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前兩天羊了個羊,斷更,不好意思

「計我都出了兩年多了,老豆你天天研究我,都沒看出來了?」李雲睿听了李景隆的話,笑了笑,說道。

「兩年?」李景隆有些疑惑的看了看李雲睿,突然間腦海中一道光閃過,說道,「你是說捐資助學?」

兩年前,李雲睿開始大手筆捐資助學,他所捐助的學校中,不僅僅教授四書五經,棋琴書畫也教,數學、物理、化學、乃至農業知識也教,當然是以「興趣班」的方式開辦,每個學生必須選三樣興趣班,考試不合格者,就會被踢出學校。

李雲睿給出的理由是他不想培養一群傻讀書,讀傻書的書呆子,多了解點其他方面的知識,對學習有促進作用,他要為大明工學院培養後繼人才。

人家出錢了,給自己培養點人才,這並不算過分,反正又不是主課,所以趙羾就沒有阻止。

從最基礎的蒙學開始切入,反對力度最小。

塔讀@.網站

李景隆和梅殷兩人都是儒家出來的,但以他們兩人身居高位多年的經驗來講,儒家那套忠義禮智信的說辭,也就只能修修身而已,真的用來治國,只能表示呵呵了。

雖然兩人不忿李雲睿這麼貶低儒家,但也不得不承認,李雲睿說的還是有道理的。

「岳父大人,有沒有興趣擔任一下《大明日報》的主編一職?」李雲睿看了看梅殷,笑著說道。

梅殷從被李雲睿「救回來」之後,就一直在家里「養傷」,李雲睿交給梅家的產業,大部分由梅順昌幾人打理,梅殷現在整天過得渾渾噩噩,但梅殷也是一名有抱負的人,不可能就這麼平平淡淡地過完余生。

因此李雲睿打算給自己老丈人找個工作。

梅殷听了李雲睿的話後,頓時眼中一亮,《大明日報》這可是前無古人的事業,由梅殷來干,青史留名那是肯定的。

「迂回動搖禮制,又給儒家培養對手,再掌控輿論,三招下來,恐怕用不了十年,儒家就完了……」李景隆听完的話,搖了搖頭,嘆了口氣說道,「這兩年來,我專心研究心學,沒想到會有這麼個結果。」

「不,老豆,你錯了!儒家永遠完不了,儒家是華夏大一統的理論基礎,對維護國家穩定作用很大,另外還對個人修身也有很好的用途,能夠提高人的道德水準與人格養成!」李雲睿並不想打到孔家店,他需要的是互補。

儒家能在中國延續兩千年,必然有其過人之處,李雲睿還沒狂妄到一言否定儒家思想的地步,就是後世的五四運動全盤否定了儒家,新中國建立後,也做出了調整。

任何事情,不可能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所謂中庸就是這個意思。

梅瑾瑜倒是沒有想到,自己即將舉辦的一場婚禮,竟然會成為李雲睿撬動封建禮教的支點。

不過,對此梅瑾瑜根本不介意,她在乎的就是一場世紀婚禮。

很快,梅殷準備辦《大明日報》的消息傳遍了南京城,還準備招收上百個精通策論的文人。

明朝建立時,朱元璋對鄉試、會試的文字程式做出了規範,定下科舉考試共考三場,第一場考《四書》疑問,《四書》義、《五經》本經義各一道;第二場試禮樂論一道,並作詔、誥、表、箋這些公文;第三場試經、史、時務策一道。等中式十日後,考生還需復試五事,分別為騎、射、書、算、律,最後的殿試考時務策論一道,便是整個科舉的考試內容。

八股文成型是在成化年間,離現在還有五六十年。

李雲睿看不上本經義和詔、誥、表、箋,唯獨策論一道,李雲睿很看重,為啥?

科舉的最後一輪,就是考時務策論,有關國家政事的簡單題目,這些題目包羅萬象,政治、經濟、文化、軍事都諸多內容都會涵蓋其中。

可以這麼說,策論寫好的人,除了應變能力強,更能看出一個人是否開動腦筋去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也能看出一個人是否具有宏觀思維和治國安邦的才能。

有些東西,老祖宗已經幫忙篩選出近路來,李雲睿覺得自己就不用費心吧啦地去另闢蹊徑了。

看在月薪六兩的份上,很多都報名參加應聘考試。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