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735章 煙民的賬

九月的天,已經進入深秋了,土豆和玉米已經全部收完了。

朱高熾特意派人給李雲睿送來的戰報,今年總共收了二十億斤,朝廷以兩文錢一斤的價格,花了三十萬兩,收夠了十五億斤。

兩文錢一斤,比米、麥的價格低了六成,看上價格很低,但百姓卻賣得很開心,原因無他,高產啊!一畝地兩千多斤,能賣五兩銀子,這可是窮土地中出了金坷垃,所有人都欣喜不已,高呼皇帝萬歲、大明萬歲。

用這些土豆當做酬勞,在江南地區招收三十萬青壯勞力,每天五斤土豆,同時開啟五座大型水庫的修建和五十條河道的維護,準備大干100天,完成這項計劃。

至于玉米,種的不多,也就二十多萬畝而已,收成比皇莊佃戶精耕細作的產量低了很多,畝產只有三百五十斤,比皇莊的四百五低了兩成多。

不過這也不能怪那些農戶,皇莊里要農家肥有農家費,要化肥有化肥,水也不缺,產量自然高一些。

就是這樣的產量,也足夠朱高熾在朝廷中炫一把了!

朱高熾下了太子諭,準備從農戶手中收購三千萬斤玉米,作為來年的種子使用,只不過現在的玉米還沒曬干,要等個把月才能開始收購,價格是十文一斤,總預算三十萬兩白銀,每個農戶上限六百斤。

之所以給這麼高的價格,是因為朝廷對玉米提出較高的要求,必須顆粒飽滿、胚芽整齊、色澤鮮潤,這就需要農戶一粒粒挑出來,費時間、費眼楮。對此那些農戶表示,就是費人,也保證完成任務!

扣扣五六三七四三陸七伍

六百斤那就是六兩銀子……

短短兩年的功夫,增加了二十億斤永樂薯,六千萬斤玉米的收成,還有已經修成的水庫,即將修建的水庫和即將維護的河道工程,統共花費不過百萬兩銀子,明年,能完成一千萬畝永樂薯和一千萬畝玉米的推廣。

這樁樁件件,讓朝臣們對朱高熾的辦事能力另眼相看,在朱棣面前齊齊夸贊,太子堪稱「能」,高才干練,乃大明之幸。

朱高熾自是心中暗喜不已,但表面上還謙虛,稱上賴陛下聖明,下賴百官用心,百姓用命雲雲。

李雲睿對這些都不在,他在意的是煙草。

特娘的,今年那群不要臉的勛貴煙鬼,為了一點煙草,天天上門堵李雲睿,堵不著李雲睿,就堵李雲睿他爹李景隆,搞得令人不勝其煩。

現在朝廷的煙葉終于下來了……

今年朝廷種了八萬畝煙葉,一畝地產濕煙葉2000多斤,烘干之後只能得干煙葉三百多斤,一斤煙葉能生產卷煙400支,也就是20盒。

這樣算下來,今年能產將近五億包香煙,按照煙民人均年消費6000支,也就是三百盒的量,這麼多煙葉,就能敞開供應160萬人,那麼來年不需要再搞什麼限量供應了,那群勛貴就不用堵曹國公府的大門了……

只不過這麼多的煙葉,一下子讓李雲睿拿下來,有點難……

密碼五六三七四三陸七伍

去年李雲睿出的價格是一畝地五十兩,今年如果還按照去年的價格,那就是三百五十萬兩銀子。

這麼大一筆錢,李雲睿一下子肯定那不出來,就算拿出來了,李雲睿也要擔很大的風險。

現在香煙五十文到三百文,以最便宜的五十文算,一個煙民抽一年的煙,也要十五兩銀子。

一年花費十五兩銀子,整個大明,能有多少人抽得起?

所以,降價是個必然趨勢。

所以,李雲睿找到了戶部尚書夏原吉和兵部尚書金忠,這兩位都是老熟人,打交道無數次,都是一個比一個老奸巨猾的人物。

「兩位大人,所謂物以稀為貴,按照朝廷今年的產量,足可以生產供應兩個南京城百姓的香煙,每人一天一包。」李雲睿播著算盤珠子,給兩個老狐狸算著賬,「南京城內現在有正當職業的人,軍隊不算,大約十萬人,人均年收入40兩,剩下的那些打零工的,年收入也就十多兩,這個收入他們能購買幾包煙?就算我把煙推向其他州府縣,一年能拿出15兩買煙的人能有多少?所以降價勢在必行……」

「雲睿,你有賬算,我們也有我們的一本賬……」夏原吉看了看李雲睿,手捋胡須,澹澹地笑道。

當然,賬肯定另外的算法,三百五十萬兩銀子,以五十文的價格計算,七千萬包煙就能收回成本,剩下的四億萬包都是李雲睿白賺。

哪怕李雲睿只賣出去五成香煙,也有近千萬兩純收入。

但李雲睿可不想這麼算賬,他需要的是三千萬煙民,他不想因為價格的問題,把廣大的人民群眾排出在外。

李雲睿的底層邏輯和夏原吉、金忠不同,在李雲睿看來,普通老百姓更需要排解憂愁,更需要緩解壓力,更需要發泄情緒。點上一顆煙,麻痹自己忘記困難,天亮了重整旗鼓,繼續為生活、為家人奔波。有些時候,他們可以用香煙來治愈心靈,愉悅情緒……

至于吸煙有害健康,那是以後要考慮的事。

當然,這麼大一個潛在消費群體,也是李雲睿看重的,哪怕他們一年用一兩銀子來買煙,李雲睿也有三千萬兩的收入了。

更何況,還有人一年會花幾百兩,一年輕輕松松賺個上億,應該沒問題……

「兩位大人,咱們眼光要放長遠一些,我們不能光看眼前利益,也要兼顧長遠利益;算賬也不能只算經濟賬,更要算政治賬,民生賬。」陳述完自己的邏輯後,李雲睿對夏原吉和金忠說道,「煙草的收入是解決軍費問題,按照朝廷養兵百萬的規模、月俸三兩的水平來算,這些人一年的薪俸就要四千萬兩……」

「如果只有幾十萬煙民,就是抽死他們,也湊不齊這些錢啊……」「

更何況,朝廷還要購買各種輕重武器和彈藥、研發先進設備、服裝等日常裝備,這都是錢哪……」

「沒有三五千萬煙民,怎麼支撐的起來啊,兩位尚書大人,你們是不是……」

听了李雲睿的話,夏原吉和金忠彼此看了看,低頭思索起來。

讀者身份證-563743675

許久之後,夏原吉面露難色的開口說道,「雲睿,這從商之道,非我二人所長,你說的也有些道理,只是今年朝廷初步改制,很多地方都要用錢,這筆錢戶部已經規劃好了用途……」

我尼瑪,什麼叫也有些道理?老子把道理都掰開了、揉碎了,講給你听,你居然還想維持原價,那老子費那麼口舌干嘛?

李雲睿听了夏原吉的話後,心里開始月復誹起來。

「是呀,雲睿,你有你的考慮,朝廷有朝廷難處……」金忠知道這筆錢的用途,大部分要用在更換邊軍的冬裝和年終俸祿之上。馬上入冬了,九邊重地上百萬士兵,還在眼巴巴的等著朝廷關懷呢!

今年年初,朱棣大筆一揮,頒布了很多政策,惠及了各種各樣的人群,唯一沒有受到惠及的人群,就是軍隊。

軍隊是國家的穩定器,是維護國家秩序、保家衛國的主要力量。

老朱家全靠這群人才能坐在皇帝的位置上,想著千秋萬世。

軍隊一旦軍心動搖,那就是天塌地蹦的危險。

「今天朝廷的商稅不是很好嗎?還有各種資源稅也賺得盆滿缽滿?為什麼非得盯著我坑呢?」李雲睿看了看夏原吉,不解問道。

李雲睿不知道朝廷今年商稅的具體金額,但他從大明銀行的貸款數據中,利用貨幣乘數,能大致分析今年朝廷商稅數額,應該在兩億左右,也就是一千五百萬兩白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