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478章 名曰平洲

本以為可以借著北疆大亂,然後一鼓作氣攻入洛陽的袁紹,最終卻連個武關都沒有攻破。

此時,袁紹已經回到了荊州襄陽,也見到了被追的慘兮兮的袁術。

兄弟二人原本各自看對方不順眼,可此時,同病相憐的二人卻看對方無比的順眼。

此次,袁紹不顧反對,執意出兵洛陽,使得荊州揚州損兵折將。

在荀諶的建議下,袁紹將所有的兵力,都布置在荊州和揚州的幾道防線上。

隨後,開始大張旗鼓的招兵買馬,同時,廣招賢臣猛將,意圖發展壯大,同劉宇南北對立。

不過效果甚微,只因袁紹當初不顧荀諶阻攔,殺了劉表,引起了荊州士子的憤怒。

就連一些隱居不出的大才,也都對袁紹心懷反感,將所居住之地遷往別處。

同時,命令自己的學生,出師之後,不得輔佐袁紹。

……

很快,時間過去了一個月。

此時,北疆已經徹底恢復了和平,西域諸國聯軍,被呂布和趙雲二人合兵,給殺的十不存一。

而後,呂布和趙雲二人,又繼續向著西域推進,攻入了烏孫國。

那時的烏孫國,兵馬還不足萬,如何抵擋將近二十萬的鎮北軍和西涼鐵騎?

沒有任何意外,烏孫國,被呂布和趙雲滅掉了。

隨後,李儒得到消息,稱洛陽之危已經徹底解除,而他們也不在擔心什麼。

于是,呂布同趙雲二人,繼續向著西域推進,一連攻破了數個小國。

其中有車師國,龜茲國,尉頭國,莎車國等,囊括了大半個西域,納入了劉宇的版圖。

如果不是中間有很多不利于行軍的恐怖之處,呂布都想將整個西域都給攻下了。

不過呂布放棄了通過這些無人居住之地,又將目光放在了更遠的大宛,不過卻遭到了李儒的反對。

原因無他,他們此時,已經是超出了自家主公的預計,不但擊退西域聯軍,甚至滅掉了大半個西域。

如果在推進,一個是路途太遠,得不到快速的補給。

另一個原因,是因為在向西域深處推進,就會同康居乃至貴霜相遇。

此時,還不是同他們作戰的時機,如果他們冒然前行,搞不好無功,還會有過!

呂布一听,這才打消了這個念頭,不過打下來諾大地盤,一定要有人鎮守。

于是,嚴剛主動接下了這個任務,他領著兩萬重甲騎兵,還有呂布給他留下的十萬西涼騎兵。

而嚴剛駐扎的地點,就是烏孫國的王城,赤谷城!

赤谷城北幾十里處,有一湖泊名為伊塞克湖,還臨近伊犁河。

水源不愁,還有大片土地可以耕種,是個駐扎的好地點。

畢竟在西域,想找到能耕種的土地,還是很困難的。

等到明年春種之前,他嚴剛向自家主公要一些種子,那麼這赤谷城就能煥發生機,最後籠罩整個西域!

赤谷城,在向西行五百里,便是大宛的王城貴山城,而向著西北千里外,就是康居。北方兩千里處,是伊列國。

而貴霜,則是在赤谷城西南兩千里左右,之所以如此遙遠,因為要避開無人居住之地,也就是後世說的無人區!

那里荒山野嶺,處處蘊藏著危機,沼澤遍地,野狼無數。

而天氣更是多變,晝夜溫差極大,甚至還有極為恐怖的蟲蟻。

如果大軍強行橫穿,那麼會損失極大,未對敵,而自損近半。

在李儒離開之時,告誡嚴剛,讓其不要主動出擊,同時注意康居和大宛的動靜。

並且派出一部分人馬,向著大宛康居貴霜等地緩慢滲透。

隨後,李儒便同呂布和趙雲,領著鎮北軍,向著洛陽開拔。

烏孫,距離洛陽可是不近,就算全軍都是騎兵,還是擅長急行軍的鎮北軍,在抵達洛陽的時候,也是半個月之後了。

而此時的劉宇,早已經回到了洛陽,也已經將高句麗帶回的女子,給安頓好了。

負責鎮守幽州的大將,是高順!楊季也被劉宇留在了幽州,輔佐高順!

而劉宇帶來的騎兵,也由張郃帶領,返回了冀州。

留守幽州的騎兵,是幽州公孫瓚的五萬騎兵,還有五萬步兵。

如今,高句麗已經平定,男子盡數消失不見,但是大片的土地,也不能荒廢。

雖然能耕種的土地,並不是太多,可也有不少,養活百萬人口也不成問題。

而且高句麗環山,鐵礦資源更是比之並州也不遜色,就連煤礦,也有不少。

至于百姓,幽州百姓,本就稀少,在遷徙高句麗的話,那幽州就會癱瘓。

要說哪里人多,當然是並州!其次是河間三郡,不過並州距離高句麗實在太遠,不利于遷徙。

而河間三郡則不一樣,只要北上,就是幽州,而河間的現狀,只要是城池,都住的滿滿的百姓。

很多百姓,甚至都分不到多少田地,無奈,只能出去做工,維持生計。

如果將河間多出來的百姓,遷徙到高句麗的話,那不但解決了河間人口過多的問題,還會將高句麗徹底開發出來。

于是,劉宇大手一揮,在河間三郡各地發布告示。

在優厚的福利下,很快便有大批的百姓,拖家帶口的向著高句麗的國土前進。

因為高句麗人,已經變成了過去,所以,高句麗這個名字,劉宇也不可能在用了。

干脆,在為大漢擴充一州,高句麗的土地面積,比之兗州和青州加起來,也小不了多少。

獨自成一州,也不足為奇,于是,劉宇破天荒的參加了早朝。

鎮北王臨朝,可不是一件小事,就連臥病在床的大臣,都拖著身體,趕來上朝。

當劉宇同天子說起此事之後,對于自己皇叔所奏,劉協自然不會唱反調,將此事,全權交給劉宇去做。

甚至就連新州命名,劉協都交給了劉宇,畢竟這時的大漢。

如果沒有劉宇,別說對外擴張,甚至就連自保都做不到。

劉宇也沒有矯情,直接在早朝拍板,將新州命名為平洲,意預平和安定之意。

見劉宇為新州命名之後,劉協也寫下了聖旨,昭告天下。

隨後,劉協又對劉宇的功績進行封賞,不過都是一些無關緊要的東西。

畢竟劉宇的爵位,已經到達頂點了,官職也就加了個大將軍而已。

以前被人爭搶的這個大將軍,對于劉宇來說,可有可無,就算沒有這個官職,天下的兵馬,也是劉宇的。

待劉宇回到王府之後,立刻寫書信一封,派人送去幽州,告知高順,並讓其領幽州兵駐扎在平洲。

幽州有楊季,領一萬余白馬義從,防備突發事件就足夠了。

畢竟四周都是劉宇的地盤,幽州也不在是邊疆,成了大漢月復地,亂不起來的。

而三韓,也被烏桓隔絕在幽州之外,並不需要在派兵鎮守。

除非三韓作死,聯合起來進攻烏桓,如果真要是這樣的話,那高順就可以領兵直接出擊,滅掉他們。

而幽州以及平洲的官員認命,劉宇還是比較頭疼的。

幽州好說,讓洛陽書院的學子去管理就好,而平洲卻不一樣,一定要有一個能人管理才行。

好像知道自家主公會因此頭疼似的,身在冀州的荀彧,派人來信,給劉宇介紹了兩個大才。

其一名叫鐘繇,是穎川之人,同荀彧交情匪淺,才學淵博,寫的一手好字,同時,他對于治理地方,也是精通。

其二,是一個名叫程昱的大才,據荀彧說,此人胸中藏有韜略,可治理地方,也可行軍打仗。

而此二人,如今正在冀州荀彧的府中做客,都有出仕之心。

劉宇收到荀彧的信後,也知道鐘繇程昱二人的才學,所以劉宇當即拍板,由鐘繇擔任平洲的刺史。

而程昱,則是擔任平洲別駕,兼平洲以及烏桓軍師!

不過這二人還要在荀彧那里多進修一番,徹底了解劉宇的政策之後,在前往北州上任。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