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680章 五年計劃

如果朝廷能拿出幾億貫錢來,發展實業,李雲睿就可以搞大事了,很多大型項目就能展開。關鍵是大明的百姓,特別听朝廷的話,朝廷讓服徭役就服徭役,讓交稅就老老實實交稅,由朝廷出面組織,能夠解決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對于李雲睿說朝廷窮的話,朱棣心里非常不喜,這不是打他朱棣的臉嗎?不過旋即一想,人家李雲睿一個人的收入,都快趕上朝廷一半的收入了,關鍵是朝廷的收入都是實物,而李雲睿的收入是實實在在的鈔票,想到這里,朱棣也就釋然了!

至于在座的尚書中,只有夏原吉一人覺得臉紅,李雲睿這是明晃晃地打他這個戶部尚書的臉啊,朝廷窮,不就是他這個戶部尚書辦事不利嗎?但是自古以來,戶部就是干收夏稅和秋稅,最多再收點商稅而已,還能干些什麼?

看到一群人默然不語,李雲睿開口說道,「陛下大明有六千萬百姓,除去老弱,能有三、四千萬,如果能讓這些人在閑暇之余,有點活干,每年掙個兩、三百貫,他們就會是起新房、買新衣和吃食,還有婚喪嫁娶,這都會帶動商業機會產生,一年光商稅,朝廷隨隨便便就能收個百億貫,到時候,朝廷想干什麼不行?區區那點糧稅,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到時候,陛下順勢把糧稅給免了,那肯定是萬民稱頌,陛下的功德肯定會超越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為我華夏千古第一帝王……」

口口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大明有六千萬百姓,手里有閑錢的人,一年能收入三、五十兩的人,可能就只有十幾萬人、最多幾十萬而已,羊毛不能總是緊盯著這些人薅。廣大的人民群眾,才是薅羊毛最好的群體,只有讓百姓富了,朝廷才能最大限度地薅羊毛……

李雲睿的打算就是這樣子,既然用兵部買福利房的事,撬動百官的心思,就要好好利用起來,順便解決一些實實在在的問題。

至于吹捧朱棣為千古一帝,那就是奉承話,李雲睿相信,想要免除糧賦,沒有二、三十的功夫,很難,除非大明糧食產量有爆發性增長。土豆雖然產量大,但成不了主食,還要靠小麥、大米,南米北面的飲食結構是千年傳承下來的,改不了的習慣!

但這話到了朱棣耳朵中,就不一樣了,朱棣是篡位上台,亟需證明自己乃天命所歸,以清洗到自己得位不正的恥辱,如果真如李雲睿所說,那豈不是真能證明自己才是天選之子?

像這種討論,肯定不會當場有什麼結果的,但朱棣把大方向定了下來,允許開辦兩家李雲睿口中的國有商號,至于金額多少,六部佔比多少,讓李雲睿跟朱高熾兩人拿出一個計劃來。至于福利房的事,朱棣的意思是等到國有商號有盈余後,會給安排,至于國有商號什麼時候有錢,就要看李雲睿的手段了!風可以先吹吹,撫慰一下那些心里不平衡的官吏,讓他們看到點希望。

接下來一段時間,李雲睿帶著一群手下商號的掌櫃和大明工學院的頭頭腦腦,每天準時到東宮報道。

當大明工學院的頭頭腦腦看到朱高熾之時,都是驚得不善,萬萬沒想到,那個傻傻地土財主,居然是大明帝國的皇太子,未來的皇帝,好在大家都很熟悉,也沒有太多拘束。

至于李雲睿手下商號的掌櫃,雖然是地位卑微,但大都是見過市面的人,也很快適應了。

每天早上九點進宮,一直到夕陽西下才出來,吃喝都在宮里,一群人群策群力,研究起計劃來。

最苦逼地是朱高熾,每天早上要上早朝,還要跟著一群人研究計劃,晚上還要學習處理政務,連寵幸妃子的時間都沒有了……

整個計劃耗時近一個月,一直研究到正月初十,才算結束,跟朱棣做了匯報。

然後在正月十五上元節時,朱棣破天荒地召開了大朝會,由朱高熾和李雲睿兩人在朝會上,共同給朱棣和文武大臣講解了一番。

朱高熾和李雲睿兩人,從農業、工業、手工業、商業四個方面,提出了造船、煉鋼、采煤、采礦、發電、機床制造、紡織業、軍工、鐵路、通訊等六十多個大型項目,及配套三百多個小型項目,總投資上百億貫寶鈔的龐大計劃,意在解決六到八百萬人的就業,計劃整個時間跨度五年,被稱為「第一個五年計劃」。

前來參加朝會的官員,全部被這個龐大的計劃給鎮住了,一時間都不知道該說什麼……

在兩人講完之後,朱棣連下了六道聖旨,並明發天下。

其一,朝廷收歸天下所有礦藏為國有,允許私人開礦,但必須獲得朝廷批準,並繳納相應地保證金,開采礦產必須向朝廷繳納二十稅一的資源稅,後續售賣按照朝廷規定的商稅即可。

其二,朝廷一次性向大明銀行注資五十億貫,自此之後,不允許任何帝王再用這種方式注資。

其三,六部之外新成立一個商部,專門管理國有商號,並建立大明礦業、大明機械、大明航運、大明紡織、大明軍工、大明基建等六個國有商號。朱高熾被任命了個新職務——商部尚書。

其四,自永樂四年起,大明免除所有徭役,作為對朝廷的補償,糧稅提高三成,為期十年,十年後,將恢復現有糧稅,直至全面取消糧稅。另外,除了江南等地的糧賦需要送入京城外,其他各地的糧賦務須送入南京,交由當地官府支應防汛、救災等各項開支。

其五,朝廷將修改商業稅法,保障私有企業的合法權益,保障商人的切身利益。

塔讀小說AP.P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