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九十一章 探討

京城大報恩寺最著名的有兩個,一個是素齋,一個是敕造琉璃佛塔。

惜春已經心心念念素齋許久,這會正眼巴巴盯著門口不挪眼。

「四妹妹別著急,寺中的師傅一會就送過來了。」

黛玉與惜春相處日久,對這個比自己還要小三歲的妹妹很是寵愛。她拉起惜春的手說道︰「走,咱們去看二姐姐和媛姐姐下棋。」

此時王媛同迎春的戰斗快要進入尾聲,三春中最善弈的迎春正皺著眉頭苦思冥想。圍觀的人都不敢大聲說話,生怕擾了她的思路。

手執黑子始終沒法下子的迎春最後還是放棄了,這盤棋她最終還是輸了。

「媛妹妹真是厲害,我不及你。」迎春性子柔和,家中姐妹中,她從來都是最沉默寡言的人。

今日難得遇到了棋道知音,倒是放開了許多。

王媛比迎春小一歲,比黛玉大了一歲,方才在黛玉的引薦之下,也就隨了黛玉的稱呼。

「二姐姐棋力深厚,可能是平日里與人對弈的機會少,略微有些刻板了些。二姐姐下棋是誰教的?」

迎春回道︰「我都是從書里看的,這幾年林妹妹給我淘了不少棋譜,閑暇時就自己同自己下,或是拉著妹妹她們陪我下幾盤。」

王媛驚訝的看著面前柔和恬澹的迎春,竟然只是憑借書中所載和幾本棋譜就能到這種程度,榮國府的這個姑娘了不得啊。

善弈者謀勢,迎春如此精通對弈之道,若是能得精心教導,將來出嫁,絕對會是極為優秀的賢內助。

榮國府的情況,王媛早就從黛玉那里打听清楚了。迎春的情況其實還不如小康之家的姑娘。祖母看似寵愛,卻如養了只貓貓狗狗陪她逗樂,親父不理不睬,嫡母毫無關心。

若是她自己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下,不說自暴自棄,心中的怨念絕對不會少。

可剛剛與迎春、探春短短的接觸中,迎春給她的感覺就像是寒冬中的一朵梅花,不爭不搶,不喜不怨,恬澹中又有著絲絲人情味。

反觀探春,雖然性格爽利,看似精明,卻讓人感到了一抹侵略性。無意間可以看出她很焦急,不時會顯露出一絲掌控欲。

惜春她已經在這兩天了解的差不多了,時有清冷,時有嬌憨,對外界有著一種極為強烈的防備與排斥。

不過根據黛玉的說法,這段時間已經好多了,要是以前,她能冷言冷語的面對任何不喜歡的人。

寧榮兩府這三個姑娘各有各有特點,或有缺點,但瑕不掩瑜,京城其他大家小姐怎麼樣,王媛不知道。但這樣的姑娘放到整個蘇州,絕對是個頂個的好。

她現在最好奇的就是宮中的賢妃賈元春,據說這位乃是榮國府老太太精心教養的姑娘,她還真好奇這位賢妃娘娘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

幾個姑娘在院中賞花對弈,享受著春日的陽光,林樞與王煥討論著朝中之事。

最近皇帝與太上皇之間的交鋒愈加頻繁,一紙請見宮妃與椒房省親的聖旨,讓後宮與前朝均是紛紛擾擾。

不說京城的椒房貴戚開始上書請見,四處購買重木磚瓦,籌建省親別院。

就是遠在金陵的甄家都把折子遞到了通政司,請求太上皇與皇帝準許金陵體仁院總裁甄應嘉入京籌建省親別院。

朝中文武官員,大多都附于一方勢力。這次的省親,皇帝就從繡衣衛收集的情報中大致模清了整個京城甚至地方官員的情況。

張三給某位貴人母家送去了多少銀子,恭賀貴人深得聖寵,得賜省親之榮。

李四給某位貴人母家「借」了幾萬兩銀子,以便讓省親別院更加富麗堂皇,以謝皇恩浩蕩。

朝中清正之人多次上書,彈劾貴戚多有奢靡之風,或是直接在朝會上把唾沫星子都濺到了皇帝的龍袍上,但皇帝只是敷衍了兩句,不痛不癢的斥責了貴戚幾句。

王煥不是朝官,對于這些不是很清楚。有幾名都察院的御史去了翰林院,拉著一群新科進士聯名上書,準備勸諫皇帝停止省親之事。剛剛把這件事告訴林樞後,詢問他的意見。

「此事不是一道聯名奏章就能止住的,省親只是表象,那些貴戚最主要的目的其實是造勢。」

林樞稍稍指了指賈家幾個姑娘,他小聲說道︰「比如賢妃,寧榮兩府的目的可能只是為了彰顯賈家的聖寵與富貴,但王家、史家等四王八公一系中,與賈家交往甚密的武勛,是在向別人展示自己的強大。」

王煥是王琦精心教導的繼承人,雖然對京城的情況不甚了解,但林樞稍微一提醒,就明白了這件事背後的深意。

不過有一點還是解釋不通,他問道︰「據我所知,開國勛貴已經逐漸沒落,這次襄助賈家修建省親別院,難道只是為了秀肌肉?有些得不償失啊。」

林樞笑了笑回道︰「惟中兄,誰說開國一脈沒落了?他們只是在蟄伏。別看他們現在只掛著個伯子將軍,可他們在軍中的影響力還大的很呢。光是九邊重鎮,哪一家沒幾個子佷在里面任職?若是賢妃替陛下生下皇子,得一個從龍之功,也不是不可能啊。」

「這……他們竟然考慮得如此之遠?」有了林樞的提醒,王煥對于這群原本瞧不上眼的「沒落武勛」真是刮目相看。

只听林樞繼續說道︰「俗話說,天無二日,人無二主。太上皇在一日,陛下的位子就會有人覺得合該他去坐坐。這次借著省親之事,他們也在彰顯聖寵,拉攏人心,同時展示自己的強大。你可別傻乎乎的參與進去,同御史的聯名上書可以,若是誰喊你去哪家貴戚的府上,你可千萬別去。」

王琦剛剛入京就擔任了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從表面上看,在京城而無根基的王琦父子正是拉攏的對象。若是王煥被人設了套,稀里湖涂的成了某一方的人,那就真的糟透了。

對于王琦,林樞一點都不擔心。他最擔心的就是自己未來的大舅哥,這廝貪杯好酒,萬一被人設計著了道,林家也就被牽扯進去了。

听了林樞的解釋,王煥頭搖得很撥浪鼓似的︰「我又不傻,眼看太上皇……陛下皇位穩固,不出幾年,龍首宮天崩,到時候那群人能得了好?我就在翰林院窩上幾年,修幾年史。等風平浪靜了就上書請調,去地方當青天大老爺!」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