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737章 劣幣驅逐良幣

對于大明銀行,李雲睿的初衷是在發展初期,利用無限信用模式進行資本擴張,這種模式最多用個五、六年,就要收手,然後就轉向存取雙向服務,開始利用社會資金,來進行放貸。現在已經三年了,過去了一多半,這種方式最多還能用兩年。

貸出去這麼款,為了不造成大範圍的通貨膨脹,大明銀行規定,所有貸款除了發放工人薪俸,所有交易必須在大明銀行櫃面完成,美名其曰是協助戶部收商稅,防止各個商號偷稅漏稅。

就是這樣,南京城的物價也上漲過一陣時間,最後逼得李雲睿只能用房地產這招,再加上拋出了各種各樣的日用品,才算穩住形勢。

可以這麼說,現在南京城的物品供應,比李雲睿剛穿越而來時,多出了幾百種來。

不能說物質生活極大豐富,也算是小有成就。

就是因為總結了南京的經驗,李雲睿才了想好了怎麼使用這五十億的計劃。明年李雲睿準備讓朝廷在蘇州、杭州、湖州、揚州、長安、洛陽、開封、太原、濟南等三十多個府,開辦大型國有輕、重工業商號,招收大批工人,將錢撒出去。

消息李雲睿已經派人散出去了,此時,南京城那些商號的掌櫃們都在積極備貨了,準備明年跟著李雲睿的商號,一起把貨物送到這些州府去。

李雲睿也不想這麼激進,但他被這五十億逼的沒有辦法了,必須想辦法用朝廷的名義,把這些錢散出去,重新讓大明銀行走上自己原本規劃好的路線。

至于這些國有商號能不能經營好,李雲睿心里很是惶然,現在不說朝廷缺經營能手,就是李雲睿自己也缺。

首發&︰塔>-讀小說

今天李雲睿之所以當著夏原吉和金忠兩人抱怨,就是想找人撒撒氣而已,夏原吉和金忠純粹是撞到了李雲睿的槍口。

「雲睿,夏大人是戶部尚書,每天日理萬機,事情千頭萬緒,能把戶部打理的井井有條,已是屬實不易。」金忠看到李雲睿攻擊夏原吉,出來做起了老好人,說道,「自古以來,戶部尚書只是打理國家戶籍、賦稅,安置移民墾荒、招撫處置流民、處理積欠、調劑余缺、撫恤救濟、賞賜功人等事宜。至于讓戶部尚書打理生意之事,亙古未有。有考慮不周之處,在所難免。今天不是討論誰對誰錯的時候,而是煙葉的事情,煙葉的收入,事關大明百萬軍士的過冬……」

李雲睿听了金忠的話,翻了翻白眼,說道,「好吧,你年紀大,你有理……」

听李雲睿說出這種置氣的話,金忠苦笑一下,這天沒法聊下去!

「總之,兩百萬兩是我能拿出的上限,超出這個數字,兩位大人可以找別人看看。我知道南京城中,有很多人對經營香煙有興趣,想著法的找兩位大人要煙葉。也許兩位大人多找幾個買主,湊湊也能湊出三百五十萬兩銀子來……」李雲睿雙手一攤,說道,「不過我要提醒兩位大人,這個市場一旦涌入多個競爭者,就會形成價格戰,價格戰一旦出現,以後煙葉的生意恐怕就難做咯!想要做大做強,就只能做夢咯!」

香煙生意的利潤值之高,讓南京城的很多人眼饞,去年李雲睿花七萬五千兩買下了1500畝地的煙葉,制作了1000萬包香煙,整整賣了130萬兩銀子,這還是李雲睿一個人賺得,那些倒煙的黃牛估計最少賺了七八十萬兩。

七萬五千兩的投入,兩百萬兩的產出,將近三十倍的利潤,是個人都會眼紅!

很多人都通過各種渠道找金忠和夏原吉,希望能從他們手里拿到煙葉。

金忠是兵部尚書,所有煙葉的中指由兵部負責。為了防止煙葉外流,朱棣下了嚴令,凡是敢偷拿煙葉種子、販賣煙葉的士兵,斬立決,全家入賤籍。所有煙葉收入庫中之後,都有金忠說了算。但為了牽制兵部尚書權力過大,朱棣下令煙葉交易由戶部尚書夏原吉決定。

這樣金忠和夏原吉兩人,一人有貨,一人有權,相互制約,要賣給誰、不賣給誰,基本上是兩個人商量著來。

很多人都來找過兩人,但都無法一下子拿出這麼一大筆錢,兩人就拒絕了,他們不想太分散的賣,這人買三萬兩,那人買五萬兩,要賣到猴年馬月?

能大手筆拿下來的人,只有兩人,李雲睿和徐家,只不過徐家一直沒動作。

徐家當然不會有動作,煙草的利潤太大了,大到徐家不敢拿,這麼多錢,拿著燙手。

就連李雲睿也覺得有些燙手,只不過李雲睿需要很多錢,來搞開發研究,來搞經濟建設,他只能硬著頭皮把這些錢拿下來了。

煙草由朝廷專賣,本來就是李雲睿既定的策略,早晚有一天,李雲睿會交換給朝廷,前提是他要把大明的經濟建設框架給搭好,能夠正常運行起來。

當然,這些事情金忠和夏原吉不知道,只有朱棣和朱高熾知道。

「這是為何?」金忠有些不解的問道。

「按照目前的香煙價格,能消費得起香煙的人有限,狼多肉少,為了爭奪這有限的客戶,那些人會怎麼辦?除了降價,我沒想到有其他的辦法。」李雲睿笑了笑,說道,「你能降十文,我就能降十五文,他就能降二十文。反正煙葉的成本極低,怎麼著他們都不會虧,然後大家就拼著命的往下降。等到來年,他們就會找兩位大人哭訴,談市場行情不好,香煙價格太低,利潤不高,請求兩人尚書大人降低價格,到時候兩位大人,是降價呢?還是降價呢?明年降五兩,後年降十兩,不用十年,朝廷就別想再從煙葉上面賺錢。」

金忠听了之後,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一個市場要想做好很難,但要想做爛很簡單,就好比銅錢一樣,朝廷鑄錢都是銅八成鉛兩成,而各布政司鑄錢多則六成銅四成錢,少則五五對開,于是就有人將朝廷鑄錢拿回去融化,添加鉛,重新鑄成五五開的銅錢,憑空就能多出六成的銅錢。最終,市場上最終只剩下五五開的銅錢,這就叫劣幣驅逐良幣……」李雲睿繼續說道,「這是一種典型的損人不利己行為,賺到了錢,但在長期上來看,會虧得一塌湖涂。」

原文來自于塔&讀小說~&

「雲睿所言,言之有理!」夏原吉听了李雲睿的話,說道。

「兩位尚書大人,我能給出的方桉,就是這樣了,你們考慮一下吧!」撒氣也撒好了,恐嚇也恐嚇完了,剩下的就看兩人能不能接受兩百萬兩的價格了。不過金額差距這麼多,肯定需要朱棣同意,夏原吉和金忠也不敢擅專。因此李雲睿就起身跟夏原吉兩人告辭了。

李雲睿走後,金忠和夏原吉兩人討論了一下。

李雲睿提出的價格確實是比他們原先計劃的價格低了不少,但也是事出有因,三百五十萬兩,相當于五千萬貫,就算李雲睿掙得再多,一下子拿出五千萬貫,也很困難,因為李雲睿鋪的攤子太大了,身上背了五、六億貫的債了。再加上李雲睿想培養更多煙民的計劃,的確不能把香煙價格定得過高。

為長遠計,似乎接受李雲睿的建議,更加合理一些……

討論了很久,兩人遞了牌子,進宮見皇帝去了。

朱棣打仗一把好手,搞經濟就差了些,大多數都是以臣工的意見為主,听了夏原吉的陳述之後,覺得可行,就大筆一揮,同意了李雲睿提出的方桉。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