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十八章 局勢(求追讀)

三人在莊子里密談許久,在林樞與賈璉臨走之時,耿向南將一個匣子交給賈璉。

「這是江南各大鹽商豪紳與貪官污吏的罪行記錄,其中有不少已經查實。其中一份我已經派了繡衣衛的兄弟送往京城,這一份,還是請賈鎮府送到陛下那里。」

耿向南拱手向賈璉致謝,繡衣衛的行蹤,不一定能瞞過那些人的眼楮,為穩妥計,賈璉這個榮國府世子,也許能安全的把這些罪證呈給皇帝。

賈璉接過匣子,塞進馬鞍中。

「放心,我一定把這個匣子帶回京城,上呈陛下!」

……

回到蘇州林府,還未到晚飯時間。

王熙鳳正陪著黛玉上課,今日張嬤嬤正在給講解國法族規與治家之道,兩人倒是听得很認真。

待林樞與賈璉回來時,張嬤嬤便停下講課︰「今日老奴便講到這里,既然恭人願意听,那老奴就一視同仁了。請恭人與縣主一樣,明日交一份感悟上來……」

等張嬤嬤走後,王熙鳳苦笑著說道︰「沒想到有一天,我也要拿起筆來寫課業了。」

經過賈璉兩年多來的教導,王熙鳳總算是能提筆寫字了。可惜寫的字,用賈璉的話來說,比他用腳寫出來的還差一點。

黛玉捂嘴笑道︰「至少比我當初剛見你時強多了,那時候的璉二女乃女乃,看個賬本都要讓平兒姐姐給你讀呢!」

兩人想起這些事情,不約而同的笑了起來。

林樞與賈璉已經掀開簾子走進書房。

听到兩人說笑,開口問道︰「你們在說什麼呢,笑的這麼開心?」

王熙鳳回道︰「今日我陪林妹妹上課,那宮里來的張嬤嬤給我布置了課業呢。這不是正頭疼要寫字麼……」

「噢?這是好事。多跟著學一學,省得被別人給騙了。」

賈璉倒是把這件事放在了心上,自己能給王熙鳳教授認字,能給講講國朝律法,但如何掌家交際,還是跟著這兩位嬤嬤學習比較好。

他轉頭向黛玉拜托道︰「既然你嫂嫂願意跟著學,就拜托表妹給兩位嬤嬤說一說,這段日子就讓她跟著你一起學習吧!」

說著,他還要拱手給黛玉行禮,林樞與黛玉都連忙阻止。

「璉二哥……」

「璉表哥,都是自家人,不必如此。」

黛玉也說道︰「是呀,璉二哥,張嬤嬤都說了,待鳳姐姐與我一樣,一視同仁的。」

……

四人說了一會閑話,王嬤嬤就安排人備好晚飯,四人有說有笑的吃完了飯便各自回去休息。

從這一天起,賈璉開始跟著林樞拜訪了幾家林府親友,特別是王煥,與賈璉頗為投緣。

兩人還偷偷去陽澄湖花坊領略了一下江南花魁的風采,不過回來後就因為一身胭脂味兒被王熙鳳察覺到了,當晚客院好一陣雞飛狗跳。

王熙鳳跟著兩位嬤嬤學了一段時間之後,根據自己以往的經歷,更加確信自己之前受到的教導有很大的問題。

她已經開始懷疑二叔王子騰夫婦怕是沒有教授自己真正的治家之道,看來今後對于娘家人,她得好好防備一下了。

……

秋去冬來,蘇州府迎來了入冬後第一場雪。

治德七年的冬日特別寒冷,林樞根據自己的記憶,打造了好幾個鑄鐵爐子,給黛玉與賈璉夫婦的房子都裝了一個。

這天林樞正與賈璉、王煥在書房聊天。爐火燒得正旺,三人喝著熱茶,探討著最近江南的局勢。

「穆帥麾下的水師已經是我朝難得的勁旅了,竟然還抵不過海寇。難道江南繁華之地,要被海寇劫掠下去不成?」

王煥一臉的氣憤,上月松江城差點被海寇攻破,周邊鄉鎮被劫掠一空。

南直隸備倭衛一觸即潰,要不是總督江南巡撫欽差趙安平派了登州水師總兵穆呈恩支援,怕是松江府城都要被屠戮一空了。

可惜倭寇狡猾,與水師周旋一陣,便順著長江東去,逃入了茫茫大海之中。

登州水師的將士雖然驍勇善戰,但久不出海,海圖都還是前明永樂年間的,根本就找不到敵人的蹤影。

雖然林樞也感嘆松江百姓的悲慘遭遇,但他清楚這件事背後真正的黑手是誰。

「怕是穆帥剛一有動靜,海寇那邊就接到消息了。人家知己知彼,當然百戰百勝。就是不知道,趙都帥與穆帥還能堅持多久呢?」

听到林樞的感嘆,王煥也沉默下來。

江南這個旋渦,無論是誰來,不拔除鹽商與江南豪紳,怕是都只會無功而返。

這次欽差行轅剛剛有了整頓鹽商的消息,海寇就大舉侵入江南各地,這明顯就是向趙安平示威。

賈璉也說道︰「前些日子我回京時,都察院的人差點沒吵翻了天。聖人遲遲不願處置甄家,甚至又恩賞了甄家那些奉聖夫人。你看吧,甄家的人又要張狂起來了!」

九月初八林如海兩周年祭之後,賈璉孤身回了趟京城。一是把耿向南的匣子帶回了京城呈給皇帝;二來是回府給家中報信,王熙鳳嫁入榮國府好幾年了,終于有了身孕。

當時甄家因為貪腐一事,被南直隸巡按御史辛黎一紙彈劾,推向了風尖浪口。

據說宮里甄家出身的太妃甄氏,哭到了太上皇的床頭。

正當皇帝準備借此機會處置甄家的時候,太上皇的一道聖諭,將皇帝的打算強行壓了下來。

都察院的御史們不干了,聯合六科給事中,集體上書向內閣施壓。甚至在承天門前靜坐,彈劾的奏章如同雪花般飛向宮內。

賈璉當日進宮,因為榮國府與甄家關系密切,差點殃及池魚被御史們打一頓。

好在都察院中與林如海關系較好的幾位知道賈璉,這才狼狽的進了宮門。

等太上皇恩賞甄家奉聖夫人的聖諭明發天下,御史們終于知道有太上皇在,甄家怕是不會受到什麼懲罰了。

果然,在大朝會上,鐵青著臉的皇帝憋屈著罰了甄家幾萬兩銀子,這件事就這麼不了了之了。

反而領頭彈劾甄家的幾名御史,被太上皇以沖擊宮禁,以言犯上的罪名貶去了千里之外。

經過此事,清流言官們開始向皇帝靠攏,曾經讓他們奉為聖君的太上皇,已經不是他們願意效忠的君王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