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三十一章 漢賦的缺陷

在謹慎觀察荊北的時候,是劉琮感覺最無聊的時候。

因為他不在跟著部隊跑到前線上,所以只能整天在零陵處理各種政務。比如馬謖在交州方面對百越的匯報,各郡縣送上來的賦稅清單等等。

當然政務處理起來枯燥就不說了,最讓劉琮崩潰的就是這些官員送上來的一些建議和計劃。

一個字,太TM水了!

比某蜀中劍士寫的小說還水!

東漢最流行的文體便是漢賦,特點是篇幅較長, 其韻散夾雜,沒有一定的限制性。漢賦最喜好堆砌詞藻,極盡鋪陳排比之能事。

簡單來說,就是漢賦喜歡用優美而華麗的語句來不斷羅列事例和各種無用的東西,而真正核心的建議卻只在結尾用短短幾句話來概括。

漢賦提現了東漢的學者極高的表現,總喜歡用各種典故和優美詞藻來堆砌詩賦。

歷史上漢賦不斷傳承, 一直到了西晉, 東晉甚至南北朝都一直用類似的詩體。

然後就出現了非常可笑的事情。

博士買驢, 書卷三紙,未有驢字!

這種奇葩一般的文體讓劉琮看的頭都大了,雖然這玩意和看小說似的,看看樂呵樂呵倒是可以。每天他都得仔細從這些華麗的詞藻里去尋找那些真正有用的建議。

終于這一天,又一個零陵的官員送了上來一個竹簡,當劉琮看到洋洋灑灑幾千字的時候,終于怒火猶如王八搬家——憋不住了!!

「來人,給我把他趕出去!」劉琮氣的當即叫來親兵,把這個六神無主的官員直接趕了出去。

「言簡意賅!言簡意賅!」

「我說了多少遍了,不要給我整那麼多空洞還沒有用處的華麗詞藻!」

「務實!懂不懂什麼叫務實!!」

劉琮被氣的不輕,在府上沖著一眾士子大發雷霆。

「你們寫這麼多跟事情一點用處都沒有的東西干什麼?」

「分明幾百字,簡簡單單的羅列幾句話就可以把意思表達清楚,給我整那麼多話, 是在給我添亂嗎?」

這算是劉琮第一次大發雷霆,把下面士族寒門混雜的文士們嚇的連忙低下頭, 任由劉琮痛罵。

罵了小半個時辰,劉琮的氣才終于消下去了, 這才重新撿起那個官員送上來的竹簡繼續看起來。

終于看完這幾千字的文章之後,劉琮直接將最後結尾的兩百多個字圈起來,

這是關于一份振興儒學的建議,他建議劉琮在零陵修建一個儒學學院,啟用在荊南避難的多位大儒來做先生。

就劉琮看來非常不錯,要不是廢話太多這真可以算是一份流傳千古的奏表了。

「建議很中肯,但是廢話要多了。」

劉琮嘆息了一聲,起身擺擺手回到了幕後。

……

一直到晚上,劉琮才派人將那個士子請過來,劉琮正裝以待之,並且一見面立刻表達自己的歉意。

「很抱歉先生,這一次是我的錯誤,當時我有些氣急了。」

劉琮的話讓這個士子連連擺擺手,連說無妨。

不過劉琮接著話鋒一轉,向這個士子道,

「不過先生,現在大漢的儒學在我看來的確有一個缺陷,無論是書寫文章還是奏章,大多皆為華麗詞藻卻毫無意義。」

「這是非常糟糕的一件事情,每次我想處理這些政務都非常困難。先生所建議的興建儒學之事我已經看過, 這個建議很不錯。」

「先生我希望您來負責這件事, 不過還希望以後寫文章言簡意賅,莫要有那麼多無意義的詞藻。」

劉琮的一番話語讓這個士子連連答應,不過具體听進去多少劉琮還不知道。

必須改變一下大漢這個詩體,看這種漢賦的詩體實在是太費精力。

而且未來這種詩體會影響所有方面,讓整個南北朝時代變成一個浮夸之風盛行的社會。

不對,只改詩體是不行的,儒學整體需要大改,現今的儒學已經不合適了。

事實上儒學是大漢統一四百年的基礎,因為自從漢武帝之後,所有士子皆有了一個統一的儒學思想,進而使大漢興盛了四百年。

只不過只需要儒學肯定不行,儒學強調的是讓人自律,自發遵守律法。

但是在亂世里這種儒學用處就不夠大了,畢竟許多人連飯都吃不上了,你不能奢求他們去自己約束自己。

所以這個時候法學就成了最需要的重典,重視律法方可鎮住這個亂世。

所以必須扶持起法學,進而給儒學也來點壓力,不能讓儒學一家獨大。

「去叫韓嵩先生來。」劉琮模著下巴沉思了良久,叫來親兵吩咐道。

…………

零陵講武堂

在劉琮頭疼于該怎麼平衡儒學,扶持法學上位的時候,講武堂這邊倒是一片樂觀。

在一眾被招收進來培養的少年,在比較完善的兵法教育和訓練下,外加上劉琮從軍隊里抽調了部分有實戰經驗的軍官來教學,所以講武堂里相繼出現了幾個比較天才的少年。

比如吳武,鄧範,在兵法方面都有很高的理解力,並很快提出了自己的理論。

同時在武考方向,很快冒出來了幾個武藝很高強的少年,其中排名第一的則是一個來自江東曲阿的少年,自稱童平。

可以說,實際上大漢從來不存在什麼人才凋零,在數千萬人口基數下,總會冒出來一堆天才。

但是歷史上三國時代後期,無論是蜀漢,東吳還是曹魏,都因為過于依賴士族所以提拔人才只選用士族。尤其是曹魏的九品中正制的設立,幾乎徹底封死了寒門崛起的希望。

加上這個時候並沒有什麼學堂,引發許多人才遭遇埋沒,這最終導致了三國後期的人才大凋零。

「吳武,你的兵法怎麼背的這麼快啊?」

在講武堂里,童平看著這個文弱書生一般的同窗,很是羨慕,

「《孫子兵法》《左傳》《春秋》全都背完了,我什麼時候有你那個腦子啊。」

「你要是多把打架的時間拿來讀書,也不至于文考墊底。」吳武有些無奈的說道。

「對……對對,童……童平你還得多多……多讀點書。」鄧範也結結巴巴的說著。

「這麼多兵法怎麼背的過啊?」童平很不滿的狡辯道,

「還不如去刷一刷我父親教給我的槍法有意思呢。」

「你那些能打幾個人?沒有兵法一味用武力可不行啊。」吳武無語的看著童平,這個青年是他們之間武力最強的,一手出神入化的槍法無人能敵。

但是在文考的時候成績直接墊底,連最基本的聲東擊西都不會。

「到時候我听指揮就是了。」童平絲毫不以為意,他不認為自己不會兵法有什麼問題。

「到時候你們來指揮我,我負責沖鋒陷陣,你們倆負責指揮領兵。」

「就這麼決定了!」

此時劉琮並不知道,自己創建的講武堂到底會出現幾個天才將領。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