁陽縣,再派人試圖安撫麴義!」

「然而根據我方安插在內黃縣的探馬回報,麴義已經對韓馥失望,接連斬殺三個信使,徹底與韓馥決裂!」

「本初,大喜事啊!」許攸喜不自禁道。

「主公,我軍可即刻前往黎陽縣,並派人接洽麴義,此人如今與韓馥決裂,正是無處可去之時,只要主公對其禮遇,其必投降主公懷抱!」

袁紹也是大喜,立刻是大軍開拔,耿武、閔純從黎陽縣退往繁陽縣,正好被他們趁虛而入。

而袁紹也是立刻派人送禮物到內黃縣,與麴義接洽。

與此同時,公孫瓚信使送達。

「願與公會獵于冀州!」

短短幾個字,讓袁紹露出了得逞的笑容。

「火速傳訊公孫瓚,我軍已于冀南取得大捷,望其火速進軍,于魏郡共飲美酒!」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