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居然還有這樣神奇的事情……」金忠听完之後,想了半晌,開口說道。

「陛下請想一下,如果大明六千萬百姓,每人每月花費一貫寶鈔,明面上,朝廷就能征收兩百萬貫的稅;如果產業鏈夠長,六、七百貫兩也不是不可能,一年下來就得上億貫。」李雲睿開始忽悠起來,畢竟基數一出來,誰看了都害怕。

「嘖~~~~」听了李雲睿這句話,所有人都倒吸一口涼氣。

「商稅能收這麼多嗎?為何這麼多年來,大明的商稅都寥寥無幾?」朱棣想了想之後,說道。

「陛下,我說得只是理論上的數字,在執行中肯定有各種問題存在,畢竟像我這樣遵紀守法、依法納稅的人不多……」李雲睿笑著說道,「而且現在大明的商業基礎太過薄弱,要想發展起來,沒有十年、八年功夫,談何容易?」

旁邊一群人听著李雲睿自賣自夸的話,頓時忍俊不禁的笑了起來。

「十年朕等不了,當務之急是如何安撫京城周邊四十幾個衛所的士兵,如果稍有不慎,可能引起嘩變……」朱棣听了李雲睿的話,眉頭緊皺。

李雲睿低頭思索了一番,開口說道,「法子倒是有幾個,不過都有弊端……」

「說來听听!」朱棣一听,來了精神。

「一個方法是裁軍,縮減朝廷兵員,將縮減下來的俸祿,加到留下來的士兵身上,這樣就能保持總軍費不變的情況下,士兵的俸祿增加!」李雲睿開口說道。

「這個方法絕不可行!」金忠第一時間否決了李雲睿的提議,說道,「大明疆域萬里,北面有韃靼、瓦剌,西面有烏斯藏和別失八里、南面有安南和生苗,這些敵人隨時可能攻打大明,這些地方的兵丁都不能動;其余各布政司的衛所,為了應付當地發生叛亂,也不可能任意減少,至于京城附近的四十多個衛所,都要拱衛陛下安危,同時隨時支應各地,也不能少……」

金忠說完之後,丘福等人紛紛表示贊同。

「金大人,你這個兵部尚書當得不稱職啊!」李雲睿笑了笑說道,「信安伯麾下的神機營,不知道大人看沒看過他們的演練?」

張輔帶著神機營早就出了南京城,金忠作為兵部尚書,負責負責掌管全國衛所軍官的選拔授予、車輛、武器管理等職責,更多是行政事務,至于訓練大都有五軍都督府和各衛所自己組織實施,金忠作為兵部尚書,不了解演練情況,再正常不過。

李雲睿說金忠不稱職,有點冤枉金忠了。

張輔演練的具體情況怎麼樣,李雲睿也不知道,他也只是听張忠口述,張忠偶爾會「路過」大明工學院或者曹國公府,用極其夸張的表情和匪夷所思的語言,跟李雲睿講一下演練的場景,「順便」請教一些問題。

李雲睿心里很清楚,張忠是受張輔的指派,畢竟要讓堂堂信安伯出面,跟李雲睿一個小屁孩請教,張輔拉不下面子來。不過李雲睿也不介意,盡自己可能幫張忠分析問題,並提出一些可行的解決方案。

鳥銃戰法,後世網上有很多,李雲睿前世也查過這方面資料,不管有用沒用,都扔給了張忠,讓他們在實戰中總結。

因此,金忠不知道神機營戰力如何,但李雲睿是一清二楚。

金忠被李雲睿這麼一說,頓時老臉一紅。

朱棣听了李雲睿的話,也是吃了一驚,自從他下令組建神機營後,張輔請旨練兵,然後又請旨將神機營拉出了南京城,朱棣就沒過多過問這件事。

身為帝王,朱棣整天日理萬機,還要日理萬雞,哪有時間關心這些細節?他只要看結果就行了。

「李雲睿,這神機營有何特殊之處不成?」朱棣開口問道。

「回陛下,若在平原遇敵,對方若是步兵,神機營的戰力至少可以以一敵六;對方若是騎兵,輔以車陣,以一敵二也是有可能的;若在山嶺埋伏,估計一比十也能拿下來;另外兵部還在研究一些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比如手榴彈、比如遠程火炮、迫擊炮,如果能研發出來的話,神機營的戰力至少再漲兩、三倍,就算步兵沒有車陣輔助,遇到騎兵也能完勝……」李雲睿說道,「如果大明的軍隊,全部轉化為神機營,哪怕裁撤一半以上的兵力,都不影響危及大明的安全!」

李雲睿描述的這個數據,是張輔用牛、羊做得實驗,將牛羊用繩子串在一起,尾巴上綁著鞭炮,模擬敵軍沖陣,得出來的數據。

主意是李雲睿出的,雖然李雲睿覺得這做法有些傻叉,但他沒有後世的激光模擬對抗設備,只能出此下策了。

幸虧李雲睿有錢,每次演練的牛羊都是李雲睿贊助的,當然打死之後都被拖走,當了李雲睿旗下員工的盤中餐,很多人在吃飯時,被鉛子硌到過牙,最夸張的是曾有人把牙硌掉了……

「嘖~~~」听了李雲睿的話,眾人都倒吸一口冷氣。

步兵對戰一比六,步騎對戰一比二,山地戰一比十……

這戰力如果是真的,那大明就無敵了。

「此話當真?」朱棣一拍御案,有些興奮地站了起來,對著李雲睿問道。

「陛下,這是信安伯家的張忠告訴我的,他整天跟著信安伯在神機營里,觀摩火器兵的演練,有時候空下來,會找我完,我听他說的。」真的肯定是真的,但李雲睿肯定不能說自己親眼看的,畢竟私闖大營的罪名,可大可小,「想來張忠應該不會拿這種事跟我開玩笑吧……」

「來人,傳朕口諭,召信安伯進宮!」朱棣扭頭對身邊的隨堂太監說道。

很快隨堂太監急匆匆地走出了武英殿。

朱棣安排好事情,轉身對李雲睿說道,「就算神機營實力強橫,朝廷也不能在短時間大規模裁軍,繼續說別的方法。」

「賣兵器給朝鮮、日本、佔城、琉球等番國……」李雲睿咬了咬嘴唇,說道。

「大膽!」朱能听了李雲睿的話,厲聲說道,「陛下,臣彈劾李雲睿里通外國、勾結……」

「成國公,能不能听我說完,你再彈劾,打斷別人思路,很沒有禮貌的……」李雲睿扭頭看了看朱能,心里開始畫圈圈詛咒朱能家的祖宗十八代和女性同胞。

「士弘,先退下,听李雲睿說完!」朱棣重新坐了下來,對朱能說道。

士弘,是朱能的字。

靖難之役中,有四位將領發揮著最重要的作用,他們分別是丘福、朱能、張玉、陳亨,都被封為國公,張玉和陳亨都在靖難之役中戰死,而丘福和朱能活了下來。

但這四個人中,能被朱棣稱為心月復的人,唯有朱能。

丘福、張玉、陳亨年紀都比朱棣大,是跟著朱元璋打天下的一批人;而朱能從孩提時代起,就跟隨父親居住在北平,長大後襲承父職,入燕王藩邸。史書中記載「能于諸將中年最少,善戰,張玉善謀,帝倚為左右手。」

朱能在永樂四年南征安南途中病逝,朱棣悲痛不已,下旨追封朱能為「東平王」,並輟朝五日,以示哀痛之意。

不要以為輟朝五日是個簡單的事情,《明會典》中關于輟朝的規定︰「凡親王喪,輟朝三日;公主喪及下葬,各輟朝一日;郡王及文武大臣喪,年終類輟朝一日。」

現在朱棣直接喊朱能的字,由此可見兩人關系之親近。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