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561章 只要能出得起錢

「我們先談鍋,鍋的價錢談好了,再談兵器!」李雲睿笑了笑,說道。

今天的主題是賣鍋,兵器只不過是砝碼,只是這個砝碼比較重而已。

對一個堂堂掌握幾萬戶的韃靼太保、知院來說,一千套騎兵裝備有這麼重要嗎?

非常重要!

李雲睿說的一千套,其實是可以拆分的︰在戰場上,闊面弓可以做襲擾,單獨成軍,配合三十個箭簇,就是一支很強的人馬;馬槊和砍刀也可以單獨成軍,馬槊沖刺完,就是砍刀對決;槍矛和棉甲配合,也能成軍,只不過威力小一些。

也就是說,這些裝備至少可以裝備三千人馬。

在草原上,三千裝備精良的人馬,意味著什麼?不言而喻。

「八萬口一尺三寸,兩萬口兩尺八寸,價格就按你說的來!」阿魯台的魄力也是非凡,決斷非常迅速。

有了十萬口鍋,他就能籠絡無數部族;有了三千裝備精良的人馬,他的勢力將大增。

經濟賬好算,政治賬就憑個人格局了。

李雲睿一听阿魯台的話,頓時喜上眉梢,點了點頭,說道,「阿魯台大人果然魄力非凡,雲睿佩服!」

「好了,小公爺,兵器你準備賣什麼價格?」阿魯台面色冷峻,死死盯著秦睿,問道。

從剛才的談話中,阿魯台已經知道,李雲睿肯定不會便宜賣給他。

「大明兵部購買這些兵器的價格是看到三兩一把、闊面弓帶三十個箭簇八兩銀子一套、馬槊十兩銀子一桿、棉甲八兩一套、槍矛三兩銀子一桿,一套下來三十二兩。」秦睿將兵部給自己的價格說了出來,然後繼續說道,「我從各地衛所買過來的價格,在這個價格上加了六成,是五十兩一套。我要想法把這批武器,運到太保手里,肯定要上下打點,一路上疏通各種關系,沒個五六萬兩銀子,下不來……」

阿魯台听了之後,點了點頭,沒說什麼。

梅永貞本想站起來喝止李雲睿的這種行為,但當他看到李雲睿嘴角的笑容時,放棄了!

昨天,秦睿跟閔晨和晃翰出談完之後,嘴角也露出了這個笑容,然後當天晚上,得罪過自己家的人,傷的傷,殘的殘。

今天,李雲睿嘴角又露出了這個笑容,梅永貞覺得,可能,可能又有人要倒霉了。

「阿魯台大人覺得,一百八十兩一套,這個價格能否接受?」李雲睿笑了笑,說道。

听了這個價格,阿魯台覺得有些肉疼,一百八十兩一套,一千套就是十八萬兩,這得賣多少馬匹?賣多少牛羊?

「當然,這是第一次的價格。因為要很多錢,疏通各種關系,以後成本就會下降,我估計一百四、五十兩一套,應該是可以的!」李雲睿看了看阿魯台肉疼的表情,心中暗笑,但表面上依然鎮定自若,假裝思索了一下,一拍大腿,長嘆了一口氣,說道,「這樣吧,這次我少賺點,就當交阿魯台大人這個朋友,一百五十兩一套……」

看到李雲睿居然自己降價,阿魯台心里不由得暗喜,一百五十兩一套,這個價格不能說便宜,但武器這東西,在韃靼、在瓦剌,不是有錢你就能買到的……

用錢能解決的事,都不是事,有了強大的武力,就會有更多地盤,就會有更多的錢。

李雲睿已經給自己面子了,價格上一套降了三十兩,如果自己再講價就有些說不過去了。

更關鍵的是李雲睿說的那兩個字——「以後」,也就是說,以後自己還可以買。

「那就依小公爺!這個價格我接受!」阿魯台點了點頭,說道,「小公爺剛才說,以後是個什麼意思?」

「阿魯台大人,難道只想做一次生意嗎?你那麼多手下,一千套兵器夠用嗎?其他人不要裝備嗎?」李雲睿假裝一臉無語,看著阿魯台,說道,「如果要是這樣的話,那這次的價格,恐怕不能一百五十兩一套了……」

「不不不,小公爺,我絕對不是這個意思……」阿魯台听了李雲睿的話,頓時喜上眉梢,說道,「我自然希望小公爺能賣我更多的兵器了,越多越好,越多越好啊,哈哈哈……」

「那就行,那就行!」李雲睿假模假式地拍了拍胸脯,裝作一副怕怕的樣子,尷尬的笑了笑,說道,「嚇死我了,我以為阿魯台大人不要了呢!」

「不知道小公爺下一次能賣多少套?什麼時間能準備好?」阿魯台隨即問道。

李雲睿低下頭,假裝思索了半晌,說道,「說實話,騎兵的裝備比較難淘換,阿魯台大人也應該知道,大明百萬邊軍和百萬衛所將士,大都是步兵,騎兵的比例不高。能攢出一千套來,已經是很難了。要想再整一千套出來,恐怕至少三個月;若是阿魯台大人要步兵裝備的話,別說一千套,就會五千套,一萬套,我也能在三個月內,給你湊齊!」

「步兵的也可以啊!」阿魯台听了秦睿的話後,瞪大了眼楮,說道,「只要價格合適,步兵的兵器也可以!」

「啊?是嗎?你們韃靼的士兵,不都是騎兵嗎?步兵裝備怎麼用啊?」李雲睿有些不明白,蒙古人都是以機動性超群的騎兵為主,為何還要步兵裝備?

其實,對于阿魯台來說,武器不管是騎兵、還是步兵,只要能用就可以了。

無論是以前的蒙元,還是現在的韃靼、瓦剌,都被大明壓著打的一個重要主因,那就是兵器太爛了,連馬蹄鐵都是能省則省……

李雲睿听了阿魯台的話,點了點頭。

「小公爺下次能不能也搞一批步兵的武器……」阿魯台問道。

「沒問題!只要阿魯台大人能出得起錢,五千套還是一萬套,我就算拼盡全力,也幫你湊出來!」李雲睿笑了笑,說道,「阿魯台大人,可以列一個清單,我回去按照清單準備。」

「好,如此甚好!」阿魯台听了之後,點了點頭,說道,「那這次我定的貨,怎麼交付?」

「半個月後,大同府的東勝城,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李雲睿說道。

東勝城,是大明在長城以外的一座城池,起源于「東受降城」和「勝州」,從兩城之間各取一字,合為「東勝」。

隋開皇二十年在今準格爾旗十二連城附近,設立「勝州」;隋大業五年,楊廣將「勝州」更名為榆林郡;貞觀四年,唐朝軍隊擊敗了**厥汗國,為了紀念這此戰役勝利,又重新將城名改回「勝州」,意為戰勝,勝利等意。

戰敗**厥汗國後,唐朝在北方草原築了三座城,接受敵人投降,故名受降城。西城位于今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石蘭計狼山山口南。中城在今內蒙古包頭市,黃河渡口一廟宇旁。東城在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托克托縣境內。

遼代神冊元年,遼軍攻佔了「勝州」,將「勝州」的居民全部強行遷移到黃河東岸,在「東受降城」城定居生活。于是,在形式上將「勝州城」和「東受降城」合並了,「東勝」這個名字就樣出現了。

明初朱元璋在此地設立了「東勝衛」,洪武五年因軍事上的失利,被內遷至大同附近。洪武二十六年再次設置東勝左右衛,建文四年,朱棣登台之後,將所有長城之外的邊地衛所內遷。

東勝衛又變成了東勝城,成了一個三不管的地帶,名義上屬于大明的土地,但里面沒有駐軍,沒有朝廷官員。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