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六十七章︰主臣對立

秦耀離開晉陽的第七天。

「哈哈,看來他董卓是真的害怕了,只能封大哥做晉陽王來示好,可惜,他終是漢賊,我等與他勢不兩立!」

捧著剛剛送到的封劉備為晉陽王的聖旨,張飛喜不自禁道。

「三弟,慎言,封爵一事,向來由宗室掌管,豈能說是董賊所為?」

劉備盡管板著臉,都難掩眉宇間的喜色。

「承蒙聖上恩寵,劉備百死難報,相比封王一事,我更看重的是如今我劉備的名字,又將重歸族譜,總算不負列祖列宗了!」

情至深處,劉備已經是紅了眼眶。

劉備素有大志,他所在的村子,也皆是漢皇後裔,然因大漢綿延了近四百年,漢皇後裔何其多,像他們這種所謂「血脈稀薄」的,多如牛毛。

雖能對外仍自稱漢室宗親,但實則不被宗室認可,也只能算是庶族罷了!

如今,他也終于算是名正言順的漢室宗親了!

收復了西南五縣的關羽前腳剛回來,就知道了這麼一個大好消息,一張紅臉更顯激動之色,撫著長髯大笑三聲。

隨即抱拳跪地,高聲道︰「恭祝大哥加封為晉陽王,我等與有榮焉!」

「恭祝大哥/主公加封為晉陽王!」

其余包括張飛在內的眾人,也是高聲祝賀道。

「哈哈哈!」黃忠爽朗一笑︰「如今主公成了王,王命一出,豈有不服,末將願先遣游奕軍,先以禍亂並州的南匈奴部開刀!」

關羽、張飛也不甘示弱,他們已經操練了一段時間的士兵,正是想要一展手腳之時,紛紛請命。

原本按照秦耀在內的幾位謀臣規劃,南匈奴畢竟名義上還是大漢附屬,除卻左南領兵犯境,劉備進行自衛反擊之外,想要執行對南匈奴的作戰計劃,還需等待兩點。

一為軍備充足,糧草豐裕,將士訓練有素。

二為南匈奴撕毀由左南簽署的《晉陽二十八條》,視作南匈奴有不臣悖逆違約之舉,才好名正言順地領兵伐之!

如今劉備封王,其部出征,皆為王師,代表著大漢正統,只需假借南匈奴有不臣之心出兵,名正言順!

劉備托了托手掌,示意眾人起身。

「我亦有此想法,然仍需諸位相助,待大家齊聚一堂,則可謀劃平定南匈奴一事!」

劉備環視了一圈,開口說到︰「如今漢明在外尋找礦產,公達、元直何在,興平、奉孝剿匪一事如何了?」

石韜連忙站了出來,回答道︰「昨日奉孝已書信回來,他和徐榮將軍已將晉陽百里之內匪患盡數除盡,糧秣輜重俘虜悉數押解回來,公達和元直大清早已經出城門相迎了,想來此時,該是入城了!」

劉備點了點頭︰「那便等他四人到了,我們再詳談!」

眾人齊聲喊諾。

大堂之內,歡聲笑語,成了一片快樂的海洋。

無論這次獲得了不低的官職的關羽、張飛等人,或是其他文武,都是喜氣洋洋的,交頭接耳,竟是已經商量起了該如何平定南匈奴了。

沒等眾人等多久,荀攸獨自一人,神色慌亂地一路小跑了進來。

「公達,你來的正好,如今,我大哥已經被加封為晉陽王了,就等你們來商討如何平定南匈奴了!」張飛迎了上去,笑道。

荀攸不言,臉色難看至極。

劉備心里一咯 ︰「公達,可是出了什麼事情?莫非是奉孝他們出了什麼意外?為何不見他們三人?」

荀攸搖了搖頭︰「元直去協助興平、奉孝清點這次剿匪得失了,我聞听主公被封為晉陽王,心急如焚,先行一步趕來!」

荀攸環視四周,看著每個人臉上的喜色,更是長長地嘆了一口氣。

「主公,禍矣!」

劉備愣住。

張飛不喜地皺了皺眉︰「正是喜事臨門之時,公達緣何如此,莫非是在掃我們的興?」

荀攸看了一眼張飛,不敢和他爭論。

整個劉備集團,也就劉備、關羽和外出的秦耀能管得住他!

荀攸冷聲道︰「主公莫非忘了前些時日賈詡給漢明的信?四面楚歌之計,封主公為王,則為其一也,此舉,無異于烈火烹油,將主公你置身火爐之上,此非禍矣,喜從何來?」

劉備怔住,陷入思索。

在旁的關羽丹鳳眼一眯,捏緊了長須︰「公達先生此言,某家卻不認可!」

荀攸朝他拱了拱手︰「關將軍有何指教?」

關羽道︰「我大哥自微末起兵,為的就是能夠光宗耀祖,重振他先祖中山王之名!」

「如今,我大哥在晉陽的所作所為,為大漢宗室所認可,納入族譜,加封為王,此為大哥與我等之幸事也!」

「你談及賈詡之信,此人才能如何,尚待商榷,以其區區文人之身,尚不得董賊重用,封王一事,茲事體大,豈是他能掌控的!」

「況且,如今我大哥王命在身,已是有振興漢室之名,何人敢欺,哪個不服?公達先生未免有些杞人憂天,漲他人之氣焰矣!」

黃忠也站出來附議道︰「如今兵甲已足,主公上下一心,王師北伐,正是建功立業之事,我等武將正欲請戰,等待幾位先生謀劃,先生緣何因一人之書信而畏首畏尾,任他天大本事,莫非集先生幾人之智,還懼他一人?」

關羽狂傲,遍觀劉備集團,也就劉備的領導魅力,三弟張飛的武力,以及一個全能的秦耀能讓他折服。

面對荀攸的憂心忡忡不同,關羽除了替自己大哥由衷地感到高興之外,更是無懼一切!

我手中青龍偃月刀,正是饑渴難耐之時!

黃忠有建功立業之心,當然,但凡武將,哪個不是如此,老于世故的黃忠顯然更會說話,除了表明自己的立場外,還用話語激了荀攸在內的謀臣一手!

荀攸一時啞口無言。

武將好戰,對于此刻附和關黃二人話語的眾武將,荀攸並不意外。

自古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此刻任憑荀攸智謀百出,也不知該如何回答。

難不成要讓自己回答,自己幾人害怕那遠在長安的賈詡?

內心一緊,荀攸心中忽然明悟。

那位叫做賈詡在信件中所言的四面楚歌之計,此時已然是開始了!

這封劉備為王的第一步,還未展示其威力,已經讓劉備帳下文武產生了分歧!

同為謀臣,荀攸自然明白此刻劉備封王,弊大于利,肯定是要極力勸阻的。

但武將們不會考慮那麼多,作為純粹的武將,最要考慮的,就是替主公戰陣廝殺,建功立業,光宗耀祖!

陽謀與陰謀皆具,不愧為被漢明都重視的大才!

不由的,荀攸回頭看去。

當看到一臉肅然的徐庶,盔甲染血還未更換的徐榮以及風塵僕僕,毫無形象的郭嘉趕到時,方是松了一口氣。

幾人早就在城門時收到長安傳來聖旨封劉備為王的信息時便已交流過。

自己先行一步趕來,想要勸阻劉備封王。

未曾想自己一開口,就遭到了正在興頭上的眾人反駁!

元直、奉孝,希望你們能勸住主公!

先一步入內的徐庶朝著荀攸點了點頭,還沒開口,一把被相熟的張飛拉住。

「元直,你來的正好,如今我大哥被封做了晉陽王,你們總說要師出有名,那現在,應該就是大好時機了吧!」

徐庶苦笑一聲,朝著劉備抱了抱拳︰「主公,恕徐庶愚鈍,人心揣測,我不如奉孝,謀劃全局,我不如公達,得漢明指點,在軍陣一道上稍有成就,聞听主公封王,有一言不吐不快!」

如果此時秦耀在場,用聖人重瞳打量一下徐庶的話,就會驚喜的發現,原本僅是一流謀臣評價的徐庶,如今已經是步入了超一流謀臣的地步!

劉備不敢怠慢,連忙道︰「元直不可如此妄自菲薄,爾等皆是我之肱股!有言但說無妨!」

「謝過主公!」徐庶再一抱拳,隨後巡視四周,看著四周武將臉上的熊熊戰意,喟然長嘆。

「主公,如今你被封王爵,實非用兵之際,反而要布防境內,恐四面為敵矣!」

「什麼!」劉備在內,眾人驚呼出聲。

徐庶苦笑道︰「如今大漢境內,除卻皇子皇孫,哪有新封王爵之人,主公若有百萬雄軍,自不必懼怕包藏禍心的眾多宵小,然如今主公麾下將不過百,兵不過十萬,且以漢明之法訓練之士卒,現在才勉強形成戰力,若需真正訓練有素,尚需數月之功!」

「元直休要危言聳听,我大哥可是漢室親封的王爵,宵小之輩不臣服,安敢作亂!」張飛瞪大眼楮道。

「三將軍忘了十八路諸侯為何討董乎?」

一身塵土的郭嘉,面色稍顯慘白,不復往日灑月兌,冷聲道。

「郭奉孝,你小子是什麼意思?是把我大哥比作董卓嗎?」張飛怒目道。

郭嘉巋然不懼,消瘦的身軀挺得筆直。

「請封主公為王,此乃誅心之策,可曾听聞二桃殺三士之計否?賈詡之謀,更勝此千古陽謀,在下佩服至極,且不說將來未知之患,如今因一名號,主公帳下,我等文武,竟已心生間隙,長此以往,我等不攻自破也!」

「你!」

「三弟!」劉備斥責一聲,走向主位。

「還請幾位先生明言!」劉備臉色難看道。

本是一樁喜事,可帳下三大謀臣皆是反對,難不成我劉備就當不得這個晉陽王?

說實在的,劉備內心也是有一股無名之火,但听到郭嘉剛剛誅心之言,也讓他腦海一震!

不知不覺間,自己帳下的文武竟是形成了對立局面?

莫非真如郭嘉所言,自己這封王一事,真成禍矣?

「剛剛三將軍言,為何將主公比之董卓,我可回答,若主公執意行封王一事,必遭眾妒,遠的不說,就是那有四世三公背景的袁紹,任盟主之位,不過是得了個車騎將軍,主公何德何能,能行封王一事?」

「郭嘉,你太放肆了!」張飛眼楮都紅了。

郭嘉匹夫,辱其兄長也!

一身內力不受控制地朝外宣泄,本就單薄的郭嘉在內力震蕩之下,搖曳如風中殘葉,搖搖欲墜!

啪!

徐榮一掌,搭在了郭嘉的肩膀上,悶哼一聲,擋在了郭嘉面前。

 !

一直觀望,對封不封王無所謂,一直打哈欠的典韋站了出來,大腳一跺,震散了張飛的這股內力。

「奉孝,你沒事吧!」

徐庶、荀攸後知後覺,連忙扶住了此刻面若金紙的郭嘉。

「奉孝!」

「主公,萬萬不可封王啊!」郭嘉躺在二人懷中,依舊執著道。

劉備上前的腳步一頓,內心倍感糾結!

「為何,你們都要這麼逼我!」劉備痛苦道。

或許,王爵對于他的誘惑還沒有大到那種程度,但能夠為皇室認可,重歸族譜,這對于他一個沒落的皇族而言,是多麼的重要!

錯過這次,他還不知道這輩子有沒有被皇室承認的機會!

三十歲的男人啊,一輩子還有多少次機會!

「主公,實在不是我們逼你啊!實在是,德不配位,必有災殃!若主公執意稱王,與王莽何異?」荀攸哀慟地跪在地上勸誡道。

徐庶也言辭懇切道︰「況且如今天下,諸侯心生歹意,長安名為朝廷,卻為眾所不屑,說好听點,是朝廷認可了主公的能力,說難听點,不過是董卓以一王爵身份,將主公捆綁在了他的戰車之上!」

「若再有曹操之流舉矯詔傳令天下,舉義兵犯境,則太原危矣,四面環敵,我等將死無葬身之地也!」

郭嘉掙扎著從兩人懷中跪直了身體,嘴角溢血,森然道︰「若主公執意接受王爵,恕嘉無能,請辭!」

「攸附議!」

「庶附議!」

一直默不作聲,沒有話語權的徐榮經過片刻掙扎,也同樣跪在了一旁。

「聞听此事,我與奉孝先生快馬揚鞭,不敢懈怠,三位先生考慮之深,還請主公三思,某將不才,但卻深知能為漢明先生與幾位先生所忌憚之人的可怕,若我等不加以防範,恐遭其毒手!」

劉備聞言,心里一咯 。

高聲呼喊道︰「漢明何在?」

眾人面面相覷,還是最懂劉備的張飛站了出來。

「速去派人尋找漢明蹤跡!」

三位謀士對視一眼,若說誰最得劉備信賴,舍秦漢明棄誰?

念及此處,三人稍松一口氣,以秦耀對賈詡的重視,再以他的智謀,想來定能勸主公想明白!

劉備囑咐了一番,連忙跑過來將四人扶起。

「幾位先生勿怪,實在是備對于能被宗室認可之事,極為看重!」

「先前言語多有冒犯,三弟,速速過來向三位先生道歉!」

「備冷靜下來一想,若以一王爵之位,害的我等苦心經營的太原郡付諸流水,豈非大錯特錯!」

「但如今,事實已定,如之奈何,更該商定,奉孝,三弟先前無禮之處,還望海涵,我已派人去請仲景先生,你與興平多日奔波,還要以身體為重啊!」

郭嘉拱了拱手︰「謝過主公厚愛!」

劉備點了點頭,被他責令的張飛也知道自己剛剛險些釀成大錯,毫無脾氣地過來賠禮道歉,三位文人自然是不會跟他過多計較。

「興平先前所言,讓我茅塞頓開,我等爭論不休,卻忘了漢明尚游歷在外,當將此事告知漢明,想來他會給我們一個中肯的建議,待到漢明回來,再做決斷如何?」

劉備近乎低聲下氣地說道。

三位謀士對視一眼,無奈地嘆了一口氣。

可作為主公的劉備都近乎哀求了,他們這些做臣子的,怎麼能不給他留面子呢!

意見相悖的雙方,此時內心各有打算。

以荀攸為首的謀臣團,認為以秦耀的智謀,不會看不出這里面的門道,只要他回來,一定能勸住劉備。

而認為深知自己大志,親信程度完全不比自己兩個結義兄弟低的秦耀,肯定能明白自己的想法。

凡事,當有取中之法,兩方爭執不休,完全就像是郭嘉所說,如二桃殺三士一般,對方兵不血刃,就讓自己這邊起了內訌。

既然兩邊誰都說服不了誰,那就讓一個有分量的人來做決斷吧!

「主公聖明,煩請主公等漢明的消息傳回來之後,做下決斷,否則,悔之晚矣!」郭嘉言論過激道。

劉備肯定的點了點頭︰「一切,便按漢明之意為定,可好?」

眾人作罷。

……

此時,長安庭院之中,兩人各執黑白棋落子。

身材消瘦,面容陰翳的男子按下一個白子,扶著山羊須開口道︰「若劉備能忍住一個王爵的誘惑,文和的攻心為上,還能功成否?」

(實在抱歉,內人炎癥兩日高燒不退,族女乃送葬,兼顧帶娃,情非得已,現在開始加緊碼字!

╴|▔|○對不起!)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