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二十八章 巡查吳郡

隨著船只在吳郡靠岸,劉琮的巡游也來到了最終站——丹徒。

這里是長江入海口,屬于半個海港,之前魏延就是從這里上船北上的。而劉琮來到這里,除了看海之外,更多的是希望考察一下當地的情況。

這期間劉琮巡游了長江各個縣城,派遣心月復來考察政策執行情況。結果還是比較滿意的,雖然部分縣城執行力度不夠,不過暫時還沒有發現陽奉陰違的人。

當然也只能說在長江主干道上,這些官員還算收斂。因為基層官員基本上都是寒門,而監察官員則是士族,一般不會出現彼此勾結的情況。

但是要是像交州,揚州南部那些開發依舊不好的地方,還能不能像這樣執行力極高就不一定了。

這幾天劉琮一邊玩一邊工作倒也挺愜意,反倒是劉興感覺很不滿,他不喜歡待在屋里。雖然嘴上說著不喜歡軍隊,不過一到無聊的時候就喜歡跑去看士兵操練。

別的不說,等我劉琮當上漢中祖之後,昭武皇帝的名號早晚是你的。

來到丹徒之後,劉琮對本地的漁業和官營鹽場非常感興趣。只休息了一天就帶著御林軍去海岸邊看新建的鹽場。

說來也慚愧,曬鹽法這個方法雖然是劉琮開創的,但是他從來沒來看過。正在居廟堂之高,他甚至不知道現在他統治下的縣城生活咋樣了。

畢竟一個國家國力上升期的時候,需要處理的政務多的讓人頭皮發麻。

在一眾士兵保護下,劉琮來到了一段海岸上。

在這漫長的海邊,幾十個曬鹽場建在這里。陽光曬鹽只是劉琮提出的想法,最終落實的還是當地官員。

這些鹽場可以看出來不是很高明,最開始的幾個曬鹽場都是需要人力往里面加海水。直到後面幾個才開始設計借助漲潮的時候往鹽場灌海水。

這樣造粗鹽的效率非常高,短短幾天時間就可以整出來堆積如山的粗鹽。之後還會由精制鹽坊去加工制作精鹽,這些都是官府賺錢的根本。

「陛下,吳郡鹽場生產的粗鹽佔全州的五分之一。多虧陛下的曬鹽法,讓整個鹽場產量增長了十倍以上。」當地的鹽場負責官員恭恭敬敬的向劉琮匯報起數據。從語氣和神情上都可以看出來他們發自內心的尊敬。

「出產的海鹽部分用于制作精鹽,大部分用于與當地的百越人做交易。」

大漢人口終究沒那麼多,生產這麼多食鹽會讓鹽價下降。不過因為劉琮經營的官府有更大的盈利模式,所以倒對朝廷財政影響不大。

不過大部分鹽還是用于和百越人做交易。用這些價格低廉的鹽換取大漢需要的勞動力。

通過這樣的手段,外加上各種利誘,江南的百越部落數量幾乎呈指數型暴跌。因為人口下降且資源沒那麼缺乏,百越人也不再下山劫掠。

整個江南的治安狀況都獲得了不小的提升,這就是經濟發展帶動的良性變化。

劉琮听完官員的匯報,對此表示干的不錯。至少官員是稱職的,把他要求做的一切都做到了。

之後劉琮又前往了吳郡本地的工坊巡視了一圈。他可以看到大量工匠在工坊中合作生產武器和各種器具。

因為零陵的工匠學堂大量培養工匠,熟練工匠在江南已經多如牛毛。馬車,戰船,海船,武器,甚至鋤頭曲轅犁都可以批量生產。

之前曾經說過的,在工業革命尚未開始之前,確切的來說就是蒸汽機還沒發明之前,社會的唯一生產力就是人力。

有人才能完成生產,人口的數量代表著你生產力的極限。

不過人力利用率還是另外一個問題,你讓一個市民去種地和讓一個農民去種地,那效率肯定是不同的。所以工匠學堂這些就是為了增大人力利用效率,在有限的人口之中最大化利用人力生產。

現在看來還是很成功的,他治下的楚漢以七百萬人口創造出的力量比曹魏上千萬人口都高(其中一半是隱戶,對朝廷貢獻的生產力可近似為零。)

劉琮對楚漢強大的生產力發展感到自豪。這些未來都會轉化為戰力,促進大漢軍隊的發展,進而在對外擴張中奪取更多的資源。

這就是以工治國的重要性,什麼孝悌忠信禮義廉,都是需要建立在大漢強大的基礎上的。

他劉琮在封建時期就搞出了這個,放在兩千年後,高低得在小約翰的【硬核狠人】里面佔一席之地。

走出工坊,劉琮基本上感覺有些累了。不過就在劉琮準備回去休息的時候,小太子劉興卻拽了拽劉琮的袖子。

「父皇,這里生產速度都好快啊。」劉興帶著稚氣,充滿好奇的詢問起劉琮,

「他們生產出來的東西都有什麼用嗎?他們為什麼要生產這麼快?」

劉琮愣了一下,難得自己的兒子這麼好學啊。于是劉琮拉著劉興的小手,指著背後的那個工坊,耐心的說道,

「這里面生產著我們大漢的希望,他們不斷創造各種工具,來幫助全大漢的人生活。」

「比如他們制造更多的海船,會讓更多的漁民可以去深海打漁,打撈更多的海鮮。他們制造曲轅犁和鋤頭等東西,可以讓更多人去開荒,擴大耕地,讓農民種出更多的糧食。」

「等以後你需要明白,生產力的重要性,而現在你只需要記住,這些工匠和他們的技術才是我們大漢的根本就行了。」

…………

劉琮耐心的給劉興講解起了生產和制造的重要性,不過劉興很快問出了一個重要的問題,

「那要是他們做出來的工具太多了,用不完怎麼辦?」劉興提出了這個重要問題,

「我在沿途看到很多農民好久都換不了幾個鋤頭,但是這里差不多一炷香時間就做出一個來。要是做的數量太多,沒人用了,那這工坊還有用嗎?」

這個問題是很嚴重的,他在封建社會並沒有出現過,只有在後來的現代社會存在。

那就是生產力過剩該咋辦?

對此劉琮早就有了準備,這也是他給他劉琮死之後,未來大漢準備的一條道路。

那就是對外擴張!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