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747章 過度自信的李雲睿

「飛咯,飛咯……」書房中,李雲睿抱著李星雨在空中打轉轉,嘴里喊著。

「咯咯咯……」飛在空中的李星雨,滿臉開心的樣子,時不時笑兩聲。

「飄舞,你說哥哥是不是有了閨女,就把我們忘了……」李婉清趴在桌子上,看著父女兩人玩的很嗨,一臉郁郁地說道。

「怎麼會呢?小公爺不是和以前一樣嗎?隔三差五地給我們做好吃的,時不時送我們一些好玩的,現在還有時間經常給我們上課……」飄舞手托著腮幫子,看著李雲睿和李星雨的動作,眼里露出一絲羨慕的目光。

「人家都說男人有了媳婦忘了娘,現在看來,有了閨女也能忘了妹妹!」李婉清搖了搖頭,一副小大人的表情,嘆了口氣,說道,「男人吶,都是口是心非!男人的嘴,騙人的鬼。飄舞,以後一定要對那些說漂亮話的男人警惕……」

「你們倆說夠了沒?」和閨女玩得正嗨的李雲睿,听著兩人的對話,一臉黑線,說道,「看你們倆這麼空,要不要幫你們把難度提高點?」

密碼五六三七四三陸七伍

「別,別……」李婉清見狀,趕緊認慫,說道,「哥,我們兩個還是小孩,別拿那些難題來整我們……」

知畫坐在一旁,看著這一幕,會心地笑了笑,然後繼續伏桉開始寫了起來。

馬上十月底了,手底下的商號要開始軋賬了,知畫、冬雪、秋香等人都很忙。作為梅瑾瑜的副手,她們要在月底之前將各種數據匯總統計出來。

所以帶閨女的大任,就由李雲睿來擔了。對這個工作,李雲睿非常喜歡,所以盡心盡力。

至于他手下那些商號,虧了掙了,李雲睿壓根就不在意。因為李雲睿手里有一個別人沒有的隱性福利——他可以自己印刷代金券,相當于握有貨幣發行權。

當然了,李雲睿還不至于喪心病狂到偷印代金券的地步,他手下的產業,九成以上還是賺錢的。

「知畫姐,明年下屬各個商號的人員調配,在這月底,讓各個商號的掌櫃報上來。」李雲睿抱著李星雨,在房間中走來走去,邊走邊說道,「每個商號至少要拿出六支後備團隊,這些團隊必須能獨當一面,讓他們去別的州府開疆拓土!」

每新一個商號,尤其是技術含量比較高的商號,李雲睿就會在管理和技術崗位上安排一個老手,同時配置五、六個學徒,這些學徒每天都需要跟老手做同樣的事情,再由老手進行指導,相互之間進行講解,彼此尋找不足,調整完善後反復練習。

這樣培訓新人的速度很多,一般來說,三個月就能上手,半年就能獨自操作。

目的就是為了後期快速擴張做人才儲備。

口口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明年李雲睿準備大規模啟動工業推廣計劃,到了用人的時候了,是騾子是馬,要拉出來  了。

「你突然間抽走這麼多人,各個商號的掌櫃肯定會有所抱怨!」知畫听了李雲睿的話,皺了皺眉頭,說道,「八月初開會時,部分掌櫃就提出來,給他們一定的緩沖時間。你要抽調的人手,都是各個商號的中堅力量,萬一出了岔子,到時候後悔都來不及……」

「放心吧!出不來大岔子,這些掌櫃也就是抱怨一下而已,他們都是老鳥,知道該如何駕馭生意!」李雲睿笑了笑,澹澹的說道,「說句不中听的,就算把他們手下的人手都抽空了,他們也能在最短時間內,重新搭建一個團隊,把生意搭理好。他們整天跟你抱怨,是因為我給的指標太高了,他們怕完不成指標,影響他們的收入……」

李雲睿旗下的商號都是學習後世比較先進的管理經驗,績效考核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這樣既可以保持團隊高效合作、有奮斗目標,又能公開透明地告訴管理人員,他們的收入和業績成正比,刺激他們更好的工作。

在生長期,業務增速是最快的時候,如果指標定低了,虧得就是李雲睿,所以李雲睿把指標定得很高,這讓很多商號的掌櫃壓力山大︰完不成任務,是要扣獎金的……

對于李雲睿的說法,知畫只能部分認同。

知畫在一線呆過,不像李雲睿整天就只知道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把大方向定下來之後,全部扔給執行人員。理想很美好,現實往往會打臉,在執行過程中,會有很多預想不到的困難,解決起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好在跟著李雲睿的人,對李雲睿有些盲目崇拜,都相信李雲睿的一句話,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大家都想盡辦法,排除萬難來實現目標。

這就導致了李雲睿非常自信,認為自己就是諸葛在世,料事如神……

自信,是件好事,但過度自信,就會自負,就會听不進別人的意見,總覺得自己的見解是高瞻遠矚,別人都是目光短淺。

扣扣伍陸ね七四ね陸七伍

在知畫看來,李雲睿現在就處于這種過度自信的狀態。

其實,李雲睿之所以采取這種方式,是有苦自己知。

作為這場改革的始作俑者,李雲睿摒棄了零和游戲的改革方桉,采取了做加法的方式,這是一種不同于歷朝歷代的做法。

打個比方,以王安石變法來說,他推出了青苗法,規定每年二月、五月青黃不接時,官府給農民貸款、貸糧,半年取利息兩分或者三分,隨秋稅、夏稅歸還即可。

王安石推青苗法的目的是想增加政府收入,抑制民間高利貸,以保護農民。

先不說青苗法的推出,得罪了放高利貸的人和背後勢力,光是增加政府收入的這個目的,就讓百姓深受其害。政府收入的增加,意味著農民存糧的減少,這是典型的零和思維。

而李雲睿的方式完全不同,在賺取了第一桶金之後,李雲睿建立了大明銀行,然後利用大明銀行的無限信用資本,開始擴張。

以平爐煉鋼法為例,李雲睿賣了三十套,每套連本帶息七百萬貫,那些煉鋼作坊的老板們,誰也拿不出這麼多錢來。李雲睿通過信用擴張的模式,憑空虛擬了一部分錢出來,讓作坊主們拿到了煉鋼法,而李雲睿也拿到了錢。李雲睿反手用這些錢購買作坊主生產的產品,讓作坊主有錢還賬、還有保持一定利潤,能夠雇佣工人。

這樣,就把原來的零和游戲做成了加法游戲,並沒有損害其他人的利益。

但在這個游戲中,有個巨大的BUG,就是憑空虛擬出來的那部分錢。

這部分其實是未來的錢,總歸是要還的,相當于透支了大明的未來發展潛力……

刨除朱棣大筆揮出來的50億,現在整個市面上大概有20億貫左右的寶鈔,是被李雲睿虛擬出來的!也就是說,大明的發展潛力已經被透支20億了。

如果有一天很多企業生產的東西賣不出了,那麼就會導致嚴重的生產過剩,從而導致經濟危機。

李雲睿迫不及待地擴工擴產,就是要培養一大批潛在消費群體,完成內循環。

大明有六千萬人,李雲睿的打算是讓大明有1000-1200萬的就業人口。只有這樣,才能把20億被投資的潛力,消弭于無形。

為了達成這個目標,李雲睿必須保持一種強勢態度,目的是為了讓所有參與進來的宗室、勛貴、朝臣、商人堅定信念。

如果李雲睿退縮一步,他背後那些宗室、勛貴、朝臣、商人就能退縮三步、五步,乃至十步。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