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545章 新政設想

此事,隨著諸葛亮被處罰守墓,終于告一段落。

而黃承彥司馬徽,還有龐德公三人,則是留在了洛陽,加入了洛陽書院。

有了他們三人,還有他們的弟子加入,洛陽書院本就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學府,如今則是更上一層樓。

而且隨著大漢平定,越來越多的青年俊杰,都向著洛陽書院聚集。

這導致,原本龐大的洛陽書院,也變得擁擠起來。

對此,劉宇決定進行一次大的改革,這次改革,不止是對洛陽書院改革,而是整個大漢,都進行一次重大改革。

包括司法,官員任免,書院教育,軍職等等……

可謂是將整個大漢換一次血,大漢好比一棵參天巨樹。

腐朽的朝廷,便是這棵巨樹腐爛的根須,四方蠻夷,就是同這棵巨樹身上的蛀蟲,不停地啃食著巨樹的身軀。

各地士族,諸侯,以及貪贓枉法的官員,就是這棵巨樹的枯枝敗葉!

如今,劉宇經過多年的努力,將這棵巨樹身上的蛀蟲,清除干淨。

又將所有的枯枝敗葉,忍痛砍斷,但想要大漢徹底的重生,最主要的還是根須!

根須不能砍,如果將根須砍掉,那這棵大樹必定走向死亡。

既然不能砍斷,那就將腐朽的根須清理干淨,在給這棵根須澆水施肥,給它換一個新的環境生長。

劉宇要做的,就是將現在的所有的舊規舊矩,全部作廢!包括三公九卿制,包括舉孝廉等等!

三公九卿制,創始于秦朝,為秦始皇接受李斯建議所制,以皇帝為尊,下有三公九卿。

三公為丞相,丞相承受皇帝之命,輔助皇帝掌管天下的行政的官。

太尉,掌管軍事的最高官吏,再就是御史大夫。

御史大夫主要管理記事,其地位相當于副丞相。

主要職責是管理圖籍,奏章,監察文武百官。

御史大夫下設御史中丞,侍御史兩個官員,負責掌管圖書秘籍,同時監察文武官吏。

三公之下設九卿,作為朝廷的行政機關,掌管祭祀,禮儀,軍事,行政,司法,教育等。

九卿有,奉常,掌管宗廟禮儀,地位很高,屬九卿之首。

郎中令,掌管宮殿警衛!衛尉,掌管宮門警衛,太僕,掌管宮廷御馬和國家馬政。

廷尉,掌管司法審判,典客,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務。

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務,治粟內史,掌管租稅錢谷和財政收支。

最後一個,是少府,掌管專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澤之稅。

但是這個制度有很大的缺陷。三公九卿里的少府,太僕,光祿勛其實是為宮廷服務的,和國事關系不大。

衛尉和郎中令作為禁衛軍統領,其實也沒必要單獨佔兩個卿位。

說白了,三公九卿制,皇家的私事和國事分得不是很清楚。

而且,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皇室的權利被分散。

分散到哪里了?軍權,都在太尉手中!政事,都在丞相手中。

李斯這個制度,是按照秦始皇來量身定做的,可是,歷代天子,有幾個能同秦始皇比較?

秦始皇壓得住丞相太尉,軍權掌握在自己手里,可是如劉宇的兄長劉宏,如何壓制三公?

劉宇要做的,就是將三公的權利分攤到下面各個官員。並且將三公的權利,分化成為一個部門。

一個部門有多個官員運作,各個部門相互監督制衡。

以後的官員任命,也不會同三公時期,那種推舉薦才,而是進行科舉。

而科舉也不止是考核一個士子的文學才能,更重要的,是德。

但是想要實行科舉制度,那麼劉宇要做的,實在太多。

第一個,就是在大漢各個州郡建設書院,在每個縣城,郡城都設置大大小小的書院。

按照學子的年齡來劃分書院規模,還有學習的內容。

這是一個大工程,將耗費錢財無數,不是說建設就建設的。

不過,如果大漢在發展一段時間,讓各地都恢復正常生產。

讓百姓和官府都富裕起來,在吩咐各個地方官府自主建設書院的話,就簡單多了。

所以,還是要將改革新政放在第一位,如此大事,劉宇自然不會閉門造車。

他先是將張昭荀攸賈詡郭嘉等文臣謀士召集到王府大廳,隨後開始同他們商議此事。

在听到自家主公簡單了說了一遍之後,郭嘉等人不禁大驚失色。

他們知道,自家主公說的話,代表什麼,那是代表著將大漢徹底換一次血。

這個制度,如果順利實施,那大漢將會變得無比強盛,朝廷乃至地方再也不會缺少官員。

而官員再也不會掌握在士族手中,寒門士子,也有了出頭之日。

而且,朝廷的大權,再也不會只掌握在某個人或者幾個人手中。

尤其是自家主公說的,將影部成員由暗轉明,形成一個全新的部門。

而這個部門,同樣分成了兩部,一部主收集情報,偵查敵情,探查地形,傳送情報等等,主外。

另一部,是針對大漢各地的官員,包括監督監視官員,和收集官員犯罪證據,緝拿重要罪人,以及大漢內的情報等等,是對內。

以前影部,在並州就是如此,效果不是一般的好。

整個並州,很難找到一個貪官污吏,為官都小心翼翼,不敢犯錯,如今,終于要對大漢全境實施了。

還有廢除三公九卿制,建立一個新的體系,以及全國興建大中小書院,實行科舉,改革軍制等等,都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至于這個政策會不會遇到阻攔,能不能順利實施,眾人一點都不擔心。

大漢一統,誰敢質疑自家主公的決定?以前的士族,如今不是轉型就是被徹底滅掉了。

可以說,整個大漢,就是自家主公的一言堂,而且其凝聚力,也是絕無僅有的。

只要他們同自家主公將事情商議完畢,然後在朝會上,同天子上表,就可以直接實施。

劉宇同一眾麾下文臣謀士,商議了許久,終于定下了政策的大概方向,至于其中細節,就是麾下之人去補充了。

而劉宇要做的,就是眾人補充完畢,他在過目,待劉宇點頭之後,政策就可以實施了。

這次改革,牽連甚廣,需要變革的太多,想要制定出一個完美的計劃,時間也不會短。

不過劉宇並不著急,正好等黃忠關羽和賈詡等人歸來,在朝會上論功行賞,在宣布這件事。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