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四十九章 西征

興漢六年四月五日,大漢皇帝劉琮于武昌檢閱士卒,宣誓為了大漢和天下百姓,將親自御駕親征討伐叛賊。

至于誰是叛賊?

懂得都懂。

這個消息很快被細作傳到了成都和晉陽,曹植和諸葛亮很快得知了這個消息。

「沒想到劉琮竟然這麼等不及,我的同盟計劃還沒準備好呢。」諸葛亮無奈的看著軍前司送上來的情報,不由頭痛萬分。

他試圖建立一個反楚同盟,但是卻發現進度非常緩慢。楚人這些年打下的赫赫威名震懾了許多人。

諸葛亮四面合縱連橫,也只是拉攏了蜀地的蠻族和夷族。當他想拉攏羌族的時候,隴西都督關羽直接拖著病軀從天水殺回來興師問罪。

關羽作為先帝的結義兄弟,話語權還是很重的。在他的阻撓之下,諸葛亮拉攏羌族的想法最終泡湯了。

甚至為了防止諸葛亮偷偷拉攏羌族,關羽回到隴西立即讓兒子關平領兵西征,接連蕩平了羌族好幾個部落。這一下徹底把羌族推到西蜀的對立面上了,諸葛亮為此氣了好久。

這些問題最終導致了諸葛亮原本計劃的讓楚人舉目皆敵的計劃進度緩慢。反楚同盟到現在也只是一個框架,根本沒能建立完善。

而在這個時候,劉琮已經忍不住了,楚軍提前發起了攻伐戰爭。

「唉,世事無常啊。」諸葛亮苦笑了一聲,想到自己將要面對的危機他就頭疼。

「楚人出動了多少軍隊?」

「號稱千萬。」軍前司司主回答。

「噗。」諸葛亮差點一口老血噴上來,

「劉琮這是把牛皮吹上天了,他底下人口才千萬而已。別說千萬了,他能拿出三十萬軍隊就算他厲害。」

諸葛亮臉色微微發黑,劉琮這個對外宣稱的人數就挺離譜的。你但凡把人數說的靠譜一點,我說不定就信了。

「不過丞相,根據軍前司探查,雖然這一次不可能有千萬之眾,但起碼有二十萬之巨。」軍前司的司主看著情報,面帶憂愁的向諸葛亮道,「因為前兩年楚人的大清洗,軍前司在江南發據點幾乎全滅。」

「因為這件事,我們難以精確的探查到楚軍的動向。而南楚朝廷手段非常強硬,軍隊駐扎區域全部封鎖,細作根本潛入不進去。」

「現在我們能知道的只有十余萬楚軍駐扎在豫州附近,具體是北伐還是西進就不得而知了。」

「不用想了,肯定是西進。」諸葛亮卻擺擺手,很肯定的說道,

「劉季玊不是一個頭鐵的人,兗州方向曹魏重兵把守。曹魏太尉司馬懿率領十余萬兵馬鎮守此地,劉季玊除非是傻子才選擇北上呢。」

「現階段關中地區,曹魏朝廷控制力薄弱,守備松懈,楚軍必定會選擇西進切斷我們與曹魏的聯系的。」

好歹也是和劉琮對線多年的人了,劉琮這點心思他還是看的穿的。

但是即便是看穿了有什麼用?以現在蜀軍都兵力和關中魏軍的兵力,根本無法阻止楚軍攻入關中。

更何況蜀魏兩國還在相互猜忌呢,聯合起來對抗楚軍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至于偷襲江南,諸葛亮這些年一直有這個打算。奈何楚將鄧艾在夷陵打造的防線太過完善,而蜀軍的水軍根本不是楚人的對手。

沒有制江權,搶灘登陸作戰就成了一種奢望。

所以面對楚軍強勢的兵鋒,諸葛亮再天才也只能被動防守了。

「唉……明日我就向陛下上奏,調重兵前往隴西漢中,準備開戰吧。」諸葛亮沉重的搖搖頭,擺擺手讓軍前司的人退下。而他只能在丞相府,看著外面逐漸消逝的夕陽嘆息。

…………

…………

…………

面對楚漢的兵威,晉陽朝廷就顯得有些樂觀了。

這一年曹魏的損失非常巨大,因為夏侯淵在前一年冬天病死了。他是曹魏最後一個前朝老將,他病死之後曹魏昔日的那些能征善戰的老將已經全都沒了。剩下的不是太年輕沒有經驗,就是位于偏遠地區,不再朝廷任職。

而在這個時候,楚漢的攻勢將至。晉陽朝廷的一群士子都一致認為,楚軍這一次目標是兗州,正好讓他們看看魏軍在兗州的實力。

楚漢情報部也開展了一系列欺詐行動,讓曹魏各層人士都認為,未來楚漢將會在兗州流干鮮血。這一場仗,雖然還沒開始打但是他們曹魏已經贏了。

一直到諸葛亮派人前來提醒他們了,曹植也沒走出這個局。

總的說來,他比起曹丕,在軍略方面還是略有不足……

興漢六年四月二十日,劉琮抵達了他忠誠的宛城。而在宛城附近,二十三萬楚軍將士正恭迎他們偉大的君主到來。

而負責節制這些兵馬的將領都是劉琮的老部下了。包括邢道榮,魏延,黃忠,董襲,童平,鄧艾……

為了打贏這一場大戰,劉琮可是把家底都掏出來了。他在宛城接受了軍部一眾將領的拜見,親自檢閱了二十萬大軍。

看著城外一眼都望不到邊的楚軍兵馬,無數身穿甲冑,排列成整齊陣型的士卒向他致敬,劉琮就不由的心潮澎湃。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劉琮看著這一番景象,不由心有所感,開口吟誦起了《從軍行》

這一首唐詩用來形容劉琮現在的心情再合適不過了。劉琮也該慶幸自己前世對詩詞還有點記憶,不然現在他就只能說句臥槽了。

本來劉琮只是有感而發,不過他吟的這一首詩讓身後護衛的一班臣子听見了。其中就包括被劉琮強令要求隨軍出征的馬謖。

馬謖听聞了劉琮吟的詩,仔細琢磨了一番不由眼前一亮。

「好詩!好詩!雖然格式有些奇怪,但這意境真乃絕佳也!」馬謖非常欣喜,他暗地的把這首詩記了下來,然後把作者寫上劉琮的名字。

于是劉琮穿越二十年來第一首剽竊的詩誕生了。

在劉琮檢閱完二十萬大軍之後,楚軍正式吹響了西征的的號角!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