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663章 一枚核武器

墨麻是墨家忠實信徒,錢財和官位對他沒有多大吸引力,但不代表他手下五、六百師生對這些不感興趣。

自己可以不升官發財,但不能擋著別人的路,這點人情世故,墨麻還是懂得。

說完這些,李雲睿又去研究所中看了看正在工作中的師生,一圈下來,李雲睿笑了笑,說道,「人說快車工、慢鉗工,吊兒郎當當電工,不要臉的是焊工,今天看下來,還真是這樣……」

李雲睿魂穿前沒有在機加工行業呆過,對金屬機加工不是很了解,只是听人說過這句話,不了解是什麼意思。

在實際加工零件的過程時,零件在高速轉動,稍不注意零件就可能成了廢品,因此做車工的人,一定要眼疾手快、精神集中,手腳還要麻利,因此就有了快車工一說。

鉗工的工作是精加工,通常是挫削、劃線、研磨零件,很多時候都是手工活,這里銼刀銼幾下,那里工具測量測量,看看精度行不行,因此鉗工的活大都是精米細活,馬虎不得,講究慢工出細活,慢鉗工就是指這個。

電工這個工種,腰上吊著工作帶,後面吊著工具,平常的工作輕松,電路出故障的時候少。大家都工作的時候,電工就是休息的時候,所以電工看著就是吊兒郎當的。當然,電工也不是那麼簡單的,平時要檢修電路、電器、設備、弱點等,一個檢查不到位,出了問題就會被罵,所以這個行當有句話,叫做「做電工容易做人難」。

至于「不要臉的是焊工」,很好理解,焊工焊接是要帶面罩,如果不帶面罩,弧光射在臉上,準保月兌皮。電焊這東西很簡單,主要是焊料難做,但大明的工匠手里有現成的焊料,幾千年流傳下來的,所以李雲睿就把電焊機給做了出來。

這幾個工種,機械系都有。

听了李雲睿的話,墨麻笑了笑。

「這樣吧,把那批工匠全部轉成鉗工,他們不是自持手藝精湛嗎?鉗工正好需要這樣的人……」李雲睿想了想,說道。

「上千人都做鉗工?」墨麻听了李雲睿的話,有些不解的問道,「用得著那麼多人做鉗工嗎?」

「呵呵……」李雲睿看了看墨麻,笑了笑說道,「麻哥,你也是研究了一年多的機械了,你難道看不出機械的應用有多廣嗎?區區千把人,小事而已!」

墨麻見李雲睿這樣說,點了點頭,反正出錢的又不是自己,李雲睿財大氣粗,這點錢對他不算什麼。

剛從大明工學院回到曹國公府,一進門,就被李景隆派的人叫去了大廳。

正廳中,李景隆和兩位白胡子老頭正在談笑風生,看到李雲睿來了,兩位白胡子老頭站起身來,沖李雲睿施了一禮,李雲睿趕緊還了一禮。

「雲睿,這兩位乃是江南耆老,杭州的錢宇軒錢老,松江的袁成明袁老!」李景隆指著兩位白胡子老頭,給李雲睿介紹道。

「錢老好,袁老好……」李雲睿心里猜測,應該是錢家想來求和了。

四人重新坐下之後,杭州的錢宇軒也沒繞圈子,直接開口將來意說明,錢氏願意拿出五十萬兩作為給某些事情的補償。

李雲睿看了看錢宇軒,淡淡地笑了笑,說道,「錢老此事已經鬧得滿城皆知,如果我現在收下錢,熄了火,南京城的百姓會如何看待我曹國公府?我們曹國公府是缺那五十萬兩銀子的人?」

講和?不存在的!

李雲睿可不打算慣他們這些毛病,看到錢家有傾覆的危險了,就想起投降輸一半了?毛線!

「小公爺,如果在金額上有什麼想法,我們還可以談……」錢宇軒看到李雲睿這種態度,有些郁郁,趕緊說道。

「錢老,這事就不用談了,這次錢家和李家,必須倒下去一個,我說得,耶穌都攔不住!」李雲睿抬了抬手,說道。

「小公爺,得饒人處且饒人,江南士族同氣連枝、守望相助,如果小公爺非要這樣做,也不一定能佔到便宜,何必搞得兩敗俱傷……」錢宇軒見李雲睿放狠話了,兩手抄進手袖中,坐直了身體,深吸了一口氣說道,「大家都讓一步不好嗎?」

「哦,是嗎?江南士族同氣連枝?還守望相助?錢老,您也這麼大年紀了,看樣子也是飽讀詩書之人,您這書不會讀到狗肚子里了吧?」李雲睿冷笑了一聲,說道,「以利相交,利盡則散。江南士族盤根錯節不假,但要說同氣連枝,守望相助,我只能表示呵呵了,錢老可知道,這次我能布局抓住褚房,是誰給我的消息嗎?」

「是誰?」錢宇軒听李雲睿這麼說,心里開始忐忑起來。

「你猜啊!」李雲睿也不知道是誰,但他敢肯定送信的人肯定是江南士族的核心人物。

「小公爺,何必動怒!」袁成明看到兩人懟了起來,趕緊開口說道,「凡事以和為貴……」

「袁老想拉偏架嗎?他們殺人越貨的時候,怎麼就不見你出來說一聲以和為貴?」李雲睿看了看袁成明說道,「做人不能總是雙標,嚴于律人,寬以待己可不好?還有,這事別讓我知道你們袁家也參與了,否則你們袁家也別想好過……」

袁成明見李雲睿調轉矛頭,對準了自己,有些不解。心里開始打起鼓來,李雲睿這是準備無差別攻擊江南士族嗎?這是準備作死嗎?

要知道江南士族不僅僅是掌握了大量的錢財,他們手里還握有一枚核武器——江南士林!

自古以來,讀書人對政治抱有極強的熱情,先秦有諸子百家,游走在各個國家;秦始皇焚書坑儒,讓讀書人老實了一會兒。

到了漢朝,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漢武帝更是「令官勸學」,民間私學開始興盛,讀書人日益增加,但讀書人大都集中在世家。這些世家為了獨佔官場資源,開始推出一些名士和名師,讓他們成為讀書人的領袖,這樣每個名師和名士身邊,就會聚集一大群學生,少則幾十,多則幾千。通過這些名師和名士,可以左右人的聲望。

這樣,士林就出現了,獲得士林好評的讀書人,公府征闢也隨之接踵而至。

于是乎,漢、魏、晉之時,世家就通過控制士林的方式,控制了朝廷當官的渠道,是謂「序爵听無證之論,班祿采方國之謠」,「位定乎私門,名定乎橫巷」。

讀書人不知道自己被當槍使了嗎?他們當然知道,但他們心甘情願當這把槍,因為他們別無選擇!朝堂之上的高級官員都在世家手里掌握,讀書人想進朝廷,沒有世家點頭,根本進不去!這算是一種交換。

世家之所以創建士林這個群體,除了造名師、名士外,還有一個目的,就是和皇帝打對台戲。當皇帝提出某項不符合世家利益的政策時,他們就會鼓動士林批評這項政策,然後世家在朝中的官員就會以這個理由,上書皇帝請求撤銷政策,又或者讓士林鼓動百姓,抵制這個政策。

打個極端的比方,隋煬帝楊廣推廣科舉,觸動了世家的利益,他們就鼓動士林抨擊楊廣,說楊廣窮奢極武、棄德窮兵、濫用民力,于是楊廣就成了人人得而誅之的昏君。

隨著科舉制的推行,世家銷往,但士林卻流傳了下來,士林可以左右官員、皇帝的聲望。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