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兩百一十九章︰驅虎吞狼

「據我司馬家得到的消息,中山甄氏,自家主上蔡令甄逸死後,甄家群龍無首,甄逸長子甄豫早夭,二子甄儼、三子甄堯已舉孝廉,然因韓馥輕視其商賈出身而不得重用!」

司馬懿思維清晰,邏輯縝密地說道。

頓了頓,見袁紹認真聆听,才繼續說道︰「甄家富甲天下,如今卻只能靠甄逸未亡人張氏一人操持家業,張氏雖為一介女流,但也將偌大家業打點的明明白白,然,甄家無人撐腰,短時便罷,長此以往,必為他人所覬覦!」

袁紹听明白了,也不敢再因為司馬懿的年輕而輕視他了。

按照以往,以他袁紹四世三公的身份,甄家這種商賈家族,哪能入他的眼!

但今時不同往日,窮得都快揭不開鍋的袁紹一想到甄家富甲天下的財富,就恨不得現在一把將它握在手上!

「敢問小先生,以何法圖之?」袁紹問計道。

司馬懿小臉露出一個笑容︰「敢問車騎將軍,想圖一時之利,還是借助甄家底蘊,為你今後基業創造潑天財富?」

「有何區別?」袁紹疑惑道。

「說來也簡單,以車騎將軍四世三公的名望,只需修書一封,由我司馬家轉交給甄家,以張氏的眼光,不日,便會有萬石糧草送達,此,為一時之利!」司馬懿搖頭晃腦道。

袁紹一喜,萬石糧草,可解他燃眉之急啊!

「何為借助其底蘊,創造潑天財富?」

「呵呵,這便要看車騎將軍你自己了!」司馬懿指了指袁紹說道。

「我?」袁紹疑惑。

「對,我有言在先,如今甄家上下,皆由張氏一人操持,甄逸在世時,張氏為其育有三子四女,然其年齡,如今也不過是三十,以其長久以來的養尊處優,倒也算得上美艷之婦,倘若車騎將軍不棄,願納之為妾,今後甄家財富,便是將軍財富!」

「如此抱的美人歸,又得潑天財富之法,方為兩全之法!」

袁紹愣住,許攸逄紀兩位謀臣也愣住。

司馬朗苦笑,自己這個弟弟,還真是人小鬼大,不過是十二歲的年紀,居然想著給一個年近四十的男人和一個三十歲的婦人作媒!

袁紹沉默良久,才開口道︰「還有這種好事?」

別說是娶一個商賈美艷婦人,只要能助他得冀州,就是讓他娶鐘無艷他也願意啊!

「那看來,車騎將軍是有決定了!」

袁紹腦袋點的就像小雞啄米一樣。

傻瓜才不選第二個!

娶了張氏,得了甄家,那才是細水長流的好買賣!

萬石糧草算什麼東西?

我跟你很熟嗎?

「如此,便請車騎將軍親自手書一封,改日,可由我司馬家與甄家通商的商隊轉呈給張氏!」

「甚好,甚好!」袁紹喜笑顏開。

「主公,這位……司馬懿小兄弟以甄家之富,助主公成就千秋大業的建議雖好,但問題還是回歸到了原點,我們有兵有糧,當真要棄大義于不顧,起兵征討韓馥嗎?」

逄紀站出來,不無憂慮道。

正在興頭上的袁紹被澆了一盆冷水,不喜地瞪了一眼逄紀。

「小先生之計,已助我們渡過難關,想他這般年紀,能有如此遠見,實屬難得,剩下的,就是我們自己的事情了,難不成全部要仰賴他人之力?」

「主公恕罪,屬下著相了!」逄紀連忙道歉。

然而,人小鬼大的司馬懿卻是發出哄堂大笑。

「小先生,為何發笑?」

司馬懿指著逄紀道︰「車騎將軍,你麾下,難不成都是這些酒囊飯袋嗎?」

「你!」逄紀失色,被氣的不輕。

「哼,你還不服氣,先前取甄家財富之計,只是助車騎將軍度過眼前的難關罷了,若我此來,只有此計,豈非墮了我司馬家之名?」司馬懿一臉倨傲道。

袁紹神色一變,面露希冀道︰「小先生還有良策?」

「自然!」

「還請速速道來!」

司馬懿重新坐回了位置上,看著袁紹道︰「我先前有言,能助車騎將軍不費吹灰之力拿下冀州,但我所獻之計若成功,我希望車騎將軍能答應我一件事情!」

「休說是一件事,若真能不費吹灰之力拿下冀州,百件,千件,我亦可應允!」

「主公!」這下子,眾人都坐不住了。

袁紹這是瘋了,敢這麼答應一個小鬼頭。

「都坐下!」袁紹此刻威風凜凜,一眾文武大氣不敢喘一下。

「小先生,我袁本初有一說一,絕不食言,但前提,是能兵不血刃,奪下冀州之地!」

「當然!」

一大一小,兩個身影擊掌盟誓,極為莊重。

許攸逄紀不由好奇地望向司馬懿,很難想象,他們兩位也算智多之人,都不曾想到有兵不血刃拿下冀州的辦法。

這個小鬼頭,當真有這般能耐?

擊掌結束,司馬懿也沒有藏著掖著,開口道︰「我之計策,為驅虎吞狼,坐收漁翁之利!」

驅虎吞狼……

坐收漁翁之利……

兩位謀臣默念了幾聲,思緒突然被打開,已經是想到了司馬懿的計策從何而來。

但已為時過晚,現在的袁紹,眼里只有司馬懿一人。

「幽州公孫瓚,威震塞外,打的烏丸外族抬不起頭來,但任其多驍勇,架不住有一個一心招安外族的幽州牧劉虞。」

袁紹點了點頭,對這一點,很是清楚。

「小先生之計,和這公孫瓚有關?」

司馬懿點了點頭︰「我之驅虎吞狼之計,乃是想讓車騎將軍勸說韓馥,助劉虞登頂九五之位!」

「什麼?」袁紹瞪大了眼楮。

「小先生,莫要說笑!」袁紹疾呼道。

「我沒空跟你在這里說笑,此乃我之用計!」

「主公,這位小先生之言,確為良策!」逄紀無奈,只得站出來附和道。

「何解?」袁紹一臉迷茫地問道。

司馬懿看向逄紀,看來袁紹帳下的謀臣,也不全是吃白飯的嘛。

「既然這位先生看穿了我之計策,便由你來向車騎將軍述明其中真意吧!」

「謝過小先生!」

這下子,逄紀對司馬懿是真心信服了,自己在他這個年紀,還不知道讀了幾本書呢!

「主公,小先生此計,目的是通過韓馥助劉虞登頂九五的事情,讓韓馥與公孫瓚之間產生嫌隙,讓公孫瓚記恨韓馥!」

逄紀垂手道。

袁紹見司馬懿點了點頭,便開口道︰「公孫瓚和劉虞不和,若是劉虞登頂九五,則公孫瓚再難有翻身之地,的確會讓二人產生嫌隙,但此舉……若劉虞當真稱帝,那大漢兩帝,我等何去何從?」

逄紀笑道︰「劉虞忠于漢室,如今皇帝雖遠在長安,但劉虞並無不臣之心,想來,定會拒絕稱帝之事,但若劉虞一時為權力所迷惑,于幽州稱帝,對主公而言,百利而無一害也!」

袁紹皺了皺眉,表示寶寶不理解。

逄紀會意,繼續解釋道︰「若劉虞听從韓馥建議,行稱帝之事,則董卓手握皇權之勢難復,主公大可借近幽州之便,向劉虞稱臣,劉虞初接大統,正是需要主公這等名望高深之人輔佐的時候,主公今後行分封之事,再也不必看長安朝廷的臉色了!」

袁紹臉上,迷霧散去,听到逄紀的解釋,臉上竟是浮現出了一絲意動。

逄紀連忙道︰「當然,劉虞稱帝概率不大,而小先生之計,也並未執著于真讓劉虞稱帝!」

司馬懿點了點頭,示意逄紀繼續說下去。

「劉虞是否稱帝,對我等下一步行動的影響不大,換言之,只要韓馥建議劉虞稱帝,那便是徹底得罪了威震塞外的公孫瓚!」

「倘若劉虞稱帝,公孫瓚為求自保,必會離開右北平之地,我等只需稍稍利誘,則可將之引狼入室,攻伐韓馥,鑒于韓馥助劉虞稱帝之事,公孫瓚必懷恨在心,我等只需稍稍推一把力,讓其兩者相爭,我等便可坐收漁翁!」

「妙啊!」袁紹拍著大腿道。

「倘若劉虞不稱帝,但韓馥已做下得罪公孫瓚的事情,為保今後不會再發生這種事情,公孫瓚也會將韓馥視為心頭之患,起兵伐之,也在意料之中,此為驅虎吞狼之計!」

袁紹不斷地點著頭︰「那我方,在這其中,扮演什麼角色呢?」

逄紀不語,看向司馬懿,這最後一步,還是留給獻計之人說出來吧。

司馬懿滿意一笑︰「自是漁翁角色了,以我之所見,劉虞稱帝可能性極小,不用過多考慮,車騎將軍只需以四世三公的名義,向韓馥曉之以情,動之以利,以韓馥庸主之才,必不會拒絕能抱住皇帝大腿的機會!」

「再接下來,車騎將軍只需以旁人身份,將這個情況告知公孫瓚,到那個時候,急的就是公孫瓚了,而不是我們!」

「韓馥建議劉虞稱帝,這件事,會得罪忠于漢室的劉虞,以及被劉虞不斷打壓的公孫瓚,在劉虞這個老好人不出面的情況下,將軍可邀請公孫瓚共伐冀州,同享冀州富饒之地,公孫瓚在無後顧之憂的情況下,必然不會拒絕!」

「那還是要打冀州?」袁紹皺了皺眉道。

如非必要,他還是愛惜羽毛的。

只見司馬懿搖了搖頭︰「以將軍之見,韓馥可敵公孫瓚否?」

袁紹稍作思索︰「韓馥優柔寡斷,不善采納良言,但其手底下有潘鳳等忠臣在……」

「主公,勿要忘了友若他們!」許攸在旁提醒道。

袁紹眼楮一亮,看著司馬懿笑道︰「我可讓韓馥在戰與不戰之間猶豫,以公孫瓚統兵之能,必能掀起整個冀州的戰火,即使不能盡全功,亦能打的韓馥抬不起頭來!」

「哈哈,那便穩妥了,韓馥在面對銳不可當的公孫瓚率部侵擾之時,若車騎將軍以四世三公的名義,答應他為其駐守冀州,他韓馥,會拒絕嗎?」

「鳩佔鵲巢!」袁紹開口道。

「不錯,正是此理,以韓馥優柔寡斷的性格,只要車騎將軍能在不動刀兵的情況下,進駐冀州,今後,冀州之主是誰,便無須在下說出來了吧!」

司馬懿風輕雲淡道。

「哈哈,有小先生此計,勝過百萬雄兵,伯達先生,你幼弟之才,更甚于你啊!」

司馬朗站出來苦笑道︰「家弟狂悖,還希望邟鄉侯不要過多計較的才好!」

「不不不,伯達先生此言不妥,無能之人方為狂悖,我觀令弟,有天人之姿,袁紹佩服至極啊!」

「車騎將軍切勿開心的過早,可不要忘記答應為我辦一件事啊!」司馬懿淡淡說道。

袁紹笑容一滯,有了司馬懿先前的計策,他覺得拿下冀州,不過是時間問題。

以冀州富饒之州,換自己一件事,袁紹也不得不鄭重起來。

「敢問小先生,想讓某替你辦哪件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