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509章 青天白日,人多眼雜

「紀綱讓永平公主抱著剛出生孩子,去找徐皇後哭訴,博取皇後的同情,以求寬恕,是不是?」李雲睿打斷了郭珍的話,說道。

郭珍听了李雲睿的話後,有些愕然,問道,「你怎麼知道?」

「這有什麼難猜的?」李雲睿笑了笑,說道,「紀綱到現在還沒想通,自己錯在什麼地方,還敢攛掇永平公主去找徐皇後!」

「雲睿,紀綱到底犯了什麼事?引得皇上如此震怒。我安排的人听得不是很清楚?你給我講講唄?」郭珍有些不明白,李雲睿會怎麼知道紀綱的舉動。

紀綱和

「伙同永平公主,矯旨私吞食鹽。」看在郭珍對自己的事情這麼上心的份上,李雲睿也不打算居然于千里之外。

「什麼?紀綱腦子有病嗎?居然和永平公主合作,還矯旨……」郭珍听了之後,大驚,身為勛貴,郭珍很清楚皇帝對臣子忠心的看重,沉吟了半晌,說道,「錦衣衛跟皇室勾結,這是取死之道啊……」

「看來表叔的警惕性很高啊!」李雲睿沒想到郭珍竟然一眼就看穿了其中的關鍵,伸出了大拇指,說道。

「這算什麼警惕性?」郭珍苦笑了道,「你家的鐵冊軍要是也在的話,你的警惕性比我還高……」

「鐵冊軍?」李雲睿听了這個詞,不禁皺了皺眉,有些不解。

鐵冊軍是明太祖朱元璋在大封功臣時,賜給所有公侯伯每人賜兵一百一十二人,作為功臣的護衛,被稱為"奴軍",奴軍自行耕田為生,又賜給鐵冊,因此被稱為鐵冊軍。鐵冊軍只是賜給功臣的護衛,當功臣去世子孫襲爵時,鐵冊軍就要收回朝廷。

李文忠去世時,李雲睿還沒成型,曹國公的鐵冊軍早就收回朝廷了。

而郭珍的祖父郭英,則是朱元璋冊封的公侯伯中,活得最久的那個人,永樂元年才去世的,郭英死後,武定侯的鐵冊軍被朝廷收回了。

鐵冊軍看上去是皇帝賜給功臣的護衛,其實是皇帝安插在公侯伯等勛貴身邊的探子,勛貴的一舉一動都在鐵冊軍的監視之下。說句不好听的,勛貴們每天拉屎撒尿、寵幸個小妾時,鐵冊軍搞不好都在偷听……

听完郭珍的解釋,李雲睿心里直突突,他在慶幸自己爺爺死得早,否則有這麼大個漏洞,自己早死八百遍了!如果曹國公府有這麼一批護衛,李雲睿估計連話都不敢說了……

「表叔,你以前的人生,真是太悲慘……」李雲睿朝郭珍投去一個可憐的眼神。

「……」郭珍听了這話,有些無語。

這天不能聊了!

「錦衣衛是陛下的耳目,如果紀綱的坐歪了,陛下怎麼可能還會信任紀綱?如果紀綱不請永平公主出面緩頰,或許事情還有轉機……」李雲睿看到郭珍臉色不好趕緊把話題拉回正題,說道,「永平公主一旦出面,這就說明,兩人的合作已經很深了,陛下必然會更加暴怒。」

「確實如此!」郭珍听了李雲睿的話後,點了點頭。

紀綱勾結永平公主,合伙矯旨下鹽場取鹽,貪為己有,如果只是一次臨時性合作,賺完錢之後,大路朝天,大家各走一邊,或許朱棣還能原諒紀綱,畢竟誰也不是聖人,為自己謀點私利,無須過于苛刻。

但紀綱一進大獄,永平公主就抱著孩子來求情,這無疑會加深朱棣的疑慮……

其實這也不能怪紀綱,紀綱短短四年時間,從驟然上高位,政治斗爭經驗還很缺乏!

果不其然,當永平公主抱著剛出生的孩子,遞牌子入宮的消息傳到朱棣耳朵時,朱棣暴怒不已,將武英殿御案上的奏章,全部摔倒了地上。

永平公主進了後宮,哭哭啼啼地向徐皇後哭訴,說自己死了老公,一個人帶著孩子不易,還要打理富陽侯的事情,對公主府上的事情疏于管理,導致自己府上的人胡作非為,與錦衣衛勾結,矯旨下鹽場取鹽。

李讓和永平公主成親時,永平公主還是郡主身份,而李讓的父親李申是留守左衛指揮同知,李讓啥身份也沒有,他是尚郡主,為燕府儀賓,住的是郡主府。

李讓幫朱棣打天下,獲封富陽侯,有了自己的府邸;而永平郡主在永樂二年初被加封為永平公主,按制也有自己的公主府。李讓可以在兩處府邸間來回蹦,在富陽侯中養了一些妾室;但身為當家主母的永平公主只能住永平公主府,因為皇室的權威不容褻瀆。

李讓死後,為了安慰自己的閨女,朱棣在李讓遺月復子的李茂芳,出生後就直接繼爵了,支撐了。但李茂芳還在吃女乃,打理不了富陽侯府的事,永平公主就全面接管了富陽侯府。

永平公主用這個借口,是有些爛,但現在這種情況下,只能出此下策了。她並不想幫紀綱月兌罪,因為紀綱與漢王關系密切,而永平公主則是趙王的支持者,與紀綱之間的合作,只不過是為了掙錢而已!

當然如果有機會,能把紀綱拉攏到趙王陣營中,也是一個選擇。

但現在首要的任務,是先把自己的責任摘清,至于紀綱能否安全過關,那就靠他自己的運氣了!

徐皇後天資聰穎,飽讀詩書,自幼便有"女諸生"的美譽,當了二十多年的王妃,又幫朱棣造反,什麼事沒見過?一眼就看穿了永平公主的意圖,不過是想找人頂罪而已。

但徐皇後為人厚德嘉貞,在對孩子教育問題上從不疏忽,有諸多約束,從小就教育他們要遵守法令和規矩,絕不允許自己的子女為非作歹。一旦听聞子女有放縱之事,便會召入宮中加以訓責。

于是徐皇後直接指出永平公主的心思,將永平公主訓斥了一頓,讓她自己回府反省,永平公主悻悻然出了皇宮。

但畢竟是自己的親閨女,而且一個人帶著孩子,的確不容易。徐皇後也不忍心她受責罰,還是開口向朱棣求了情,朱棣與徐皇後伉儷情深,自然是不會駁皇後的面子,答應會下旨抓公主府推出來替罪羊,讓都察院、刑部依律治罪。

永平公主回到公主府後,招來了一個英氣逼人的內侍,然後讓所有人退了出去,房中只留下了二人。

「殿下,皇後怎麼說?」內侍站在永平公主身旁,小聲問道。

「現下就你我二人,無須這麼小心!」永平公主拍了拍自己身邊的位置,說道,「坐到這里來,孟郎!」

如果李雲睿在現場,一定驚掉下巴!永平公主果然有奸情,還和內侍……

不過這內侍恐怕要加引號。

「殿下,現在青天白日,人多眼雜,我們還是小心為妙!」被稱為孟郎的內侍,看了看四周,小聲說道,但還是不自覺的坐了下來。

「孟郎,這種提心吊膽的日子,什麼時候才是個頭啊?」永平公主將身子一側,靠在了內侍懷里,略帶哀怨的說道。

「殿下,我也想和你雙宿雙飛,但我孟賢現在只不過是趙王手下的一個拿空餉的指揮僉事,還是個庶子,不可能襲父親的爵位,拿什麼……」說道這里內侍嘆了一口氣。

孟賢,保定侯孟善之子,亞聖孟子第五十六代孫,現任趙王麾下三衛的常山衛四品指揮僉事。

孟賢是孟善的第三個二子,也是唯一的庶子,孟善四個嫡子,爵位再怎麼輪也輪不到孟賢身上。

身為男人,孟賢也希望自己有一天封侯拜相,光耀門楣,但這條路何其艱難?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