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784章 但凡能活著,誰想死?

朱棣疑心病很重,跟朱高熾之間的關系,不是很好,這個在史書上有明確記載。

先不說在立太子一事上,朱棣傾向朱高煦,對朱高熾有些不喜歡,就是朱棣立了朱高熾為太子之後,還給朱高熾設置了無數的關卡。

整個永樂朝期間,支持和輔佐朱高熾監國理政的官員中,不斷有人被朱棣逮捕下獄,如陳壽、馬京、許思溫、王汝玉、解縉、蹇義、楊士奇、楊溥等,其中解縉甚至被迫害致死,史書記載,這些事情的起因大多就因為四個字︰「以漢王譖」。

真的是因為「漢王譖」嗎?那還是想當然了……

身為皇帝,朱棣對皇權的看重超過一切,親情對皇權來說,從來都是多余地。

朱棣親征蒙古時,需要長期在外,政務必須全部委托給監國太子朱高熾,對于太子是否會威脅到自己的皇權,朱棣肯定要加以警惕。

每次出征前,朱棣都會賦予朱高熾相應的理政權力,「惟文武除拜,四裔朝貢,邊境調發,上請行在,余常務不必啟聞」。

然而,在這同時,朱棣又不斷給予朱高熾限制,朱棣下旨︰「凡百官朝謁東宮,偕進偕退,不許獨留私見」,為防止百官和朱高熾私下勾結,見面必須在大庭廣眾之下公開進行,需要有專門的記錄人員。

解縉就是因為違反了這一條,被漢王朱高煦告發後,朱棣下旨將其打入昭獄,然後被紀綱扔在冰天雪地中凍死。

朱棣把對功臣犯罪的處理、高級官員的任免、軍隊的調遣等人事權和軍事權牢牢地抓在手中,不允許朱高熾越雷池一步。

永樂七年,朱高熾因為看不慣刑部尚書劉觀貪婪,對劉觀予以斥責,在外征戰的朱棣得知後,對朱高熾提出了嚴厲批評︰「文武群臣皆聯所命,雖有小過,勿遽折辱,亦不可偏听以為好惡」!

朱棣還命令六科官員要將朱高熾處理政務的情況按月記錄,每件事都要注明前因後果,然後向他上報。這就是明顯的不信任朱高熾的能力。

除此之外,還派胡瀅調查朱高熾是否有謀反、不軌之舉,好在胡瀅非常認可朱高熾的能力,經常在朱棣面前說朱高熾的好話,才讓朱棣放心。

李雲睿是後來人,對這些史實門清,他相信只要徐皇後一死,沒有了徐皇後在兩人中間轉圜,朱高熾和朱棣之間的關系就會出現轉折。

李雲睿肯定不希望這種事發生,尤其是在這麼關鍵的時候。

雖然現在的歷史脈絡,因為李雲睿的折騰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地變化,但李雲睿還是怕歷史的慣性存在……

現在離七月初四還有十多天,李雲睿非常擔心徐皇後會出事。

所以,李雲睿才拉著徐景昌,想從徐景昌那里探探的口風,看看徐皇後身子有沒有問題。

至于心緒不寧、掐指一算,那都是李雲睿編出來的,用來糊弄徐景昌的理由而已。

「你的意思是姑姑最近身體可能出狀況?」徐景昌看了看李雲睿,眉頭緊皺。

「按照卦象上顯示是這樣……」李雲睿一臉嚴肅的點了點頭,說道,「但是你也應該知道,我算卦的本事有些半吊子,時準時不準,我也有些吃不準這次的卦……」

先把責任撇清再說,省得後面有麻煩。

身份證-伍陸ねぃ々ね陸ぃ伍

听了李雲睿的話,徐景昌深吸了一口氣,說道,「我去找伯父商量一下,這事肯定不能馬虎大意……」

徐皇後是徐家的定海神針,她要是出事了,就是一尸兩命,徐輝祖也得跟著一起死。

雖說魏國公府現在由徐欽打理,但徐欽才接手三年,有很多大事,拿不定主意,時時處處還要徐輝祖支點一二。

而徐景昌現在雖然貴為定國公,也是單獨開府建牙,但底子太薄,根基太淺,就算有李雲睿幫扶,因為時間不夠,底蘊不強。

一旦徐皇後出事,徐家的麻煩一大堆,元氣肯定會大傷。

「這事,我想了一下,皇後身邊肯定有你們徐家的人,先派人進宮請個安,如果皇後身體無恙,就讓你們家的人打起精神來,日夜看護好皇後,熬過這十多天,應該坎就過了!如果皇後身體不好……」李雲睿說道這里,听了下來,看了看徐景昌,說道,「最好能想法打听一下皇後得了什麼病,我們在宮外想想辦法!」

「為什麼要我們在宮外想辦法?」徐景昌有些不解的問道。

「我們不想辦法,難不成指望那些四平八穩的御醫?」李雲睿撇了撇嘴說道。

對于御醫,李雲睿的怨念很大,開方子四平八穩,適合于養生,養慢病,但不適合于治一些大病和急病。

民間總說偏方治大病,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正規的大夫怕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煩,都喜歡用一些常規的藥方,中正平和,治不了病,也吃不死人……

說白了,就是沒有治病救人的精神,怕擔責任。

當然,這樣的大夫不能被譴責,畢竟人家也是討生活,御醫更是怕擔責任,一家老小的死活都握在他們手上,萬一出點事,哭都來不及。

只能說立場不同,角度不同,所持的觀點也就不一樣。

如果李雲睿是御醫,也許他比御醫們更加喜歡中正平和,喜歡用那些吃不死人,也治不了病的方子。

听了李雲睿的話,徐景昌點了點頭。

徐景昌出了門,立即去了魏國公府,徐輝祖听了徐景昌的話後,差點嚇尿了。

去年冬天,徐皇後身體不好時,徐輝祖就過得提心吊膽,生怕徐皇後嗝屁了,自己跟著被賜死。

這三、五年來,魏國公府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一天比一天有奔頭,不說錢財,就單單說平常所用的物事,隔三差五地就會出現一些自己以前不曾見過的東西。

吃得就不說了,什麼瓜子、花生、方便面、烤腸、罐頭、礦泉水,換著花樣出新;用的東西更絕,電風扇、燒水器、榨汁機、豆漿機、電烤箱、電餅鐺,更是絡繹不絕。

這樣的日子,徐輝祖當然想多活幾年,想看看大明會發展成為什麼樣?

,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但凡能活著,誰想死?

徐輝祖立即安排自己的夫人遞牌子進宮問安,同時安排徐家在宮里的嬤嬤,日夜派人監控皇後的身體狀況。

這幾個嬤嬤是從小跟著徐皇後的人,為人忠誠可靠,為了讓她們專心服侍徐皇後,徐家下了大力氣,將嬤嬤們在宮外的家人安排地妥妥當當……

李雲睿為了防止意外發生,也冒險啟用了曹國公府埋在宮里的一條暗線,這條線是李雲睿親自布置的,當然具體執行人不知道背後的主子是李雲睿。

往後的十多天,李雲睿和徐家過得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生怕有什麼大事發生。

六月,平穩渡過……

七月初一,平穩渡過……

七月初二,徐皇後平穩渡過……

這天,李雲睿有些緊張過度了,因為原本歷史上的今天,西寧侯宋晟死了,朱棣下旨有司治喪,而今天宋晟也如歷史上一樣,死了,朱棣下旨有司治喪……

這該死的歷史慣性,讓李雲睿有些麻爪了。

討論群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難不成真是閻王要你三更死,誰敢留你到五更?」七月初二晚上,听說了西寧侯宋晟的死訊之後,曹國公府中,李雲睿抱著李星雨,在書房中走來走去,口中念念有詞,說道,「不應該,紀綱都被老子搞死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