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百一十七章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冬日的夜晚來的很快,風雪交加之下,城頭上的血早就凝固了。

城中的青壯們抬著熱氣騰騰的飯菜送了過來,高萬姜隨意的洗了把臉就與將士們擠在一起,端著粗陋的陶瓷碗呼嚕咕嚕的吃起了湯飯。

羊肉、羊骨頭、羊雜煮的稀爛,泡上餅子吃進肚子里,這群在城牆上與敵人廝殺了一天的糙漢子們瞬間恢復了些許精神。

「老劉,听說你媳婦給你生了個大胖小子?怎麼樣,回京後是不是該請兄弟們吃頓酒?」

高萬姜將空碗扔進籃竹籃,一抹嘴就跟一旁扒拉飯的中年軍漢閑聊起來。

老劉名叫劉萬,剛過而立之年,在禁軍中混了個總旗,前些日子家中來信,在家待產的媳婦給他又生了個帶把的大胖小子。加上原來的大閨女,這下真是兒女雙全了。

高萬姜特意提起此事,就是見城頭上的士氣低迷,想要活躍一下氣氛,最好能借助老劉的喜事將士氣提一提。

果然,當四周的人听到高萬姜說起老劉家的大胖小子,氣氛立馬就變得熱烈,紛紛出言附和。

劉萬黝黑的臉龐露出憨憨的笑容,胡亂用袖子抹了抹嘴角的油漬,撓了撓後腦勺說︰「那等咱們回了京,就請兄弟們來我家喝酒……世子爺要是不嫌棄我家酒濁,也請世子爺賞光,到時候正好請世子爺給我家那小子起個名,也好沾沾世子爺的貴氣!」

「那感情好,長這麼大,我還是第一次被人邀請給他家娃兒起名字。你覺得劉狗蛋這個名字怎麼樣?」

高萬姜的打趣引得城頭上一陣哈哈大笑,劉萬也是撓著後腦勺陪大家傻笑著。

「劉狗蛋,狗蛋,好名字啊,老劉,就叫劉狗蛋了怎麼樣?哈哈哈哈……」

「就是就是,狗蛋狗蛋,叫起來也順口。哈哈哈……」

「行了行了,我就是逗逗老劉。」

高萬姜笑了笑說︰「老劉昨晚做夢都喊著讓兒子考狀元,哪有狀元叫狗蛋的。老劉你放心,等回京之後,我去請我那大舅哥給你家娃兒取名字,絕對起一個文氣十足、寓意深刻的好名字!」

柳湘蓮一拍大腿,笑呵呵跟劉萬說︰「還不謝謝世子,世子的大舅哥就是咱們大楚的文魁,文曲星下凡的那位!」

「哇哇哇,我想起來了,世子爺的未婚妻可是林家的那位郡主!六元郎林侯爺的親妹妹!」

這下子城頭的氣氛就更加熱烈,當年聖旨明發天下,誰不知道大楚出了個文曲星。

特別是這群廝殺漢,誰不盼著自己娃兒將來能像林文魁那樣東華門外唱名,從自改換門庭,不再像父輩這樣過著刀口舌忝血的日子。

或許是高萬姜這些日子與將士們同甘共苦,為人不擺架子,這群糙漢子此時也就徹底放開,順著話題繼續討論了起來。

其中一名較為年輕的禁軍說道︰「小人可听人說了,世子爺的未婚妻林郡主,乃是天下一等一的好姑娘。不但有仙子般的容貌,更是菩薩心腸。兩年前小人帶著妹妹從遼東逃難來京,就是靠著林郡主在城外設的粥廠撿回了一條命……」

旁邊坐著的一個禁軍校尉也插話道︰「林郡主的確菩薩心腸,小人出身養濟院,這幾年有時也會帶著些糧食粗布回去看看。嬤嬤說,郡主每年都會送去好多糧食肉蛋和布匹。世子爺,咱有一說一,將來您若是對郡主不好,很可能在京城待不下去……」

大楚禁軍一般都是良家子,但也有很多人都是朝廷自己養大的孩子。比如京城的養濟院,這些人打記事開始就知道自己碗里的米是朝廷給的,身上穿的衣服也是朝廷發的。

雖說日子肯定比較清貧,但他們大多都知道,他們的的確確是朝廷養大的。這群人去了禁軍之後,往往是最忠誠朝廷的那批人。

例如此時,隨著這名校尉說完,竟然有至少八九人點了點頭,高萬姜的幾名親兵強忍著笑,看起了自家少主的笑話。

「我哪敢對她不好,你們是沒見我那大舅子,當時賜婚的聖旨剛下,他就當著我父王的面警告我,若是我敢對他妹妹不好,他就會上門打斷我的狗腿!大伙可要相信我,娶了林郡主回家,當然要捧在手心里是不是?」

「我當然相信世子爺,但我更相信林郡主!大伙說是不是?」

「是,我們相信世子爺,但我們更相信林郡主!」

哈哈哈哈……

城頭上的笑聲隨著寒風吹過,一直傳到了城南海寇大軍的營帳中。

正在伏桉寫信的惠進忠先是驚詫片刻,隨後嘲諷的往北方的星星點點看了看,繼續低頭寫了起來。

……

在高萬姜想盡辦法堅守膠州縣城的時候,京城終于收到了最新的山東戰報。

皇帝緊急將林樞招進皇宮,當然,內閣的諸位大學士、五軍都督府的將帥、忠順王高永恆早就坐在了勤政殿中。

等夏守忠念完膠州送來的求援信和高萬的密信後,魏慶和率先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陛下,既然義忠親王已經抵達了夏河寨前所,那就再等等吧。或許是因為大雪的原因,世子與義忠親王還沒接上頭。從京城調兵也好,其他衛所調兵也罷,均不如義忠親王去的快。」

英國公張岳作為武將之首,看了看輿圖上的標識後也點頭附議︰「魏閣老說的不錯,北地這場大雪綿延數日,京畿至河南山東皆是大雪冰封。京營就是急調兵馬,也來不及了。倒是糧草與御寒之物要趕緊想辦法送過去!」

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高萬姜的信中明確的提到過,山東的糧食早在白蓮教攻打膠州城之前,就已經被江南的糧商抽調一空,現如今膠州城的糧草,還是從魯王府借的。

信中高萬姜已經明言,城中糧食僅僅能維持二十日左右。這封求援信乃是六日前發出的,也就是說,京城要趕在十五日前,將糧草想辦法送到膠州縣,最關鍵的一點是,要突破海寇的封鎖。

「戶部銀錢糧食倒是不缺,可怎麼送過去?如今冰封萬里,運河都凍上了……」

文同軒的臉上盡是苦澀,以前哭愁銀子,現在是愁怎麼把錢送出去……

這時林樞拱手道︰「陛下,閣老,諸位大人,糧草的事交給臣去辦!」

「嗯?林卿,這可不是開玩笑的時候!」

高萬姜麾下兵馬加上高萬帶去的兩萬大軍,再加上膠州縣的數萬百姓,所需的糧食可不是個小數目。

皇帝提醒了一句後,只見林樞信心十足的說道︰「那個……世子之前給臣寫過一份信,說起了江南糧商將山東糧食抽調一空之事。臣當時就覺得有些蹊蹺,就小小謀劃了一番……」

說到此處,高永恆也反應過來了。林樞可是從王府要去了不少銀子,準備在江南搞一波大的,看來糧食也是這次林樞謀劃的目標之一。

果然,隨著林樞的講述,勤政殿里的人都被林樞的大計劃給驚著了。

听完了整個計劃後,文同軒有些不解的問︰「林侯,江南那幫糧商,真的會大肆囤積糧食嗎?商人逐利,林侯把糧食的價格定的這樣高,萬一他們不買怎麼辦?」

林樞呵呵一笑︰「文大人,他們肯定會買的。山東的白蓮教和圍攻膠州的海寇,還有游弋在東海上的十數萬海匪,此時可還等著糧食吃呢。只要赦公按計劃搶走他們籌集的第一批糧食,他們定要想盡辦法去籌糧,與虎謀皮,他們可不敢餓著那些老虎!」

江南不缺糧食,可林樞讓薛蟠與林祿抵達江南後,第一件事就是拿出所有的存銀,用最快的時間將江南的所有糧食盡全力搜集買下。

再加上賈赦抵達金陵後,只要按計劃領著松江水師劫走江南奸商送去海寇的第一批糧食。到時候哪怕市場上還有零星存糧,可要供養十幾萬兵馬的消耗,僅憑那零星的糧食,根本就不可能供養得起。

等海寇們發現本該送至的糧食沒來,這個時候他們定然會拿著刀逼迫那些奸商籌集糧食了。

畢竟飄在海上這麼多年,這些人可不會心善到白白替他人賣命!

文同軒繼續問道︰「那這些人庫中的存糧呢?他們可不是普通百姓,哪一個不是糧食堆滿了糧倉。」

「文大人,晚輩早就讓人準備了大筆現銀,這些人如今是驚弓之鳥,山東亂起之後就已經做好了跑路的準備。誰跑路的時候會帶著運輸不便價值不高的糧食,當然是金銀之物比較方便可靠了。」

林樞躬身向皇帝行禮︰「陛下,繡衣衛應該已經密奏吧,此時江南的糧食應該都進了忠順王府、薛家、賈家還有臣家里的鋪子里了。」

「的確如此!」

皇帝恍然道︰「原來是林卿的手段,朕正琢磨呢,江南的糧價怎麼翻了近一倍,原來愛卿是如此打算的!」

林樞微笑著給眾人繼續解釋道︰「三天前臣便收到了赦公來信,義忠親王明面上帶著松江水師去援助山東,實際上乘上了汪家的海船出發。同日松江水師潛伏在崇明島外的海上,借著大霧之天,一舉殲滅了這些奸商給海寇運送糧食的船隊。截獲糧草無數,而且並未有半點消息傳出。接下來,這些奸商怕是要用數倍的價格從臣的手中購買糧食了!」

文同軒大喜道︰「那些截獲的糧食是不是送去了山東?」

林樞點了點頭︰「卻如文大人所想,松江水師不宜路面,薛家的船隊已經出發往山東去了!」

……

忠順王世子高萬姜被數萬海寇圍困于膠州之事,隨著戰報抵京很快傳揚開來。當然隨之傳開的還有高萬姜面對強敵不忍拋下百姓,誓與膠州城共存亡的豪邁志氣。

黛玉听聞此事後,沉默許久後打起了精神,當天就乘車去了忠順王府。

林樞回到家中時,從王媛口中得知黛玉的情況後,既是心疼又是欣慰。

「玉兒長大了,她不愧是我林家之女,列侯林家女,當如是也!」

高萬姜的事,京城已經傳得沸沸揚揚,崔王妃與小郡主高雲婉自然也已經知曉了膠州的情況。

坊間已經有了各種猜測,近半數的人都覺得高萬姜雖然不負豪邁英雄之氣,卻也很難在數萬大軍的圍攻下安然回來。

林家的馬車輾著路上的積雪緩緩前行,午時前就抵達了忠順王府。

這是她與高萬姜正式定親之後第一次登門,往日都是高雲婉跑去林家找她玩。

門子在看到黛玉在丫鬟的攙扶下下了馬車時,一時間都沒有反應過來。

等到黛玉被迎入王府後堂時,紅著眼楮的崔王妃將黛玉拉到自己跟前,用自己的雙手給黛玉暖手︰「你這傻丫頭,這麼冷的天跑出來干什麼?」

「世子的事我已經听說了……」

黛玉的臉上並沒有掛著擔心,反而一臉的篤定︰「娘娘放心,哥哥早就有過安排,估計這會江南的援兵已經到了……」

這時後堂的門簾子給人掀了起來,只見一身蟒袍玉帶的忠順王高永恆面帶喜色,大步走了進來︰「林丫頭說的不錯,林樞這精猴兒把江南那幫人統統算計了進去,不但來了個暗度陳倉,還唱了一出釜底抽薪之計。兒的大軍七日前已經抵達山東海邊,估計這會已經與姜兒取得了聯系!」

……

轟轟轟……

膠州城的城牆已經千瘡百孔,五千官軍如今活下來的不過兩千之數。

江南大營的那批人死的死逃的逃,如今陪在高萬姜身側死守膠州城的,只有一千不到的禁軍將士和八九百的江南兵以及膠州城衛。

高萬姜的手已經握不緊手中的長劍了,不得不撕下一塊布將其綁在手上。

柳湘蓮更是淒慘,渾身上下光是箭頭就拔出來四五個,胳膊還被砍了一刀,臉上也被劃了一個口子。原本俊秀異常的柳二爺,這會看上去如同地獄里爬出來的殺神,正冷冷注視著城下不遠處的敵軍主帥惠進忠。

高萬姜解下綁在手中的長劍,整理了一下滿是鮮血的衣袍,扶正金冠。

他環顧四周,與周圍的將士們頷首致意。眾人都明白了高萬姜的意思,終于到了最後一戰的時刻,世子殿下這是打算與兄弟們共存亡了。

城頭上的人紛紛與身邊的兄弟們道了一聲保重,用刀劍拍打著身上的胸甲。

金戈之聲響徹雲霄,就是協助守城的青壯也不由的抹起了眼淚。肅殺之氣激起了將士們的死戰決心,同時也激怒了城外的敵人。

火炮聲剛落,敵人就高呼著屠城搶錢搶糧搶女人沖向了膠州城。

高萬姜重新將長劍綁在了手上,大吼一聲︰「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