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50章 諸侯討董

就算別人當上了盟主,敢對劉宇指手畫腳?他袁紹敢嗎?

自己去會盟,只不過走個過場而已!在同許久未見的呂布踫一面,打一架。

董卓在洛陽,該做的事情已經做完,他的作用已經沒有了,而洛陽,董卓也應該讓出來了!

「本王此去的目的,就是讓董卓滾回西涼去!洛陽的士族,還有一些蛀蟲大臣們,已經被他殺得差不多了。」

「主公!」

這時,沮授站起身來,對著劉宇語氣嚴肅的說道。

「如果主公前去會盟,加上各路諸侯,雖然人心不齊,但人數之多數以十萬計!各路英豪齊聚,還有主公坐鎮,那董卓定難以抵擋!而董卓必定挾持天子西逃!」

劉宇聞言點了點頭,面露冷笑的對著荀攸沮授等人說道:「西逃就西逃,待他們回到西涼,自然會有人整治董卓。」

荀攸等人聞言,皆面露冷笑,眼中還有些玩味,似乎並沒有將這混亂朝堂的一方巨擘放在眼中。

……

時間轉眼便過去了十天。

在這幾日中,各路諸侯都陸續的調兵遣將,前往酸棗會盟。

第一個到達酸棗的,自然就是作為東道主的陳留太守張邈,隨後是檄文發起者曹操,其次便是距離陳留比較近的袁術。

如今的袁術,在董卓佔據洛陽後,被朝廷,也就是董卓,封為汝南太守。

隨後到達陳留酸棗的,是冀州刺史韓馥,豫州刺史孔,兗州刺史劉岱,河內太守王匡。

其次是東郡太守喬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北海太守孔融,廣陵太守張超,徐州刺史陶謙。

就連遠在涼州的馬騰,幽州的公孫瓚,長沙太守孫堅,也是不遠萬里的來到了陳留,參加會盟。

當然,這個場合怎麼能少了袁紹呢?在公孫瓚馬騰來到酸棗之前,袁紹就來到了陳留。

加上還在路上的劉宇,共計十八路諸侯參與了此次的會盟。

得知那並州王劉宇還在路上,還要幾天才能到達酸棗,這可樂壞了袁紹。

原因無他,此次袁紹前來會盟,只不過是想從中撈到一些好處而已,順便賺取一些名望。

名望可是一個好東西啊,有了名望,天下人才,各路文臣武將,才能來投奔他袁紹。

他只不過在洛陽罵了董卓幾句,待來到廬江時,便有不少人才投奔到他麾下,其中就有荀氏旬諶。

潁川辛毗辛評兄弟倆,武將有高覽、麴義、蔣義渠等人!

如果此次討伐董卓,他袁紹在做一些大事,想必還會有更多的人才,前來投奔他袁紹。

而身在洛陽享樂的董卓,听聞諸侯已經聯軍正在酸棗會盟,打算討伐他。

這可嚇壞了董卓,也顧不得享樂了,連忙出了皇宮,在呂布的陪同下,回到了相府,第一時間找到了李儒。

董卓會來找他,李儒早就猜到了,此時的李儒,正坐在相府大廳之中,等候董卓。

董卓走進相府大廳,見到李儒正端坐在一側,正悠然的喝著茶水,董卓見狀急忙問道。

「文優!你可知關東諸侯們已經前往酸棗會盟,即將聯盟討伐老夫?」

李儒聞言點了點頭,對著董卓開口答道:「明公莫慌,文優已經知曉,已經調集我涼州大軍,趕來洛陽了,如今大部分已經抵達,其余小部援兵,相信不日便會抵達洛陽。」

董卓聞言,心中微微松了一口氣,隨即抬腳來到了大廳首位,緩緩地坐了下去。

「可知前往酸棗會盟之諸侯,都是何人?!」

李儒聞言,將已經到達,或者在路上的諸侯們,一一的說給董卓听。

董卓听罷,將他氣的不輕,指著門外破口大罵道:「無恥的關東諸侯!你們頭上的官位還是老夫冊封的!竟然還不知感恩,前來討伐老夫?!真是無恥之尤!」

李儒聞言嘆了一口氣,語氣有些嚴肅的說道。

「都是袁紹袁術之流,倒了罷了,可並州那位,竟然也來插上一腳,他才是明公的最大敵人,不過,好在那位並沒有買通楊季,從箕關入洛陽,不然我等都不用打了。」

董卓聞言也是有些慌了,劉宇,他當然熟悉,自己可是跟隨他平定了張角,解了許昌之危,劉宇強不強,他當然知道。

于是董卓急忙向李儒問道:「不知文優可有對付劉宇之對策?」

李儒聞言先是搖了搖頭,隨後又點了點頭,這可急壞了董卓,這到底是有,還是沒有啊?

看見董卓一臉的焦急,甚至眉宇間已經有些不悅,李儒不敢在遲疑,于是開口解釋道。

「明公,如今諸侯聯軍會盟酸棗,定會直撲虎牢關,如果虎牢關破,那麼關東聯軍就會長驅直入,兵進洛陽,到時候我等定然會被圍困洛陽,則明公危矣!」

說到此處,李儒頓了頓,又嘆了一口氣,繼續說道。

「可我等之危,並不只在虎牢一處,還有箕關!」

「那箕關守將楊季,乃大將軍麾下,卻因貪財,被劉宇賄賂,從而放劉宇入關,我等也對其安撫,送其錢財,讓其歸順,那楊季回答卻模稜兩可!」

說到此處,李儒嘆了一口氣,這才繼續開口說道。

「如果此人暗中歸順了劉宇,那此次聯軍兵分兩路,一路從箕關而南下,一路直撲虎牢,那我等豈不是兩頭受敵?」

董卓听罷,更加驚恐萬分,連忙向李儒問計。

李儒揉了揉眉心,面色憂愁的開口說道:「如今之計,只能派李傕郭汜兩位將軍,領騎兵五萬,守在箕關要道,防止那楊季突然兵進洛陽,然後可命華雄將軍,先行前往虎牢關,只守不攻,靜待主公大軍到來!」

董卓听罷,對著李儒點了點頭,同意了李儒的計策,隨即命侍衛,將華雄,李傕郭汜喊來。

董卓命李傕郭汜,領騎兵八萬,鎮守箕關要道,五萬不能確保箕關安穩,于是董卓將箕關守軍,加到八萬。

又命華雄,領李肅胡軫,帶領十萬大軍,前往虎牢關只守不攻!

華雄所帶領的十萬大軍,有五萬騎兵,其余則是步兵,是收降何進的北軍降兵,而虎牢關原本還有兩萬守軍,兵力已經達到十二萬!

……

此時,十七路諸侯正坐在軍中大帳之內,商議討伐董卓的細節。

而大帳之外,則是黑壓壓一片的聯盟漢軍,目測不會少于三十五萬之巨。

大帳內,眾諸侯圍坐在一起,並沒有主次高低之分。

待事情商議結束後,山陽太守袁遺突然站起身,對著眾人說道。

「諸位大人,我等會盟乃是順應天命,鏟除奸佞,還朝廷朗朗之乾坤!但是,蛇無頭不走,我等會盟,也要有一位能服眾的將軍,擔任盟主,號令我等,擊破董賊!」

眾人聞言,皆點頭稱是。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