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七十二章 玄裝論道︰我錯了?

在茶館中。

王秧對于天庭發生的事情不在多管,這些事情本來就不應該多管,一旦多管的話,可能會給自己帶來麻煩,這種事情可不是什麼好事。

就在這個時候,對面傳來了異響,王秧抬頭看去,是一個穿著僧袍的青年和尚。

「有事嗎?」

王秧平淡的說道, 他並沒有在對方身上感應到西方兩位聖人的氣息,而且周圍也沒有佛門佛陀庇護護道的感覺。

所以他不認為面前這個人是他要找的。

「施主與我佛有緣,正所謂佛度有緣人!」

玄裝緩緩開口說道。

「哦,你叫什麼?」

王秧倒是有些興趣,看著面前的玄奘問道。

「貧僧玄裝,施主,可願月兌的苦海,早登極樂?」

「褪去三千煩惱絲,斬斷前塵舊事,常伴古佛下,必然……」

玄裝苦口婆心,希望讓王秧早點低頭。

王秧听到對方的姓名也不由的一愣,有些意外,若是對方是玄裝豈不就是他要尋找的那個人?

不過為什麼他無法感應到此人身上有絲毫有佛門二聖的氣息,也沒有一個護道者庇護于他。

所以只是名諱相似嗎?

王秧皺眉接著打斷了依舊在那喋喋不休的玄奘開口說道︰「既然你這個和尚說要普渡于我,我問你幾個問題,看看你能否回答于我!」

「哦?若是貧僧回答出來了,施主願意被貧僧度化嗎?」

玄奘在進入了佛門之後,他覺得他的天職就是普度芸芸眾生, 讓他們早月兌苦海。

「回答我再說!」

王秧不置可否, 接著說道︰「何為佛?」

這個問題對于一般人來說,或許不算什麼, 但是對于一個和尚來說,這個問題就變得頗為犀利了。

畢竟佛門之人對于佛,有自己的感悟,但是都不會太全面。

就是玄裝也有些沉默,在思索了片刻之後,這才開口說道︰「渡世人者為佛,度眾生者為佛,度天下者亦為佛!」

這個回答倒是頗為精妙,佛門講究普度眾生,而玄奘在進入了佛門之後,就覺得度己度人就是佛門天職,故而有次一說。

可謂是言簡意賅,直達本意。

然而王秧卻是搖了搖頭說道︰「這個答案,無法回答我的意思!」

王秧雖然不認為這個答案可以完美解答他的問題,但是也可以看出面前之人對于佛法的領悟。

遠遠不是他這一輩人可以領悟到的佛法。

莫非此人還真的是金蟬子轉世?

金蟬子轉世十世,方可踏入西游量劫,從而功德圓滿, 獲得佛陀果位。

而金蟬子的十世輪回也是佛門大興極為重要的一環。

孫悟空若是被稱之為西游量劫的開啟者, 引子, 那麼金蟬子就是其中最為強大的實踐者。

兩人可謂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故而就算是在西方極樂世界,單論對于佛法的領悟,其實他的領悟也絲毫不下于佛陀果位之下。

因此讓他去入劫,也是西方二聖對于西游量劫的一個保障,另一重準備!

然而讓玄奘沒有想到的是,自己覺得滿意無比的答案,居然就這麼被否定了。

「請施主賜教!」

玄奘對于佛法的領悟,可謂是即便是在寺廟中的大師,也都會自愧不如,他對于自己的領悟很是自信,然而現在居然被否定,他自然不相信。

但是也對于王秧對于這個問題的答案,很是好奇。

「眾生皆為佛!」

王秧開口笑著說道,簡單的五個字,包容了一切。

听到此話,玄奘也不由全身的一震,有些震撼和不可思議。

「為什麼?」

玄奘微微皺眉,有些不解。

「佛本無相,以眾生為相!」

「既然芸芸眾生皆是佛,有何須度化?」

對于這種富有禪機的辯答,王秧自然有辦法可以引到另一層上。

關鍵是他前世看了這麼多電視。

尤其是偶然之間看到有人采訪高僧,就問出了什麼是佛的詭異問題。

王秧當初覺得有趣就看了下去。

那位高僧就直接說道︰眾生皆為佛,佛本無相。

玄奘在听聞了之後,不由的沉默了一會,最後雙手合十說道︰「施主所言極是,倒是貧僧淺薄了!」

他輸了,王秧的話,讓他無法辯駁,更是說出了佛門至高理念,他若是辯駁了,那豈不是和他行蹤的道義相悖!

不過玄奘又怎麼甘心認輸。

若他還是金蟬子,自然不會如此,但是他已經轉世,過往雲煙已經消散,此時他只是一個年輕的僧人,自然不可能不好勝。

「貧僧也想要問問施主一個問題!」

玄奘看向王秧緩緩開口說道。

「哦?」

听到了這個問題,王秧點了點頭,接著說道︰「你問!」

「施主,貧僧想要問,何為道?」

玄奘問出了他想要問的問題,何為道,這個問題更加犀利。

因為佛道不同,佛普度眾生,度己度人,然而道是什麼?

而佛門道門殊途同歸,但是現在佛已經說,道要是如此說,那豈不是道門歸佛門?

王秧自然也算是輸了。

他等待著王秧輸,至少他沒有輸給王秧!

玄奘盯著王秧,王秧很是平靜,緩緩開口說道︰「道無形,我為道!」

此話一出,玄奘不由的傻眼了。

這個問題,看似只是復制了上面王秧的問題,而答案似乎也是眾生為道,不過道門和佛門之間本就互相競爭,誰都不服誰。

若是王秧回答任何答案,即便是回答了眾生為道,也將會是錯。

到時候他可以說出佛道不同的解釋,也就意味著他們沒有輸贏。

然而明明就在玄奘穩操勝券的時候,卻听到了這個答案。

而這不僅表達了對于道的無上之感,更是避開了玄奘意味的道。

顯然玄奘根本不明白,他不是王秧的對手。

而且他根本不知道王秧早就已經在下套了,而玄奘上當了,而且還順著王秧問出了一個相同的問題。

看似這就是一個簡單的問答,但是對于一佛一道之間,卻是充滿了機鋒。

玄裝輸了,輸得一敗涂地。

讓原本對于佛法真意了然的金蟬子,此時都有些迷茫了,自己是不是真的明白佛法。

不過玄奘畢竟明悟佛法,現在他輸了,他沉默了一會之後,默默的站起來,對著王秧雙手微微合十,開口說道︰「施主所言極是,貧僧受教了!」

玄奘起身,向著王秧做了一個佛家的大禮。

「貧僧還有一問!」

玄奘坐下之後,再次開口說道。

王秧不著急,他依舊在看這個玄奘是不是他要找的玄奘!

做了一個請的手勢之後,玄裝開始了說出自己問題。

「貧僧想要問,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恨離別,我佛有無上經,可讓人早月兌苦海,抵達彼岸,為何施主不願?」

玄奘問完之後,看著面前的王秧,想要看看王秧這一次要說什麼。

王秧听到了玄奘的問題之後,不假思索的開口說道︰「天道輪回,皆有因果,因果定數,故而順其自然,月兌離苦海本身就是苦海!」

「哦,如何說?」

玄奘本來覺得佛門講究的一切都是至理,然而從王秧口中說出來,卻變了一個意思。

「生的時候,當縱意人生,老的時候,頤養天年,病的時候,思維豁達,死的時候,落葉歸根,愛的時候,轟轟烈烈,恨的時候,修養心性,離別的時候,當學會珍惜,怨的時候,學會放下,求而不得的時候,學會前進,看更美的風景,人生就是一種感悟,一種體會!」

「可以明悟這些之人,皆是大智慧者。」

「佛法引渡,妄圖讓世人忘記八苦,卻不曾想,這八苦也是八種感悟,是人生的意義,忘卻之後,你的人生還剩下什麼?只有品味八苦,接納八苦,方得人生!」

王秧平靜的開口。

此話一出,玄奘的面色也不由的沉默了。

他以八苦為問題,為的是贊美佛門無上,可讓世界世間忘記一切憂愁,認為世人受苦,都是因為執念太深。

然而王秧的回答卻讓他感悟到了另一個層面。

不需要一味的否定八苦,它們就是人生的一部分,體悟人生也是一種修行。

摒棄容易,但是融入其中,超月兌卻是極為艱難。

忘記哪有感悟一切來的圓滿。

「融入八苦,感悟八苦,超月兌八苦!」

玄奘不由喃喃,心中咀嚼著王秧說的話。

佛門普渡眾生,忘記人生疾苦,以佛法渡過苦海,達到彼岸,登上極樂世界。

但是忘記了,那不過是逃避。

而不是最好的選擇。

也只有融入其中,深入其中,明悟一切,超月兌一切,才是世間大道。

這番話,讓玄奘的有了更深的感悟。

玄奘不由的深吸一口氣,當下雙手合十,開口說道︰「阿彌陀佛,施主真乃大智慧,貧僧受教了!」

他原本尊崇佛法,可以讓世人忘記煩惱,認為四大皆空就是根本,才是天地真意。

然而王秧卻讓他直指本心,讓他明白了不要排斥疾苦,而是融入疾苦,體驗一切,才可有機會超月兌一切。

這一刻,他看著面前的王秧,有種全新領悟。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