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四十章︰攻心為上

良久,董卓深吸一口氣,喃喃道︰「賈文和,你休得說笑!」

賈詡搖了搖頭,表示他沒有說笑。

無怪乎如今位極人臣的董卓和漢末三大毒士之一的李儒都露出這種表情。

大漢,自高祖平定諸多異姓王之後,便定下了白馬之盟。

「非劉不王,非功不侯」!

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呢,就是,不是皇族皇姓的,不能稱王,不是立下赫赫戰功的(皇族、為相者、尚主者、外戚除外)不能封侯。

對于劉邦臨死與眾大臣定下的非劉姓稱王者,天下共擊之的盟約,大漢四百年來,鮮有人違反。

違反的第一人,則是劉邦的結發妻子,分封了四個呂氏王的呂後,其垂簾听政之時,哪怕是大漢第一毒士陳平等人都只得退讓。

但當她死後,陳平等人立刻發起了誅呂行動,呂姓王皆被殺死,剩下的魯元王張偃也被廢為列侯。

此後的很長一段時間里,大漢天下都對劉邦的這條祖訓堅決奉行。

甚至有了上卿官職的李廣一生難封侯的悲情故事,蓋因他的軍功不足以封侯。

凡大漢非劉姓王者,也都不得善終。

比如王莽的新朝,更始帝劉玄分封的諸多異姓王,之後都被清掃一空。

由此形成了一條鐵律,非劉王者,意圖謀朝篡位也!

這就不得不提曹老板這個獲封魏王的人了。

很多人感覺曹操雖被後世冠以漢賊之名,實則到死還是漢臣。

但是,同比有名的權臣霍光,曹操之心,昭然若揭,他以稱王之事試探群臣之意,便有了荀彧望空盒而死的事情,實乃是一代大才荀彧,已經明白了曹操的篡位之心,大漢,亡也!

話說回來,正是有劉邦的這條鐵律在,哪怕是如今權傾朝野,讓小皇帝劉協都尊其為尚父的董卓,都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僭越稱王。

而只是討了一個郿候的列候爵位。

董卓好財、、好名,這都是真的。

但他也不是真的蠢的沒邊,一旦自己僭越稱王,迎來的,將是天下諸侯,共伐之!

不是先前十八路諸侯那樣的「小打小鬧」,而是只要認為自己是漢臣,食漢祿的,都有了名正言順的旗號攻打他了。

屆時,無論是老好人劉虞,原本的下屬劉表,遠在益州的劉焉,包括西涼的馬騰韓遂之流,都可以打著清君側的名號來攻打他,縱然小皇帝在手也沒用。

不同于官職,如今的董卓想封就封,爵位,那可是需要經過大漢宗室的認可才能封的,董卓稱王,代表的就是大漢宗室權威不復,再進一步,則是董卓欲行王莽之事!

如今賈詡提出的要封劉備為王,這代表著什麼,代表著原本皇室身份存疑的劉備,將得到宗室的認可。

雖說劉備本就為皇室,封其為王也合乎祖訓,但這樣一來,不是助長敵人氣焰嗎?

這代表著劉備將成為晉陽一地的王,代表著以後劉備將不再被朝廷掌控。

大漢的王,是諸侯王,是有自己的諸侯國的!

不同于魏晉之後細分的王爵,大漢的諸侯王,就相當于春秋戰國時候的每一個獨立國家,在這個獨立的王國里,他們的權力就相當于皇帝。

所以西漢初期的七王之亂,也稱之為七國之亂,而晉的八王之亂,就不代表八國了。

如今,董卓是要打壓劉備,最好是把這個心月復之患滅殺在搖籃里,但賈詡開口的第一句話就是替劉備請王爵。

你莫不是敵人派來打入內部的奸細哦?

董卓此時也保持了少有的冷靜,望著賈詡道︰「說說你的原因?」

賈詡表情不變︰「承認劉備的宗室身份,並封他為王爵,此為捧殺!」

一旁,李儒的眼神一縮。

「捧……殺!」董卓重復了一遍。

「沒錯,我之上策,為攻心之策,並州離長安千里之遙,相國欲派兵征服,極為不智!」

董卓點了點頭,這才是他頭疼的地方,一想到當初呂布說的秦耀有意建言另立新君的策略,心里就慌得很,尤其如今把劉備打發到了並州苦寒之地,卻還打出了赫赫戰績。

萬一人家將來領兵來犯,以他帳下文武之厲,那可比當初的丁建陽加呂布更具威脅!

不得不說,李儒往日給董卓灌輸的居安思危想法還是很到位的,尤其是在看待劉備主臣這一方面。

「既如此,與其等他做大做強,再反過來嗜咬相國,倒不如給他一個無法拒絕的地位,讓其的野心不斷的膨脹,直至自我毀滅!」

「這般……可行嗎?」董卓猶豫道。

一旁的李儒笑道︰「文和,你用計之時,常常顧及全局而動,想來還有下一步吧,沒有單單封王那麼簡單吧?」

賈詡看了李儒一眼︰「我只提一個方向,想來剩下的方方面面,文優已有決斷了吧!」

「非也,非也,此攻心上策,為你賈文和建言,我安敢厚顏相奪,還請文和直言,以解相國內心之憂!」

李儒笑道,卻見賈詡朝他翻了個白眼。

「你們這些個文人,就喜歡打啞謎,在那邊神神叨叨地說什麼呢,賈詡,來,你告訴我,除了給劉備封王之外,還有什麼要補充的,說的好了,咱家給你封賞!」

「諾!」賈詡無奈,只得拱手。

「我之上策,實乃結合下中兩策,對劉備方,進行無休止的打壓與圍剿,令其疲于奔命,乃至毀滅!」

李儒在一旁笑嘻嘻,還以為你賈文和此生都不願獻計于我主,這還不是乖乖就範了?

忽的,李儒手指掐斷了一根胡須,像是想到了什麼。

不對,賈詡這老小子,平日里一直藏著掖著,今天怎麼突然這麼主動了?

有貓膩,絕對有貓膩,他肯定另有所圖!

接著,賈詡就他的攻心上策,作出了補充。

第一點,封劉備為晉陽王,目的是捧殺,如今天下,封侯者如過江之鯽,卻無一人封王,想先皇之子,如今的小皇帝劉協,榮登九五之前,也不過是一陳留王。

他劉備何等何能,能封王?

此一點,內可摧毀劉備上進之心,外可將其置身于天下諸侯的風暴之中,無論宗室諸侯,或是袁紹這等野心勃勃之輩,都將視之如敵,僅一王爵,便能給劉備架在火堆之上烤,為今後埋下禍根。

第二點,加封上黨太守張楊為並州刺史,總領並州全境。

此舉,目的乃是一山不容二虎,一州之內,一個虛職刺史,一個掌兵諸侯王,無論哪一方,必然想掌握一州軍政大權,因此心生嫌隙,久而久之,兩者之間必生瓜葛!

第三點,封如今分裂的北部南匈奴右賢王為南匈奴新任單于,剩余六部,封其地于並州各郡。

此舉,一為報于夫羅聯合白波軍屯兵河東,威脅雒陽京畿之地之仇,二為拉攏勢力龐大的南匈奴為自己臣屬,令其與劉備兵戎相見,讓劉備上下深陷泥沼!

第四點,繼續招安以楊奉為首的白波軍,既為壯大己身勢力,又對劉備所屬太原郡西南部形成威勢。

第五點,傳令屯兵河內郡的袁紹,與壺關郡的張楊,對黑山軍進行全面打壓,令其月復背受敵,難與劉備方守望相助!

第六點,封被劉備方剿滅的晉陽王氏,王柔嫡子,王家覆滅時奉命在外逃過一劫的王機為雁門太守,遏制劉備的北上之勢!

第七點,大封劉備帳下眾人,秦耀拜為軍師將軍,關羽為安國將軍,張飛為破虜將軍,趙雲為討逆將軍,典韋為牙門將軍,黃忠為偏將軍……

意在盡顯恩寵,麻痹劉備主臣,讓外人不得不懷疑,劉備一方已經是與董卓這邊形成了所謂的戰略同盟。

听完這七點,李儒瞠目結舌,董卓一臉麻瓜。

這七條,單一拎出來一條,都足以為一條不錯的計策,若七計同施,則可輕易毀掉一個世家、一個軍閥勢力!

縱使劉備是遨游九天的巨龍,也難逃這般重重枷鎖束縛,更何況他目前還只是一條蟄伏淺灘的幼龍。

賈詡這道上策一出,足以叫他飛灰湮滅。

而己方所需要付出的,不過是對自己毫無影響的一些官爵。

什麼,你問這些虛名,真有什麼用嗎?

那你可真是錯了,淺說幾例。

一為關羽掛印封金舍曹操千里走單騎尋兄的事,他將曹操所賜金銀都留了下來,唯獨至死,都自稱自己是漢壽亭侯。

漢壽亭候,不過是一亭候,比不得張飛被劉備親封的西鄉侯,但關羽卻一輩子都沿用這個封號,正因為,這個封號,是漢獻帝劉協賜下的,對于關羽而言,這才是真正的大漢認可。

畢竟,劉備雖稱帝,但他的宗室形同虛設,而劉協所在的許都可是有正兒八經的宗室的!

二則是袁術稱帝,很多人笑其無知,一個虛假的皇帝,一堆虛假的大臣,玩著跟過家家一樣的游戲,這不是自掘墳墓嗎?

相反,袁術作為世家子弟,內心最大的夢想,就是能登上九五寶座,稱帝與否,其實對他的生活質量沒有任何的影響,不過是得了個名號。

但一個名號,便足以讓無數人趨之若鶩,甚至不惜為其付出生命的代價。

連一代孫吳大帝孫權,還向篡位的曹魏俯首稱臣,接受了吳王的爵位呢!

就像秦耀前世齊魯大地人民的固有思想一樣,萬般皆下品,唯有編制高。

金飯碗,銀飯碗,不如自己端著的鐵飯碗。

賈詡這個計策,在場的三人沒有一個會懷疑劉備能夠拒絕封王的誘惑。

同樣的,劉備素有大志,真能抵擋封王的誘惑嗎?

「文和之智,在下佩服的五體投地,請受在下一拜!」李儒說完,就朝著賈詡深深一禮。

「文優,我听得雲里霧里的,文和此計,可行?」董卓咽了口唾沫問道。

李儒深吸一口氣,回稟道︰「相國明鑒,文和此計,除用以攻心為上之外,輔以驅虎吞狼之計,哪怕其所提七點之中,因人而異有所出入,也定叫那劉備死于非命!」

董卓听完,哈哈大笑︰「如此,我心甚安!」

說完,董卓看了看兩人︰「你二人,皆為我之臂膀,可笑他劉備有一秦耀,就真當我奈何不了他嗎?」

秦耀?

賈詡眉頭微挑,已經不止一次從董卓的嘴里听到這個名字了。

輕咳了一聲,賈詡開口道︰「敢問相國,若滅劉備,這秦耀,是殺是留?」

董卓一愣,全然沒想過這個問題。

李儒不解地看向賈詡︰「文和之意,能助相國拉攏此人?」

在二人好奇的目光中,賈詡淡淡地點了點頭。

「文和還有何計,速與我道來,此秦耀者,文武雙全,咱家經常午夜夢回之時,念及此人,都不免驚醒!」

賈詡一笑︰「恕我直言,秦耀之武藝,連溫候都贊嘆不已,若其主覆滅,以其能耐,只要不愚忠報主,則性命無憂,若相國願意對其有所禮遇,今後或有機會收入帳下!」

「計將安出?」

賈詡回答道︰「我聞此次秦耀去往河東,是為向河東衛家借糧,而非參加什麼詩詞大會?」

李儒點頭︰「正是如此,先前我判斷有誤,誤以為……」

賈詡擺了擺手︰「具體細節我不甚明了,但我卻得知一個消息。」

「什麼消息?」

「秦耀自衛家離開之時,大儒蔡邕之女,衛家二子衛覬之妻蔡琰也一並與他離去!」

「嚇?」董卓面露震驚︰「咱家這般禮遇蔡邕,他的女兒竟然通敵?來人吶!」

「相國且慢,我言下之意,非是說伯喈先生有通敵之嫌,而我素聞這秦耀文武雙全,卻有一大愛好……」

「什麼愛好?」兩人臉上同時浮現出了八卦的好奇神色。

賈詡正色道︰「好美色!」

「而我得到的消息,此人長相俊美非凡,端的是一口花言巧語,恐怕伯喈先生之女,也是被他的面容與話語哄騙而走的!」

李儒不禁望向董卓,董卓面露一喜︰「這秦耀,竟與咱家愛好相同,若非緣慳一面,或可為咱家的知己啊!」

「文和,你之計策,可是想用美人計?」李儒好奇問道。

賈詡還沒開口,董卓已經撫掌笑道︰「給,賞他美女千名,以示咱家恩寵,若今後劉備敗亡,咱家也願意收留他!」

董卓一臉喜色,可誰知道,賈詡的下一句話,直接是讓他臉上的笑容僵住。

「如此,我便直言了,聞听相國孫女渭陽君董白天姿國色,倍受相國疼愛,不知……」

(第二更……這一章,磕磕絆絆從下午碼到了凌晨,無語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