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五一章 火鍋的魅力(求追訂)

對于錢莫氏的邀約林樞心中早有準備,上次在大報恩寺偶遇後,黛玉就從張嬤嬤這里打听了不少關于錢家的情況。

「十六那天我送妹妹過去,等下值的時候我再來接你回家。」

林樞現在已經很放心黛玉代表林家去赴宴應酬,這幾年張、陸兩位嬤嬤功不可沒,有時候黛玉的表現都比自己這個當哥哥要強的多。

重生十八年,有時候他還是會不自覺的將前世的習慣顯露出來。哪怕他時時刻刻都在提醒自己,可某些深入骨髓的觀念不是簡單的自省就能壓下去的。

林樞將這些拋擲腦後,笑著說道︰「這梅園其實就是老師書房前的小花園,據說當年老師一家搬來京城後,聖人賜下府邸。師娘將整個花園都種上了蔬菜,唯獨給老師留下書房前的小花園。那梅花盛開的小花園,就是老師唯一能做主的地方了。」

黛玉覺得這事挺有意思,堂堂禮部尚書的府邸,家中的花園竟然被當菜地使用。而只有幾株梅花的小花園,倒有了梅園的稱呼。

錢莫氏的自強、勤奮、學識、大度、賢惠等種種品質,曾多次受到宮中的贊賞。

黛玉對于如此傳奇的錢夫人很是好奇,她在張嬤嬤那里打听到錢家的情況後,對于錢莫氏就更加尊敬了。

兄妹倆借著帖子的事說了不少京城各家府邸的八卦,在說到臘月十五榮國府的百日宴時,黛玉還告訴了林樞一個很有意思的事。

原來統制縣伯王家驅趕落魄族親,榮國府慷慨解囊相助的八卦在京城傳開之後,王熙鳳這位榮國府的璉二女乃女乃,仁善的名聲都已經傳的人人皆知。

王熙鳳得知自己隨手幫了劉姥姥一把後,竟然得了這天大的實惠。于是她便借著寒冬將至,派了家僕去往京西王家莊探望劉姥姥一家。

在得知王家莊子的來歷以及如今的情況後,與賈璉商議了一下,支援了不少糧食過去。當然這些糧食也不是白給的,王家莊的族長與榮國府定了契,等來年收成好了再原數奉還。

這件事正好被前來送匾額的順天府官吏見到了,便將榮國府仁義借糧的事跡傳回了京城。這下榮國府的名聲就更好了,隨之而來的就是統制縣伯王家的名聲距離臭不可聞只差一線之隔。

「王家這是自作自受,誰家沒有窮親戚?自己家的族人都快餓死了,他家倒好,連大門都不讓進。那王家莊既然是跟隨老伯爺上過戰場的,自然是王家的功臣。對待功臣之後如此涼薄,這不是讓人寒心嗎?」

林樞叮囑黛玉︰「玉兒一定要記得,人心若是散了,想要再聚起來,比登天還難。」

黛玉乖巧的點頭說道︰「嗯,嗯,我記住了。」

這時王嬤嬤領著雪雁送來了午飯,這寒冬臘月的,沒有比火鍋更加合適的飯食了。

小小的鴛鴦銅鍋里的紅白湯水,在火爐的加持下不斷地翻騰著。

林樞將僅有的一點牛肉片下到鍋中,唉聲嘆氣的說道︰「可惜這牛肉實在難尋,這吃火鍋沒有牛肉,總覺得不完美。」

國朝禁止宰牛,林樞好不容易才從賈璉那「搶」來幾斤牛肉,送去岳父王家一些,剩下的僅僅切了兩盤牛肉片。

黛玉笑了笑安慰道︰「哥哥不是說咱們快和韃靼恢復互市了嗎?到時候咱們讓人去多換些牛來,讓哥哥吃個夠。」

「哪有那麼容易?就是把牛換回來,也要先緊著耕地用。」

林樞將煮熟的牛肉大半放在了黛玉的小碗里,磊的高高的。又拌好汁子放在黛玉面前︰「嘗嘗看!」

黛玉知道面前這碗牛肉是哥哥對自己的關心,不容拒絕,但還是固執的將一半又夾到了林樞的碗里。

隨後夾起一片蘸了汁子嘗了一口。稍帶辣味的口感刺激著味蕾,真是舒爽至極。

「好吃!」

「既然好吃那就多吃一些,這土豆去年都沒舍得嘗嘗,今年收獲這麼多,咱們先來試試口感!」

林樞將煮熟的土豆片分別在兩人的碗中夾了幾片,黛玉再次嘗了一口,軟軟糯糯,真是太合自己胃口了……

……

龍首宮中,太上皇與皇帝也圍在一個鍋子邊上吃著午膳。

夏守忠將切好的土豆片放進火鍋中,待煮好後太上皇夾起一片感嘆道︰「這林家小子別的不說,在吃這一塊還真是獨樹一幟!」

「上次的烤魚味道也不錯,兒子一直覺得御膳房做菜畏手畏腳,做的飯菜味道翻來覆去就是那幾樣,兒子早就吃膩了。」

皇帝吃得滿頭大汗,只覺在冬日來上這麼一頓,渾身都舒坦了。

父子倆推杯換盞,不一會就將準備的肉菜米飯統統一掃而光,兩人圍在火爐邊看著夏守忠在翻烤這幾顆土豆。

土豆的香甜味已經隨著翻烤充斥四周,皇帝笑呵呵說道︰「皇莊今年售貨頗豐,內閣已經擬定了下一季的播種。兒子曾經推算過,大概在兩年之內,順天府、山東、河南以及山西大部,基本上可以實現土豆的種植。五年之內,國朝便能再無饑饉之災。」

雖然太上皇也希望土豆大熟能讓天下子民填飽肚子,但他還是給腦子有些發燒的皇帝兒子潑了一盆冷水。

只听太上皇說道︰「那你有沒有考慮過,這天下的百姓都有自己的土地嗎?沒有土地,你這土豆只能會爛在那些士紳豪強的糧庫里,你的子民說不定會為了那些豪強手中的土豆,成為他們的家奴。」

太上皇在位數十年,對這萬里江山的了解要比皇帝看的透徹。前些年因為父老子壯,被至高的權利迷昏了頭,犯下一生最悔恨的錯誤。

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已經能感受到自己的生命在慢慢的流逝。他現在僅剩的心願就是把自己一生所得,教授給面前這個沒有接受過正統儲君教育的兒子。

「這天下與其說是姓高,還不如說是姓文姓武。」

太上皇語重心長的說道︰「天下共分十份,老高家最多佔三份,剩下的七份中,文官三份,武將三份,剩下的才是老百姓的。皇帝看似大權在握,實際上離開那些文臣武將,聖旨出了京城,可能都不如一張廁紙珍貴。」

皇帝也知道這是事實,可這話听著心中還是很不舒坦。他忍著心里的不舒服虛心的點頭應道︰「兒子也知道這土地兼並的情況愈演愈烈,已經在著手準備處理這個問題了。」

「如何處理?稍有不慎便會激得那些士紳豪強高舉反旗。光是一個四王都能鬧出這麼大的事來,更別說遍布天下的士紳豪強了。」

太上皇用極其鄭重的語氣叮囑道︰「還是那句話,你的心太急了。這次處理四王,遼東那里為父能幫你穩住。可為父老了,隨時都有可能去見列祖列宗。這天下終究要靠你自己支撐起來,莫要急,要慎重、慎重、再慎重!」

「父親!」

皇帝感激的跪在太上皇面前,重重的磕了一個頭︰「兒子知道這些年心急了些,幸虧父親多次暗中出手相幫才沒鬧出大亂來。今後定當謹記父親教誨,慎重行事,絕不辜負父親的期望!」

------題外話------

厚顏求個自動訂閱,主要是追訂有些低了,追訂低的話就會影響後續的推薦位。

我也知道自己更新慢了些,現在已經在辦法多更了。各位讀者老爺若是喜歡看這本書,小手一點,來個自動訂閱支持一波,我這不弄防盜章節,也不會斷更太監,大家可以放心哦。

謝謝了,明天三更,希望大家持續關注。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