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481章 多方受益

「你的意思是增加一些商品供應,就能讓寶鈔保持穩定?」朱高熾听完之後,模了模下巴的三縷黑,說道。

「聰慧如殿下,一語中的!只要能提供足夠商品,就能最大限度的維持寶鈔幣值。」李雲睿點了點頭,說道,「不知道殿下發現沒有,最近南京城的米便宜了些許?」

「嗯?居然有此事?」朱高熾听了這話,有些不淡定了。大明寶鈔的幣值是和糧價關聯的,米價便宜就相當于大明寶鈔升值了。

「回太子殿下,確實如此。年初時一石米的價格大約在十二到十四貫寶鈔,這個月十貫寶鈔就能買到一石糙米。」李雲睿說這話時,言之鑿鑿。

「這是為何?」朱高熾開口問道。

「造成這個趨勢,是有幾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的。」李雲睿開口解釋道,「一是因為大量寶鈔被我利用大明銀行、玻璃廠和煤化工三個項目進行了回收;二是市面上供應的商品多了起來,比如玻璃、橄欖油、煤、暖氣設備,會分流一部分資金;還有個原因,就是那些商家急于拋售一些糧食,換取現金,開拓新業務……」

朱高熾听完李雲睿的話,低頭思索了一會兒,開口問道,「這前兩個原因,我倒是能理解,這第三個原因,你能否給我解釋一下?」

「殿下可知我旗下的幾個商號,在南京城中招了近萬名工人?」李雲睿說道。

「嗯!略有所聞!」朱高熾點了點頭。

李雲睿旗下產業招了近萬人,這事朱高熾和朱棣都知道,朱棣特意下令五城兵馬司嚴加防範,同時調集了兩衛兵馬進行監視,生怕這些人突然發難。

李雲睿也知道朱棣的這些小動作,但他根本不在意,畢竟李雲睿也沒想著造反,他真要造反,肯定選最簡單的方式,造點TNT,買通個太監,往朱棣住的地方一放……

「這近萬人有了收入,就會開啟一個買買買的消費模式,衣食住行都在他們消費的範圍。」李雲睿笑了笑,說道,「一個優秀的商人,自然會看到這個趨勢,他們必然要開始提前布局,比如他認為未來一年,這些人會購買大量的衣服,他們就會布局布料市場。辦這些事情需要大量的錢,當他們卻資金時,就只能將手里的糧低價換成錢!」

李雲睿這是在暗中夸自己,那些人哪能看到這些?只不過是李雲睿故意引導而已,他手握紅顏會和兄弟會兩大商業組織,隨便讓人在里面傳播點消息,那些商家肯定會視若圭臬,這種機會李雲睿當然不會放過。

買賣不可能他一個人做完,他的目的是讓這個社會富裕一下,最好能像後世一般,自己出門能有汽車、飛機、高鐵坐,娛樂可以看個電影、電視,有個商場可以購物、吃飯、娛樂……

這個要求貌似很高,但夢想要有,萬一實現了呢?

「原來如此,今日倒是漲了見識!」朱高熾听完李雲睿的解釋,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

「殿下,剛才我提議的向大明銀行入股,不知道殿下有沒有興趣?」李雲睿又回到了今天來的主體上。

「此事,恐怕有些難度……」見李雲睿問這個問題,朱高熾臉上露出難色。

這事朱高熾決定不了,他只是剛上台的太子而已,現在是觀政,說句不好听的,連建議權都沒有,更遑論決策權?

「事在人為,太子剛剛上台,也需要做一些政績出來,這些政績可能三年五年顯示不出來成績,如果在未來某一天,能夠獲得超額的收益,讓陛下、百官、百姓看到殿下**遠矚、運籌帷幄,定會對殿下欽佩不已,誠心拜服!」李雲睿說道。

這種事如果對朱高熾沒有利益想推進很難,李雲睿雖然沒玩過政治,但他很清楚這一點。後世為什麼有那麼多政績工程、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原因無他,就是官員想讓上司、下屬、百姓看到自己的能力。

朱高熾想坐穩太子之位,當然也需要做出一些政績來,但不需要即可見效,畢竟朱棣才剛剛上台,如果能現在布局,三五年後開始顯現效果,十年後有大成就,那麼朱高熾就會獲得百官和百姓的認可。

听李雲睿這麼一說,朱高熾有些心動,想了想之後,又開口說道,「你想讓朝廷出五億貫,朝廷哪來那麼多錢?」

「殿下,我的打算是這樣……」李雲睿壓低了聲音,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朱高熾听了李雲睿的打算後,眼光亮了起來。

五天之後,大明銀行傳出消息,戶部、皇室、宗正府三方聯手,向大明銀行注資五億貫,其中皇室和宗正府各一億五千萬貫,戶部兩億貫,佔大明銀行五成份子。

這個消息一出,整個京城都震驚了,于是人們紛紛開始打听,但因為簽約的人都被要求保密,沒有人能打听出細節來。

不過戶部往大明銀行送了幾十車寶鈔,這事倒是瞞不住大家的眼楮,有心人估算了一下,至少有一億貫。

「小公爺,你說你假模假式地搞得這麼麻煩,有這個必要嗎?」前來大明銀行「送」寶鈔的戶部尚書夏原吉,一臉郁悶的說道。

「夏大人,人生在世,全靠演技!如果您不親自出面,萬一有人懷疑是箱沒錢,要開箱子看,到時候他們發現是白紙,我們豈不是就露餡了?」李雲睿聳了聳肩膀說道。

「小公爺,我到現在都沒想明白,怎麼戶部、宗正府和皇室投資大明銀行,就變成我們欠銀行的錢了呢?一年五千萬貫的利息,現在朝廷一年的收入都沒這麼多?到時候我們拿什麼來還錢?」

「夏大人,我再跟您澄清一邊,你們是從大明銀行貸款,然後購買大明銀行的股份,貸款就要有利息,這是規矩!」李雲睿笑了笑說道,「至于一年五千萬貫的利息,這個您放心好了,我保證五年之內,你們的分紅會超過七億五千萬貫,這樣就能覆蓋掉利息和本金,等到五年後,你們就坐等收錢就可以了。」

「你把事情搞得這麼復雜,到底是為了什麼?」夏原吉還是想不通,李雲睿為什麼要這麼搞。

「國家信用!」李雲睿嘴里蹦出了四個字。

朝廷入股大明銀行沒出一分錢,李雲睿給朱高熾的解決方案,讓朝廷以貸款的方式,向大明銀行貸款五億貫,以資本金的形式注入大明銀行,然後用大明銀行五到十年的分紅,沖抵這筆貸款。也就是說在還完貸款之前,戶部、宗正府和皇室不享受大明銀行的任何收益。還完貸款後,三方開始享受大明銀行的分紅。

這件事之所以能順利通過,原因就在于此︰朝廷相當于一分錢不花,拿了一個未來能賺大錢的機會。

這件事中,多方都受益了。

此事由朱高熾提出,等事情成功之後,他將獲得很高的威望,朱高熾沒有不接受的道理。

對于朱棣來說,他可以借此解決一個潛在威脅大明政權穩定的因素,又不要付出什麼東西,當然樂得出手。

宗正府和戶部,無緣無故中多了一筆錢,雖然可能是五年、乃至十年後才能拿到,但那也是錢啊。

而李雲睿的收獲,就是國家信用。

可以說是幾方人中,獲益最多的人。

國家信用是背書,在資本的原始積累時期,國家信用是強有力的杠桿,沒有之一。有了皇室、宗正府和戶部三大組織給大明銀行做背書,相當于為大明銀行提供了無限虛擬資本——沒有人會相信朝廷會倒閉。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