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443章 萬事順心

「巨子,以後機械系發明的設備,就按照這個分配比例。」李雲睿繼續說道,「這些收入,你可以給做獎金發給參與的人,也可以用來擴大招生,也可以用來開展新的研究項目……」

居然還可以這樣操作,李雲睿說完後,墨塵眼楮亮了一下,開始動起了心思,自己手頭還有很多墨家的存貨,是不是可以拿出來……

李雲睿扔下墨塵,帶著梅瑾瑜和冬雪兩人,乘船去了江心島。

「知畫姐,大玻璃做出來了嗎?」李雲睿到了江心島之後,直接去了知畫的房間。

因為大明沒有工業,玻璃的制作現在完全依靠人工。

小型玻璃,李雲睿采用壓延輥,用輥壓成型,因為面積小,所以表面不平整、內部有氣泡,這些問題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但想造大玻璃,表面不平整就會引起水波紋現象,透過玻璃看東西就會失真;而大玻璃的氣泡多了,就容易自爆。

李雲睿結合大明的實際情況,想了兩條工藝路線,一是吹泡攤片法,一是浮法工藝。

所謂吹泡攤片法,簡單來說就是人工吹,玻璃原材料熔融之後,工人用一根鋼管攪一團玻璃熔液,放到一個圓筒模具中,用嘴向里面吹氣,因為玻璃熔液是軟的,內外產生壓強差,熔液就會形成一個圓形的筒;然後再放回熔爐中,加熱,重復操作幾次,模具一次比一次大,玻璃的厚度就會一次比一次薄,直到達到自己需要的厚度。最後加熱後,用剪刀減掉兩側多余的玻璃,再從中間剪開,趁熱攤平,就能得到較為大型的玻璃。

至于浮法工藝,則比較簡單,在一個大型的槽中倒滿錫液,將玻璃熔液從池窯中流入錫槽,漂浮在相對密度大的錫液表面上,在重力和表面張力的作用下,玻璃液在錫液面上鋪開、攤平、形成上下表面平整的玻璃,經過硬化冷卻後,再引上過渡輥台,進入退火窯,經退火、切裁,就得到浮法玻璃。

兩種工藝各有優劣。

吹泡攤片法的優點是主要靠人,不需要任何機械設備配合;缺點則是對工人的肺活量有要求,玻璃越大,越難制造。

浮法工藝制造玻璃優點很多,比如厚度均勻、上下表面平整、互相平行、成品利用率高、生產效率高;但缺點也有,浮法玻璃生產的成型過程中,要通入氮氣做保護氣體,錫槽還要保溫,同時需要很多機械設備,比如輥台,玻璃拉邊機。

有困難要上,沒有困難創造困難也要上。

李雲睿前世搞過玻璃,對這些工藝都很清楚,他不拿出來,是準備一波又一波的收割大明的富人群體,但計劃沒有變化快。

李家現在已經安全落地了,至少目前是這樣,至于朱棣以後會不會下死手,這個誰也不敢保證。自己家安全了,李雲睿就可以開展大計劃了,收割大明的富人哪有收割朝廷財政來錢快……

一個玻璃暖棚計劃,就能從朝廷里面忽悠一千萬貫!

嘖嘖嘖,李雲睿也是敗了這群官老爺們,真好忽悠。

只要大玻璃出來,給皇宮和朝廷六部、五軍都督府這些部門,更換一輪玻璃,怎麼著也得有一、兩千萬貫吧?

所以,李雲睿十分關心大玻璃的生產。當然,李雲睿只負責技術指導和工藝規劃,所有實現環節由知畫全權打理。

知畫見到李雲睿帶著梅瑾瑜來了,趕緊起身給梅瑾瑜行禮,畢竟這是李雲睿正牌子的夫人,以後自己要受梅瑾瑜的管理。這一動作,搞得梅瑾瑜有些不知所措,臉紅不已。

「行了,行了,以後都是一家人,搞得這麼客氣干嘛……」李雲睿也有些郁郁,這齊人之福,讓人難以消受。

梅瑾瑜也是聰明人,听了李雲睿的話,瞬間明白了知畫的位置,這是李雲睿後宮中的一員。

「知畫姐不必客套了,快快起身!」雖然梅瑾瑜有些不甘,但她無法反對,在大明的頂級階層中,男人有那麼三、五、七個侍妾或者侍女,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哪怕她的父親梅殷娶得是皇帝的嫡女,府里面也有三個侍女……

知畫起身後,對著李雲睿說道,「少爺,根據你提供的兩種做法,都做了出來,只不過效果不是很理想……」

李雲睿一听這話,心情變得非常差,果然還是失敗了。

「不過,浮法工藝最近有了大突破,相信這幾天就會有好消息傳來!」知畫見李雲睿臉色變了,趕緊補充道。

「哦?是嗎?」一听有好消息,李雲睿的臉立馬陰轉晴,瞪大了眼珠子,一把抓住了知畫的手,問道,「是哪個工序走通了?是錫槽保溫,還是氣體保護?」

氣體保護實現手法比較簡單,空氣中最主要的兩種氣體是氮氣和氧氣,要想提純出氮氣,將氧氣除去即可。在後世氮氣都是現成的,但在大明,李雲睿只能自己想辦法了。

李雲睿提出的方案是讓氣體通過灼熱的焦炭,氧氣和碳發生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再將混合氣體通過石灰水,這樣氫氧化鈣和二氧化碳反應,就會碳酸鈣,剩下的氣體就只有氮氣和微量的惰性氣體,惰性氣體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

但是知易行難啊,方案是個好方案,但執行起來難度很大,比如如何保證空氣和碳充分反應,而不生成一氧化碳;再比如如何確保二氧化碳全部與石灰水反應了……

至于錫槽保溫,則更扯淡,錫的熔點很低,只有232攝氏度,而玻璃熔液出爐的溫度在1500-1700攝氏度,兩者溫差極大,高溫玻璃熔液通過錫槽時,容易快速凝結,造成玻璃厚薄不均,因此需要把錫液加熱到某個溫度以上,確保玻璃熔液不會冷卻。

在後世,這些參數都是由電腦控制,通過電加熱設備實現的,但現在是大明,電腦、電加熱設備,啥也沒有,只能一步一步實驗。

在研發的路上,到處是坑,每個坑都要尋找解決方案。

李雲睿不是萬能的,他把原理告訴了工匠們,工匠們理解了李雲睿的意圖之後,只能發揮他們自己的聰明才智,尋找解決途徑。

當然,李雲睿也拿出錢來進行懸賞,刺激工匠們的積極性。

見李雲睿如此心急,知畫笑著說道,「兩道工序都有突破,而且生產線的改造已經接近完成了!」

很快李雲睿來到了玻璃廠的一個車間,里面一群兵部的工匠,正在忙活,見到知畫和李雲睿來了之後,紛紛停下手中的活,向兩人行禮。兵部的工匠,現在兩大任務,一是制造煤化工設備,一是幫著李雲睿改造玻璃生產工藝。

李雲睿示意眾人免禮,走到柳福面前,說道,「柳老丈,好些日子沒見著你了,氣色越來越好啊!」

「還不是承蒙小公爺照顧,在這里干活,吃得好,掙得多,萬事順心啊……」柳福趕緊回道。

這倒不是柳福在拍李雲睿的馬屁,在江心島干活,那是真掙錢!往日在兵部,柳福等人算是服徭役,雖然不用自帶干糧,但大多數時候他們都屬于白干活,只能分得一點點糧食糊口。

但在江心島,李雲睿除了管吃、管住、管穿衣之外,每月給工錢,是不是還發獎金!在柳福他們看來,這日子是好的沒邊了!很多以前的同僚,紛紛向他們打听,江心島還要不要人了,都想來投奔李雲睿。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