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567章 東勝城下

「雲睿,這次來金州,為什麼不多呆兩天?」梅殷開口問道。

「東勝城那邊,我總覺得心里不安,所以要去看看,順便做點試驗。」李雲睿笑了笑,說道,「再說了,畢竟第一次賣兵器,去長長見識,增加點經驗。」

梅殷听了點點頭。

「妹夫,要不我陪你一起去吧!」梅永貞坐在一旁,開口說道。

「別,千萬別!」李雲睿苦笑道,「舅兄,現在錦衣衛還在盯著你們呢?萬一出了紕漏,不好交代。」

梅永貞听了這話,有些郁悶,看了看梅殷,不說話了。

梅殷也只能裝作沒看見,畢竟自己惹得禍,連累了親人們。

「我出去這些日子,讓瑾瑜在這里好好陪一下你們,等我回來之後,就要立即趕回南京,那邊還有很多事情,等著我處理!」李雲睿把自己的打算跟梅殷說了一下。

「也好,你南京城那麼一大攤子,不要老呆在我們這里!」梅殷點點頭說道。

「還有我跟岳父大人說的那件事,你可以要抓緊時間!」李雲睿又舊事重提,他真怕歷史有慣性,朱棣還是派人暗算梅殷。

梅殷雙目微閉,點了點頭。

第二天一早,李雲睿帶上一群護衛,出門金州城,用最快的去了獅子口。

平江伯陳瑄送完糧食之後,早已帶著大隊人馬回了南京城,重新裝貨再繼續運。幾百萬石糧食,沒有個半年運不完。

陳瑄在走之前,留了一艘兩千料的船給李雲睿。

李雲睿帶領護衛,上了船,然後揚起風帆,朝天津衛駛去。

建文二年,當時還是燕王的朱棣,在金剛橋三岔河口渡過大運河,南下爭奪皇位。

朱棣成為皇帝後,為紀念由此起兵靖難之役,在永樂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下旨將此地改名為天津,即天子經過的渡口。並在三岔河口西南的小直沽一帶,開始築城,設立了天津衛。

秦睿抵達天津衛是在三天之後,稍作休息之後換乘內河小船,用了兩天多時間,日夜兼程到了保定府,然後改由陸路到了大同府,直線四百里路,李雲睿愣是走了五天,又是山、又是河、又是灣,估計繞出了三百多里,一天騎馬一百多里,騎得李雲睿差點吐血,好在堅持了下來。

到達大同城後,李雲睿徹底散架了。

東勝城在今天大同和呼和浩特兩個城市的連線上,離大同城也就幾十里地。

李雲睿找來一家客棧休息了一天,命人準備了一些祭奠用的紙草,然後帶著侍衛浩浩蕩蕩出了大同城。

終于在跟阿魯台約定的前一天,到達了東勝城。

東勝城雖然叫城,但面積很小的城,後世有句諺語來形容東勝城的大小,「一條街,兩座樓,一個警察看兩頭,公園里面幾只猴。」

在中國古代,關外的城和關內的城區別很多,關外的城,主要是屯兵用,比如說東勝衛一共五個千戶,五千六百人,其中一個千戶駐扎東勝城,那麼東勝城就按照這個標準建造。

有人會問了,都是男人?沒有女人嗎?有興趣的可以去了解一下營妓一詞。

整個東勝城,東西三百米,南北三百米,一眼就能望到頭,用黃土夯成城牆,外面貼了一層青磚。

朱棣登台後,采取全面收縮戰略,將所有衛所內遷到長城以內,放棄了類似東勝衛這樣的關外衛所,造成了大明國土面積的減少。

站在朱棣的角度上,大明經歷了四年的戰爭,士兵死了幾十萬,百姓更是妻離子散、流離失所,國家需要休養生息,收縮防線是最好的方式。但在李雲睿看來,這就是割地求和,這也是李雲睿看不上朱棣的一個主要原因。

很多人看史書,都跟著鼓吹永樂大帝,永樂盛世,光顧著去看朱棣修《永樂大典》、四征安南、七下西洋、五征蒙古的豐功偉績,但誰也不去注意,朱棣是怎麼把朱元璋打下來的土地,一步步變小的。

說個最簡單的例子,寧王朱權就藩大寧府,在今天蒙古赤峰市境內,妥妥的關外,屬于大明的領土,畢竟有藩王坐鎮。朱棣一上台,為了酬功,就把大寧府封給了兀良哈三衛。

兀良哈三衛是什麼尿性?羈縻衛所。

所謂羈縻,"羈"就是用軍事和政治的壓力加以控制,"縻"就是以經濟和物質利益給以撫慰。

主要采取以夷制夷的政策,除在政治上隸屬于中央王朝,其他都是地方自決。羈縻政策的原則是「附則受而不逆,叛則棄而不追」。

簡而言之,只要承認大明是中央王朝就可以,其他的你可以自己玩,如果能朝貢,中央朝廷則會十倍、百倍還賜。

至于是叛還是附,隨對方的便,因此時降時附,是羈縻地區的常態。缺米面糧油了,立即歸附大明,換取物資,東西拿到手後,立馬翻臉。

但在皇帝眼里,羈縻也是一種非常好的統治方式。

連大寧府,朱棣都可以不眨眼地拋棄,小小的東勝城對朱棣來說,更不算是什麼事了!但東勝城對曹國公府來說,卻有著天大的意義。

來到東勝城下,看著已經破敗不堪的城牆,李雲睿嘆了一口氣,然後命人布置祭壇,在司儀的指揮下,李雲睿拜祭了李文忠的英靈。

洪武二年春,李文忠以偏將身份隨常遇春出塞,逼近上都,趕走元順帝;後來常遇春病逝,李文忠臨危受命,代替常遇春統率軍隊,一戰拿下了東勝城。

之後李文忠率領軍隊從雁門關出發,駐扎在馬邑,打敗北元游兵,擒獲平章劉帖木;後進至白楊門,依靠河水為險阻,自我防固。次日派出精兵,左右夾擊,大破元軍,俘斬萬余人,擒獲敵將月兌列伯。

次年李文忠被授為征虜左副將軍,與大將軍徐達分道北征,率領十萬人出野狐嶺,到達興和,降服興和守將。進兵察罕腦兒,擒獲平章竹真。駐軍駱駝山,趕走平章沙不丁。駐軍開平,降服平章上都罕等。恰逢元順帝駕崩,元昭宗繼位,李文忠率軍攻打應昌,俘獲元昭宗嫡長子買的立八剌及後妃、宮女、諸王、將相官屬數百人,回程經過興州時,擒獲北元國公江文清等,降服三萬七千人。到達紅羅山時,又降服楊思祖的部眾一萬六千余人。

一路如開了掛一般!

捷報傳到京城,朱元璋御臨奉天門接受朝賀,大封功臣,李文忠被授為開國輔運推誠宣力武臣,特進榮祿大夫、右柱國、大都督府左都督,封為曹國公,俸祿三千石,授予世襲憑證。

可以這麼說,東勝城奠定曹國公府江湖地位的一塊重要墊腳石,對曹國公府意義非凡。

李雲睿之所以選東勝城交易,也是心追慕一下先祖的往日的風采。

祭奠好李文忠後,李雲睿進入了東勝城,來到了東勝衛中最大的一間房子里,這里原來是東勝衛指揮使的公廨,東勝衛內遷後,就廢棄了。

「參見小公爺!」李雲睿坐下之後,六十名身著黑衣的魁梧漢子,走進了公廨,給李雲睿見禮。

「免禮吧!」李雲睿手一抬,對著最左手邊的一個人,說道,「李金,所有事情都安排好了嗎?」

「啟稟小公爺,我們于三十天前抵達,根據預案,分批將東勝衛的百姓,全部內遷到關內,現在東勝衛全部由我們接管。面前我們正在抓緊維修護城牆;七天前,關內送來十萬口鍋和一千套兵器,還有步槍一百二十支,子彈三千六百發!」李金趕緊向前一步回復道,「我們的三十名,斥候已經撒出去了,方圓五十里內,如果有大軍出沒,我們會立即知道。」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