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九五章 彈劾甄妃請聖裁

聲如洪雷,卻面如冠玉,唯一的遺憾就是右耳少了一截,臉頰上有一道淡淡傷痕。

「是榮國府的璉二爺!」

「這下可有好戲看了,李夫子的長女不就嫁到榮國府了嗎?」

「嘿,這可不一定。別忘了這群人是誰派來的……甄娘娘……嘖嘖!」

「那人家榮國府還有個賢妃娘娘呢!」

……

京城無秘密,賈璉下馬步行,人群紛紛給這位曾經的紈褲子,如今的聖前紅人讓路。

一身銀線繡蟒袍,展現著龍禁衛將軍的威嚴。賈璉身後的數十名龍禁衛將士快速展開陣型,拔刀將內侍帶來的打手圍了起來。

「跪地投降者,可免一死!」

「殺!」

這群人大部分是跟隨賈璉從河南回京的兄弟,尸山血海闖出了的悍卒,喊殺聲還未消失,便見好幾人跪在了地上。

「賈璉!咱家今日還奉了貴太妃娘娘的懿旨,你敢違抗娘娘之令……」

賈璉根本就沒理會這內侍,勁直走到受傷的龍禁衛身側,柔聲問道︰「可能堅持一會?帶本將處理了這邊的事,再從你去醫館。」

這名龍禁衛忍著痛,臉上露出堅毅之色,沉聲回應︰「將軍放心,屬下扛得住。」

禁軍之間多有抱團,自己衛中的兄弟被人打斷了胳膊,賈璉怎麼可能不報仇。

賈璉拍了拍這人的肩膀,回頭臉上的溫柔就不見了。

他冷聲下令︰「拖到百步外去,打斷他們的胳膊,莫要髒了聖賢之地!」

內侍一听就急了,在龍禁衛將士的手中掙扎道︰「賈璉,別給臉不要臉,咱家可是娘娘的人……」

「甄娘娘還管不到本官身上,龍禁衛乃天子親軍,爾等竟然敢在文廟前放肆,真當廟中的先賢只是泥塑不成?」

賈璉鄙夷的看著這內侍,朗聲說道︰「文廟之所奉,皆為我族之先賢。文武先賢,鑄就了我族之脊梁。正是有了先賢之傳承,才有了我中原王朝歷久不衰。小小內侍,竟敢不敬先賢,在文廟前如此放肆。若不是怕髒了聖人之所在,本官定將爾等盡數斬殺。拖出去,打斷右臂,押送順天府大牢!」

「說得好!」

賈璉聞聲看去,只見兩名紫袍老者在一群大漢將軍的護衛下緩緩走了過來,身側跟著一名緋袍少年。

「末將拜見大宗伯、拜見大司寇!」

來人不是別人,正是匆匆自奉天殿趕來的禮部尚書錢千里、刑部尚書陸浩以及被皇帝抓了壯丁的林樞。

錢千里今日心情很不好,文廟本就是由禮部所管,甄氏竟然昏了頭,派人來文廟搞事情,這次若不給她一個教訓,他錢千里今後還怎麼做清流之首,怎麼在官場上混!

不過賈璉方才的所作所為以及後面那段話讓錢千里解氣不少,沒想到賈恩侯的兒子還有這等見識,不錯,不錯!

錢千里親切的拍了拍賈璉的肩膀︰「賈將軍,這里就交給你了,老夫去廟中看看李兄。」

「大宗伯放心,末將定將此事辦妥當!」

賈璉胸膛拍的啪啪響,待兩位老大人進了文廟,揮手示意手底下人,堵了這群人的嘴,拖了下去。

「璉表哥,你怎麼會來了文廟?」

林樞走到賈璉身邊,小聲問道︰「今早我便听說大舅舅昨夜和忠順王爺燒了城外甄家的別院……」

「噓……這事復雜,下衙後去府中再談。」

賈璉制止了林樞再提此事,左右看了看在林樞耳邊說了一句︰「燒的是忠信王府的別院,只不過傳的是甄家別院罷了。」

林樞點了點頭,這事看起來很復雜啊。

不過此時他也顧不上別的了,因為錢千里和陸浩已經走出了文廟,身後的祭祀官扶著一個人。

兩人連忙迎了上去,林樞還是第一次見李守中,光從外表來看,就像是一位嚴厲的老先生,據說國子監中,不少學子對他又敬又怕。

「賈將軍,李兄就由你送去家中,老夫這就回宮復命。宮妃竟然敢派人沖擊文廟,真當天下文人失了風骨嗎?」

錢千里今日火氣比往常任何時候都要大,甄氏今日的所作所為,是在踐踏文人尊嚴,這是在打他這個禮部尚書的臉。

林樞還想勸說一二,卻看到陸浩在一旁搖了搖頭。錢千里一揮袖子,領著人又匆匆往皇城趕去。

因為突發李守中哭文廟事件,治德九年的開年大朝硬生生拖到錢千里等人回來時還未結束。

「臣禮部尚書錢千里,彈劾太貴妃甄氏,以宮妃身份干涉朝政;不敬先賢,沖擊文廟;私縱宮奴,毆傷官吏。此四罪皆為臣今日親眼所見,百姓議論紛紛,皇家尊嚴竟被一介宮妃所污,臣請陛下嚴懲,以彰朝廷威嚴。」

錢千里方一進殿,將頭頂的官帽一摘,跪在大殿中央拜道︰「宮奴沖擊文廟,戍守先賢的官吏被其毆打致傷,此乃天下文人之恥。臣身為禮部尚書,今日若不能為天下文人伸張正義,這官帽,不戴也罷!」

皇帝在錢千里摘掉官帽時就驚的站了起來,他只是想借著李守中之事順道打壓一下甄氏與忠信王府而已,卻未曾料到事情會發展到這種地步。

李守中哭文廟的事是他讓人傳到龍首宮甄氏耳中的,甚至還添油加醋說了些可怕的後果。

甄氏被太上皇寵了數十年,把誰都不放在眼里。加上心疼兒子,根本沒打听清楚文廟的忌諱,這才匆忙派了宮奴去了文廟。

皇帝只是想壓一壓甄氏與忠信王府,卻忘了錢千里的性子,這事要是不能給出一個讓其滿意的答復,這老頭真的會辭官歸隱。

錢千里是什麼人?仕林楷模,天下清流之首。這清流不是指只會侃侃而談的那些腐儒,人家數次持節北入大漠,單人匹馬就敢闖進韃靼汗帳,說服韃靼汗王簽下盟約。桃李滿天下,八方州府皆有其弟子。

以文人身份,盡得文武官員之敬佩。這樣的人,可不敢讓其掛冠而去。要不然,他的明君形象說不定就會大打折扣了。

錢千里月兌帽大禮拜下,同行的陸浩與林樞也只能緊隨其後,學著錢千里月兌下官帽,長拜不起。

「臣刑部尚書陸浩(臣翰林侍講學士林樞)恭請聖裁!」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