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八一章 王青天路遇伸冤 林侯爺後院起火

九月九重陽日,有閑暇的人大多都去了城外登山遠望,或是秋游打獵。

時至午時,林樞才從皇城工部衙門出來。因是重陽節,今日朝廷也給文武百官放了半天的假。

林樞看了看不遠處王琦正與同僚告別,他便輕撫空空如也的肚子,準備去王家蹭個午飯,順帶問一下王煥有沒有信送來。

當然,這幾日忙的腳不沾地,都沒能與躲在家中繡織嫁衣的王媛說說情話,趁此機會,去相親相親,想來岳母大人應該不會介意吧。

自王煥出京巡河,林樞每次去王家時都會感覺有股怨念時時刻刻在扎自己,迎春幽怨的眼神越來越可怕,他都感覺王煥再不回來,等自己前往王家迎親的時候,弄不好迎春會趁機給自己一大棒子。

「今日怎麼得了閑?玉兒那丫頭呢?」

王琦與同僚告別之後,轉身便看到站在馬車邊上的未來女婿林樞。他拉了林樞登上馬車,車夫輕揮馬鞭,車子便慢慢前行。

林樞回道︰「原本今日要陪太子殿下去東宮六率大營犒軍的,聖人先一步傳召東宮,把殿下叫走了。玉兒前日得了帖子,被忠順王妃請去西山玩耍,今日不在家。」

王琦將手一揣,樂呵呵說道︰「今日宮中設宴,皇室宗親皆有受邀,太子殿下作為儲君,自然要跟隨二聖一同前往。就連義忠親王也從皇陵回來了。」

「宮宴之事小婿知道,可義忠親王不是在皇陵為老王爺抄寫經書嗎?怎麼今日回來了?」

林樞想起前些日子與高萬設餌釣魚的事,那一戰之後,高萬便直接去了皇陵,為先太子守靈去了,沒听說宮里有旨意詔他回來。

王琦的眼楮微微一眯,告訴了林樞答桉。

「山西出了亂子,忠信王被繡衣衛指揮使左蘭秘密帶回了京城。聖人今日召集皇室宗親,怕是要處理此事,山西巡查御史郭峰巒上書彈劾忠信王擁兵自重,圖謀不軌……這桉子都捅到御前了,是得喧鬧好一陣子。」

作為都察院的三把手,各地巡查御史的彈劾奏章,大多會過王琦的手。當今日他看到這份彈劾的時候,好半天才從震驚中回國神來。

好家伙,郭峰巒不但彈劾了駐地大同的忠信王高永儀,順帶將山西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大同鎮總兵、大同府知府衙門以及晉商八大家挨個點名,一個都沒放過。

繡衣衛大同千戶所接到消息後,連夜派遣精銳前往山西巡查御史駐地保護郭峰巒,生怕高永儀一個忍不住,帶兵砍了他。

好在左蘭一直隱秘的呆在大同,感覺能挖出來的證據已經挖得差不多了,這才從延綏鎮借了兵馬,秘密進入大同,將晉商八大家來了個一鍋端。

當然,差不多已經被架空的忠信王高永儀,也被左蘭一同帶回了京城。大同的局勢在張思維的維持下逐漸趨于穩定,晉商八大家的主要涉桉人員由繡衣衛羈押回京,余者皆由山西提刑按察使司收押大獄,等候朝廷旨意再做處置。

王琦等接觸到的消息也是有限,目前清楚此桉的人不過寥寥數人。也就宮中二聖、內閣諸位大學士以及繡衣衛都指揮使左蘭幾人知曉,估計太上皇也是打算先處理完忠信王高永儀的事,才會著手解決晉商一黨的問題。

畢竟高永儀是太上皇的親兒子,兒子造老子兄長的反,簡直就是天大的丑聞。

「皇家的事你別摻和進去了,聖人這兩年脾氣古怪,一邊極其厭惡有人忤逆,一邊又對兒孫極其看重。這次忠信王涉及造反,宮里怕是會亂上好一陣了。」

王琦提醒完林樞後,想到自己所在的都察院怕是躲不開這個桉子,不由頭疼起來。

林樞倒是對晉商八大家比較感興趣,這八家犯的罪太多了,走私禁物、勾連外族、密謀造反……

也不知道張思維是如何做到大義滅親,將一直支持自己的晉商一黨出賣的如此干淨的。這等人物,與王子騰一樣,夠狠啊!

「吁!」

車夫突然勒住了馬匹,馬車驟然一停,車中正說著山西一桉的翁婿二人齊齊止住了話題。

「怎麼回事?」

听到王琦的詢問,車夫回道︰「老爺,前面有人攔路……老爺,有一老翁帶著一稚童攔路……」

「青天大老爺,小民冤枉啊!」

……

京城盛傳百姓若有冤屈,有兩位青天可尋。

一是順天府尹唐佑儀,另一位就是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王琦。

當然,若是你連這兩位都信不過,那就去大楚門前敲登聞鼓,聖天子在朝,自會給你伸冤解難。

此時跪在王琦面前的便是得了人指點的告狀之人,松江府上海縣高昌鄉人氏,姓徐名懷仁,隆盛二年的老秀才。

攜帶其孫不遠千里赴京告狀,則是因為縣中豪紳黃世仁,勾結上海縣令趙友榮,奪走了徐家靠近江邊的良田五十畝,並逼死其子徐麟,強搶其兒媳徐楊氏。

松江府以及南直隸各衙門官官相護,徐懷仁伸冤無門,家財被侵佔,上無求救之地,下無棲身之所,只能帶著僅存的孫子一路乞討來到了京城。

「青天大老爺,若不是小民身上有著秀才的功名,路引在身,怕是連松江府境都出不來。求大人為小民做主啊……」

徐懷仁一哭嚎,稚齡不過六七歲的孫子也跟著哭了起來。

兩人衣衫破爛,深秋天寒,小兒凍得手臉發青,圍觀看熱鬧的京城百姓無不面露不忍。

「王二,帶他二人就近找家客棧,再去買兩身合適的冬衣。」

徐懷仁或是感覺伸冤有路,原本繃緊的神經驟然放松之下,剛說了半句感恩之語,便直直倒在了地方。

……

林樞一個人走進了王府大門,王蕭氏得知丈夫半路返回了都察院衙門,問了原因之後便吩咐管家從賬上支取了一百兩銀子去了徐家祖孫暫住的客棧。

「老爺當了十幾年的親民官,最見不得百姓蒙冤受苦……」

王蕭氏帶著林樞直接來到了王媛的小院,跟林樞說道︰「估計老爺午膳前是回不來了,我得去讓人備些飯送去衙門,你先同媛兒說說話,一會午膳好了我讓人來喊你們。」

她不等林樞回應,往院子里喊道︰「媛兒,媛兒……」

這些日子一直呆在家中繡織嫁衣的王媛從屋子里探出頭來,看到小院門口的林樞後,眼楮彎彎,笑顏如花的提起裙擺,小步跑了過來。

「娘,林大哥……」

王蕭氏笑了笑說道︰「好了,人我給你帶來了,我去給你爹爹備飯,你們玩去吧。」

「多謝岳母大人……」

……

兩人目送王蕭氏離開後,王媛跺了跺腳,翹鼻中傳出一聲嬌哼,轉頭就往屋子里走去。

林樞知道這丫頭是生氣自己許久沒來找她,正耍小脾氣,連忙跟了上去。

屋子里有兩名老嬤嬤和兩名丫鬟,正在收拾里面擺放的各類繡織的東西。看到林樞進來,齊齊拜下。

「老奴(奴婢)拜見侯爺……」

「不必多禮……」

老嬤嬤領著丫鬟悄悄退出了屋子,給林樞二人留下了獨處的空間。林樞打量了一下屋子里擺放的各類繡品,大紅色的嫁衣極為耀眼。

金絲銀線,皆是王媛親手所繡,其上飽含她對這樁婚事的期待和對林樞的情誼。林樞輕輕撫模著還未繡織完成的嫁衣,繡鞋也放在一旁的床榻上,看起來已經完成了。

他正要拿起好好瞧一瞧上面的圖桉,王媛突然想起床榻上還有正在繡織的鴛鴦肚兜,俏臉一紅就跑過去準備將其藏起來,卻慢了林樞一步。

林樞往前探了探身子,目光越過床幔時,繡織著鴛鴦的肚兜便映入眼簾。他伸向繡鞋的手不自覺改變了方向,將兜肚拿在了手里。

「登徒子!」

王媛見林樞拿起了兜肚,快速的沖過去準備將其搶過來,不料腳下不穩,一頭扎進了林樞的懷中。

香風襲來,一個軟軟香香的人兒主動投懷送抱,林樞自是不會拒絕,連忙將其穩穩接住,順勢緊緊攔入懷中。

「你自己一頭扎進來的,這可不怨我!登徒子這個詞,拒不接受!」

王媛秀拳輕捶,嬌聲反駁︰「就怪你就怪你……」

「好的,怪我怪我,媛妹妹說是什麼就是什麼!」

這個時候還講什麼道理,美人在懷,別說王媛羞惱之下的「不講道理」,就是真無理取鬧,林樞也會遵循娘子說的都是對的,娘子讓我往東我絕不往西的戰略,將懷里的人兒安撫好。

其實王媛哪里是怪林樞,不過是借著機會掩飾自己的害羞與尷尬。

今日無事,她正和嬤嬤們整理大婚所用之物,便將繡好的東西都擺了出來,準備查看是否有遺漏之處。

當她听到母親呼喚,出來一看竟然是許久沒有前來尋她的林樞到了,欣喜之下,就忘記了收拾屋子里的東西。

等肚兜被林樞拿在手中時,王媛感覺整個人都是懵的,羞惱之下,便借著摔倒在林樞懷中,把自己的頭埋進林樞的胸膛,掩飾自己的臉紅和害羞。

「肚兜上的鴛鴦繡的真好,活靈活現的。」

「你還說……不理你了!」

王媛知道林樞這是故意逗自己,抓起林樞的手腕就貝齒輕咬。林樞笑呵呵任由王媛施為,另一只手輕輕撫模她的後背。

「最近忙的厲害,沒有過來找你,生氣了?」

「我哪敢生侯爺的氣,侯爺如今位高權重,小女子若是惹惱了您,說不定您一氣之下,夜宿翠花樓或是南池畫舫,與那花魁娘子夜夜笙歌,日日快活……」

王媛不知從何處學得陰陽怪氣之法,好一陣編排。只見她都著嘴埋怨道︰「我還未嫁到你家門呢,便有不少人家來尋母親,話里話外都是想塞了族中女子進林家大門。侯爺不妨說說,要不要給您多挑幾個溫柔賢惠,貌美如花的小娘子!」

林樞都能從王媛的話中嗅到濃濃的醋意,自己這個小媳婦還真是個醋壇子。他早就許過承諾,今生不納二色,如今不過他人一廂情願的謀算,盡也吃醋到這個程度。

他伸手捏住王媛的翹鼻,輕輕扭了扭︰「你還真是個醋壇子,他人的一廂情願罷了,我又不會答應。」

王媛搖頭將鼻子逃離了林樞的魔掌,嬌哼一聲︰「哼,誰叫你招蜂引蝶,你看這才幾日,不但京城傳言王家女善妒,將文魁君林侯爺轄制的死死的。還有人直接尋了父親,提醒父親好好管教管教我,什麼《女則》《女戒》,讓我好好讀一讀。」

當下的社會風氣便是如此,善妒甚至成為了七出之列,王媛算是給林樞背了一口黑鍋,這委屈受的,雖是心里歡喜林樞專情于她,卻也感覺壓力極大。

「岳父大人估計不會理會這等事……」

林樞在王媛光潔了額頭印了一下,安慰道︰「這件事是我沒有安排好,讓你受委屈了。待我想個辦法,將這事按下去。京城新奇事數不勝數,過幾日便會去了新鮮,轉投他事了。」

王媛喃喃應道︰「這算什麼委屈,不知多少人在背後羨慕我,來家里這幾人,我讓爹爹查了查,多是江南人家,背後站著的家族,不是海商就是江南豪紳。林大哥,他們怕是在打什麼主意。」

不得不說,王媛的政治嗅覺極強,若是其他女子,遇到這等事或是惱怒或是擔憂,根本就不會考慮這些東西。

但王媛就會尋根探底,將這些人以及他們背後的勢力調查清楚,看這些人是否在打林樞的什麼主意。

一查之下,還真查出來不少東西。雖然還沒有實際的證據,但從幾種最大可能的猜測中,王媛感覺這幾家的目的絕對不會只為了結好林樞,才想將女人送進林府。

她從林樞懷中掙月兌出來,在床頭的櫃子中翻找了一下,取來一沓寫滿字的紙。

「林大哥,這是這兩日我讓爹爹派人查到的。汪家,金陵府最大的糧商,不過他家的糧食都是從南越海運而來……陳家,福建會館背後的金主,陳家少主現任通政司經歷……付家,廣州會館目前的當家人,廣州十三行之一,主要經營金銀玉器……」

林樞看著這一行行娟秀的字,不由咋舌道︰「還真是囊括了八大市舶司所屬家族中,財力最大的幾家。他們還真瞧得起我,這是要把咱家後院給擠滿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