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百一十三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林樞對于忠順王高永恆是服氣的,這人做事看似荒唐可笑,可他走的每一步都能顧及到方方面面。

你可以在他的身上找到無數個小錯誤,卻沒人能找到他有什麼大的罪行。

隆盛末年的奪嫡風波最盛之時,高永恆隔三差五的挨板子,可就是太上皇自己都說過,他的這個兒子永遠不會干大逆不道的事。

比如現在,高永恆打定主意在順天府大牢過夜,不管賈政怎麼勸,他就是不打算出去。

「本王觸犯了《楚律疏議》,不呆在大牢豈不是知法犯法?別勸本王,讓順天府尹快快升堂問桉,該怎麼判就怎麼判,本王絕無怨言!」

這話差點沒把賈政給噎死,順天府敢升堂嗎?甄家這桉子牽扯到的事太大,龍首宮傳下口諭,不許任何人再提及此事,明顯是想暫時按下此事,順天府吃飽了撐著去跟太上皇干。

而且賈政也不樂意自己的外甥女被牽連進去,怎麼說半夜沖進甄家連殺兩人,傳出去對名聲有礙。

高永恆一口氣悶了一壺酒,這會借著酒勁在大牢里懟天罵地,叫囂著甄家竟敢欺負忠順王府的人,他要去甄家砍了甄應嘉的腦袋當球踢。

林樞苦笑著與賈政勸了許久,直到高永恆徹底醉倒之後,這才讓人將他抬了出去,林樞親自將這位親家老爺子送回了王府之中。

……

「林大……夫君,怎麼樣了?」

林樞回府,王媛連忙迎了上去。

火爐燒得很旺,屋子里暖意濃濃。王媛幫林樞換了一身居家衣袍,丫鬟們端上茶點,隨後退出了門外。

「左邊……這塊按一按……對……舒服!」

林樞一邊享受著王媛給他按摩肩膀,一邊將他去宮中的經過講述了一遍。特別是在龍首宮與戴權的交談,他似乎覺得太上皇已經在安排後事了。

這一點不由得他不注意,雖說當今陛下御極已久,老龍遲暮,可沒人能夠忽視龍首宮的威嚴。

當這位曾經統治帝國近五十年的帝王駕崩之時,朝野的動蕩是絕對不能避免的。

「看來只要奉聖夫人還活著,甄氏是倒不了了!」

「夫君說的沒錯,奉聖夫人對聖人不但有撫育之恩,更是多次替聖人擋下了生死大劫。這些年彈劾甄家的奏折不知有多少,可甄家依舊在江南逍遙至今。」

王媛柔聲說道︰「聖人幼年登基,少年親政,內平權臣,外御強敵,隆盛年間大楚國力之盛,威壓四方,萬國來朝。以聖君之稱毫不為過,如此君王,哪怕是老了,也不可能不清楚甄家已經到了不除不行的地步了?以我之見,怕是留給陛下用來殺雞儆猴的。」

林樞反身將王媛往自己懷里一拉,直接橫抱在懷,親了一口笑道︰「夫人與我還真是心有靈犀一點通啊……」

王媛被林樞的突襲弄得有些懵,反應過來後俏臉通紅,把自己的臉藏在林樞的胸口,軟軟的說道︰「其實這一點也不難猜,忠信王被貶到了皇陵,甄娘娘也失了聖寵。聖人早就在給陛下清楚障礙,甄家作為江南最不穩定的因素,聖人不可能不為陛下考慮。」

林樞點了點頭說道︰「玉兒昨夜的行為,雖然有些打亂聖人的布局,可也在一定程度上替聖人走了一步棋。恩出于上,聖人沒給的,甄家都敢伸手,是該好好教訓一下了。」

冬冬冬……

夫妻二人正膩在一塊探討著甄家之事,這時屋外傳來敲門聲。

王媛連忙掙扎著從林樞的懷中下來,整理了一下衣衫,端坐在一旁的椅子上。

林樞雖然不樂意有人打擾他們的二人世界,不過還是黑著臉說了聲進來。

只見進來的人正是王媛的貼身大丫鬟桃子,她福身一拜,將手中的一封信遞了過來︰「侯爺,繡衣衛剛剛送來這封信,說是忠順王世子殿下從山東送來的!」

「嗯?給我的?不是給玉兒?」

林樞好奇的接過信來,信封上的確寫著兄長林樞親啟。

桃子應道︰「郡主那邊也有一封,橘子妹妹已經送過去了。」

林樞撇了撇嘴,跟王媛說道︰「這小子還算是有心,知道給玉兒寫信……嗯?竟然會這樣!桃子,你去外面守著,不許任何人靠近院子一步!」

桃子稱諾退下,關上門後傳達了林樞的命令。于是乎短短的時間內,院子里的下人全部散去,只留下桃子與福全守在小院門外。

「王子騰好大的手筆,這一次,不但孔家要完,就是與其結盟的江南諸多家族,怕也免不得抄家流放了。」

林樞將信遞給王媛,背手在屋子里踱步思索。

高萬姜的信中只有一件事,王子騰把衍聖公府翻了個底朝天,查抄了大量孔家與江南大族勾結,欺壓百姓、侵佔土地、私鑄兵甲、養寇自重、走私禁物……

罪名多的王子騰看了都覺得自己以前干的都是小兒科,用罄竹難書來形容,都是對這個詞語的侮辱。

整個山東、河南東部、南直隸北部,幾乎都被孔家禍害了一個遍。橫行山東、江南、嶺南的海寇有一半與孔家有過勾結,甚至前幾年差點攻破金陵城的三海海王汪有興,與孔家人拜了把子。

孔家私自下海的船隊,出了港口後就會掛上汪有興的旗子,在海寇出沒的海域暢通無阻,給孔家帶回了大量的金銀財物。

江南的那些大族就更不用說了,孔家在江南的所有生意皆由這些家族的照應。而這些家族所開設的書院,都會有衍聖公府的背書。這些書院的學子只要稍顯才華,孔家都會不遺余力的幫這些人在仕林中揚名。

利益交換到這種程度,孔家若倒,拔出蘿卜帶出泥,江南又將經歷一場腥風血雨了。

「夫君你看,這里面好生奇怪,江南如此多的家族都被牽連了進來,可偏偏就是沒有作為江南第一大族的甄家!」

王媛看完信後,眉頭一皺。

她再三尋找,也沒有找到關于甄家的只言片語,反而從中看到了賈家在金陵的幾房,曾與孔家有過些許利益往來。

林樞笑了笑說︰「這很正常,甄應嘉這個老狐狸最擅長的就是躲在幕後操縱棋子來為自己做事,孔家如此大張旗鼓,他是絕對不會讓別人發現自家也摻和其中的。至于賈家在金陵的那幾房人馬,早年間就已經被人用金銀給腐蝕的差不多了。」

「那夫君打算怎麼回復?這一次咱們幫還是不幫?」

原來高萬姜寫這封信的原因,是因為王子騰挖出的人過于多了。江南已經察覺到了不對,抄家滅族的大恐怖逼得這群人鋌而走險,不但利用自己在朝堂中的勢力威脅王子騰撤兵,更是買通了三海海王汪有興萬船來襲,大有 攻山東的架勢。

而且原本快要被官兵剿滅的白蓮教一夜之間實力大增,這其中要不是沒有江南那些大族的支持,鬼都不信。

高萬姜已經模清了這些事情的脈絡,一邊整頓兵馬盡全力圍剿白蓮教亂匪,一邊八百里急奏來京請求皇帝拿個主意、

而給林樞寫信的原因,則是詢問是否要支援王子騰。

林樞呵呵一笑︰「沒想到有一天我竟然會同王子騰聯手了!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王子騰的命運是早就注定的,不過在他的價值還未利用完之前,他的命還不能丟!」

……

高萬姜原本一直呆在青州府,可隨著白蓮教突然實力大增,他不得不親自帶兵前去支援來州諸縣。

膠州縣衙,連日陰雲密布,冬月二十一這天,天降大雪。

膠州縣令葛元晉正詳細的給高萬姜匯報著縣中的情況,城外,因為城外白蓮教亂匪橫行,跑來縣城避禍的百姓越來越多,城中糧食已經到了臨界點,更別提避寒的物資與藥品的缺乏了。

「膠州府已經沒有多少存糧了,這樣,你持王府令牌,去魯王府借糧!」

高萬姜的面前擺著一張完整的山東輿圖,他看著輿圖上的標注,不由連連嘆息。

誰都沒想到江南的那些人會如此狠毒,不但極為迅速的抽干了整個山東的糧食,更是資助白蓮教亂匪,使得原本快要被剿滅的白蓮教實力大增,如今更是猶如燎原之火,在來州府境內四處作亂。

冬日嚴寒之下,要是沒有足夠的糧食和御寒的衣物,別說剿匪平叛了,光是雲集在膠州縣城的近萬百姓,都會讓高萬姜難以應付。

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去找分封于青州府的魯王借糧,看能不能借助魯王府的糧食,等到京城運糧賑災了。

冬冬冬冬……

突然,急促的戰鼓聲讓高萬姜與葛元晉臉色一變,兩人對視一眼後快步往外走去。

只見一名禁軍校尉快速趕來,單膝跪地︰「稟監軍,北城門外十里處發現數千白蓮教亂匪,正快速向城中襲來!」

「到底有多少人?」高萬姜沉聲問道。

只听校尉回道︰「回監軍,斥候來報,輕騎八百有余,步卒六千余,有火炮十門!」

火炮?

葛元晉如同被人掐住了脖子,尖厲的叫道︰「白蓮教怎麼會有火炮?這可怎麼辦?」

葛元晉是科舉正途出身,堂堂三甲進士,從八品的縣丞熬了八年之久,才升任七品縣令。要不是不願與孔家同流合污,以他的官聲和能力,最起碼也能混到六品官職。

听到火炮後如此驚懼,主要是火炮這種大殺器沒道理會出現在白蓮教手中。

朝廷對于火器的管制之嚴格是超乎想象的,每一門火炮都會有唯一的編號,報廢一門都會記錄在冊,根本不會讓火炮流失到民間去。

先不提白蓮教是如何得到火炮的,主要是膠州縣城城池矮小,被火炮轟上一輪,不用什麼攻城器械,單單依靠人手攀登,就能輕易的登上城頭。

「報!監軍大人,柳千戶傳回消息,膠州南三十里處,有大量海船靠近,人員無算,千戶大人判斷,是海寇來襲!」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北邊的白蓮教還沒想好怎麼應對,南邊又有海寇來襲。

葛元晉幾乎站都站不穩了,他不是害怕死亡,他在擔心城中數萬的百姓該怎麼活下去!

「世子,您帶城中百姓逃吧,臣留下來替世子殿下與城中的百姓多爭取一段時間……」

「葛大人是在打我的臉?」

高萬姜強壓心中的焦慮,假裝胸有成竹的說道︰「還不到這等程度,城中有五千將士,加上近萬的青壯,對付白蓮教這等烏合之眾綽綽有余。現在唯一擔心的就是南邊的海寇,這樣,葛大人先去安排城外的百姓進城暫避,我去大營安排防務。」

葛元晉張了張嘴,他其實已經看出了高萬姜的勉強。不過此時城中不宜有兩個聲音,高萬姜作為爵位最高、官職最高的人,他做出的決定只要沒有明顯的錯誤,自己都要擁護。

等到高萬姜集合了千戶以上的軍官時,南北兩邊的具體情況已經由斥候送了回來。

白蓮教亂匪並未急著攻城,反而在北邊山丘之地就地扎營。南邊的海寇已經于一處淺灘登陸,人數有近萬人,正往膠州急速趕來。

「監軍大人,末將愚見,膠州已經不可守,我軍當避其鋒芒,往諸城轉移!」

高萬姜帶領的五千人馬有兩千禁軍,由柳湘蓮、萬齊融兩名千戶執掌。

另有三千江南大營的將士,由指揮僉事葉希靈負責掌總,另有鎮撫使黃同升,以及三名千戶姚汝貞、佘師民、潘志康。

黃同升在看到葉希靈的眼神示意後,當下就建議高萬姜棄城逃跑,當然也不算逃跑,畢竟當下的情況,轉移他處在黃同升看來是最好的選擇。

而且高萬姜是什麼人?上皇親孫,親王世子,這等皇家貴胃,怎麼可能會舍得拿命去為賤民拼生機呢?

可惜他沒想到高萬姜心中自有傲氣,身為皇族子弟中的異類,高萬姜的傲氣幾乎是與生俱來。

拋下百姓當逃兵的事,他心中的傲壓下了對于生死之劫的恐懼。

只見高萬姜冷冷看向黃同升,言語如刀︰「既如此,本世子可以放黃鎮撫出城,你自己逃命去吧!」

一時間屋子里寂靜無聲,寒意直逼黃同升的 背。

高萬姜冷哼一聲後沒有再理會他,反而將目光轉向柳湘蓮︰「柳千戶,求援的人派出去沒有?靈山衛有五千備倭軍,只要他們能想辦法阻攔海寇幾天時間,咱們就可以先一步殲滅白蓮亂匪,再回轉大軍,與靈山衛夾擊敵人,徹底將這支海寇剿滅干淨!」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