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54章 圍攻陽平

張遼帶領大軍沖進漢中城後,直奔太守府而去。

將已經被驚醒,卻來不及逃跑的蘇固,堵在了太守府中。

而徐榮,則是領著另外一半騎兵,點燃火把,直奔漢中城內的軍營之中,打算將漢中的兵馬收編。

一切都出乎意料的順利,蘇固被抓後,張遼並沒有威逼利誘,蘇固就選擇了投降。

蘇固投降了,他麾下的文武官員,自然也就投降了,而漢中的兵馬,也被徐榮接收。

拿下漢中,兵不刃血,而且還多了三萬步兵,這一切,都多虧了賈詡提前預謀。

如今,漢中已經在手,張遼的下一個目標,便是蜀道。

而蜀道中,最重要的一關,便是陽平關!張遼和徐榮商議後決定,兵分兩路。

徐榮帶領兩萬步兵一萬騎兵,由蜀道入口略陽,進攻陽平關。

而張雲,則是帶領剩余的一萬步兵一萬騎兵,由葭蔭關,入蜀道,在後面包抄陽平關。

兩路大軍,將陽平關徹底切斷,只圍不攻,斷其水糧,那守將張修,必然會忍不住投降。

畢竟漢中都被呂布軍攻下,漢中太守蘇固也都投降了,他陽平關,自然跑不掉。

而漢中落入呂布軍的消息,自然瞞不過劉焉,想必幾天之後,劉焉就會收到消息。

如果劉焉領兵來支援陽平關,那麼張遼就可以領騎兵出擊。

不過眼前張遼要做的,便是將董卓交給已經急不可耐的張雲。

如今的董卓,在也沒有當時霸佔洛陽時的意氣風發。

只見他頭發髒亂,衣服破爛,頭發也白了許多,一臉的頹然。

呂布起兵叛亂,將正在郿塢享受的他抓了起來,他知道自己會有這麼一天。

就算是李儒將他抓起來,他也不會驚訝,只不過,他沒想到會是呂布。

這個一直表現的有些莽夫的呂布,竟然短短幾天的時間,就將長安易主,甚至還圖謀漢中。

而且竟然如此輕易的就拿下了漢中,這讓董卓如何不驚訝?不過他知道,這一切都和自己沒關系了。

如今,他被一個不認識的年輕人押解在前往未知的道路上。

董卓從那名年輕人無比怨恨的目光中知道,他的下場肯定好不到哪去。

怨恨董卓的人,天下不知凡幾,如過江之卿,數不勝數,他哪里能都認識?

被諸侯們摧枯立朽般擊敗,董卓那顆心就已經冷了,而且長安四周皆是敵人,麾下將領又各自擁兵自重。

董卓心力交瘁,干脆躲進了郿塢中,能享受一日是一日。

他知道今日他必死,不過他也享受到了所有人都享受不到的東西,董卓並不後悔,他這一生過的也算精彩。

隨著董卓人頭落地,被擺在祭奠張溫的桌案上,也宣告了一代亂臣的落幕!

董卓的尸身,也被張雲扔到了荒山野嶺,被野狼分食,頭顱在祭拜過後,被張雲扔到了另一處,讓董卓死也不得安寧。

……

先是草原被劉宇平定,隨後長安易主,如今漢中被呂布攻破,這接二連三的消息,將一眾諸侯們看的一愣一愣的。

沒想到,董卓忙碌了大半輩子,最後卻便宜了呂布。

一眾諸侯們得知這個消息後,心中更加的急切了。

劉宇就如同一座大山一般,已經壓的他們喘不過氣來,如今這呂布也一飛沖天,成為了天下間第二大諸侯。

呂布是什麼人?一個並州棄將,竟然超過了他們,這讓一眾諸侯們如何能舒服?

于是一眾諸侯們,再次擴張地盤,瘋狂的招募兵馬。

如今會稽郡已經被孫堅平定,麾下兵馬達到了五萬之數。如今孫堅正圖謀緊挨著會稽郡的豫章郡。

兩郡地域遼闊,佔據了揚州大半地盤,只要豫章郡在落入孫堅手中,那麼他就有足夠的實力,去對抗袁紹。

孫堅動用了鐵血手腕,所有跟孫堅唱反調的士族,不是被他消滅,就是拖家帶口的投奔了袁紹。

而孫堅這一舉動,無形中讓袁紹的實力再次增加了不少,很多士族舉家投奔,讓袁紹也有更多的錢糧來招募士兵。

如今袁紹的班底,也已經徹底組建完成,麾下謀士武將數十人,擁有兵馬更是達到了八萬眾。

而且這個數量還在不斷的增加,如今袁紹正一邊招募士兵,一邊訓練士兵。

而已經訓練好的士兵,袁紹並沒有讓他們閑著,而是讓他們屯兵在揚州最北部,靠近徐州的丹徒。

丹徒城,只要過了江,便是徐州,從袁紹此舉可以看出,袁紹他對富饒的徐州動了心思。

徐州臨海,百姓人口多,糧食錢財也多,而徐州牧陶謙在他眼中只不過是一只守城之犬,手中兵馬也不多,他袁紹如何能不取之?

圖謀徐州,還是他的謀士荀諶提出來的,這荀諶,字友若,其父是大儒荀緄,是荀彧之弟。

按照荀諶所說,袁紹想要問鼎至尊,就要一統江南,然後同鎮北王劉宇南北對立。

鎮北王劉宇,野戰獨步天下,鎮北軍兵鋒無人能擋,不過他的軟肋便是水軍。

而統一南部的第一步便是,將同揚州隔江相望的徐州收入囊中。

在交好兗州曹操,安撫豫州袁術,在許以重利聯盟荊州劉表壓制孫堅。

荀諶提出的計策,許攸雖然心中不服氣,但是他也知道,荀諶的戰略和計策是正確的。

不過這荀諶自從來到了袁紹的麾下,就開始同他搶風頭,至少許攸是這麼想的,于是許攸將荀諶暗中記恨上了。

而袁紹這一舉動,嚇壞了陶謙,袁紹勢大,屯兵丹徒,其來勢洶洶,定然是圖謀自己的徐州。

如今陶謙已經年近六旬,心中也沒有了大志,兩個兒子,陶商和陶應,皆人中之蟲。

說是爛泥扶不上牆也不為過,每日只知道花天酒地,對政事不聞不問。

如果將諾大的徐州交給他兩個兒子,只會讓他們倆將徐州敗光,最終使得百姓涂炭,他們倆也難逃一死。

對抗袁紹,他陶謙心中又沒有絲毫勝算,但如果就這樣將徐州送給袁紹,他又不甘心,而且陶謙心中對他們袁家沒有丁點兒好感。

擔任徐州別駕從事的趙昱,給陶謙出了一個注意,那就是派兵抵御袁紹,同時招兵買馬,在徐州廣招賢才。

另一邊,派人去信聯合孫堅,一同抵御袁紹,在送給孫堅一些糧草錢財,想必孫堅會很樂意的。

徐州富裕,錢糧充足,雖然經歷了一些天災,卻沒有傷筋動骨。

而且徐州商賈遍地,還有大漢最富有的商賈,糜家!所以說,徐州最不缺的,就是錢財。

而且袁紹也是孫堅的敵人,兩人皆在揚州,必定會有一戰,敵人的敵人,就是盟友。

這樣一來,袁紹南有孫堅搗亂,北有陶謙,定然會疲于應付,再也顧不上北侵徐州。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