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92章 堪稱唯心主義者的鼻祖

人和人的想法不同,李雲睿就是想躺平,抱著嬌妻美妾,整日胡吃海塞,寄情山水,享受生活;李景隆的想法可不同,李景隆不僅僅是曹國公,還是淮西武勛集團的扛把子,整天滿腦子的都是家族傳承和壯大淮西派。

李雲睿看著李景隆走來走去,覺得有些無聊,就從書桌上拿起一本書,隨手翻開,看了起來。

「吾心之良知,即所謂之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則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與理而為一者也……」

「人者,天地萬物之心也;心者,天地萬物之主也。心即天,言心則天地萬物皆舉之矣……」

「有孝親之心,即有孝之理;無孝親之心,即無孝之理矣。有忠君之心,即有忠之理;無忠君之心,即無忠之理矣,理豈外于吾心邪……」

我屮艸芔茻,要不要這麼牛!李雲睿看了幾頁之後,心中驚呼不已,這特娘的比王陽明還王陽明,板上釘釘的唯心主義,堪稱唯心主義者的鼻祖。

這可不行,自己夾進去的私貨,實事求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點影子也沒看到。

得找個時間,好好跟自己便宜老爹談一下!

就在李雲睿思考如何跟李景隆談陽明心學時,李景隆開口說話了,「土豆推廣的事情,絕不能拱手讓出去。即使要讓,也不能讓給漢王,淮西武勛已經沉寂了幾年,應該出來活動活動筋骨了……」

李雲睿听了這話,一臉無奈的說道,「老豆,其實真沒必要,您在這麼敏感的時候,把淮西武勛拉出來,跟皇帝叫板,就不怕惹皇帝不高興?」

歷朝歷代,新皇即位都要通過各種方式,打擊前朝的官員,然後把忠心自己的馬仔,安插各個關鍵崗位,以便自己的意志能夠貫徹下去。

在李雲睿看來,李景隆準備讓淮西武勛出來搶功,無疑會遭到靖難勛貴和朱棣的警惕。朱棣現在正準備對付李景隆,如果看到有人幫李景隆,說不定連淮西武勛一鍋燴了。

李景隆當然也知道其中的風險,但他也有自己的分析。

任何人都知道,推廣土豆是一件收攏人心、積累民望的事。

如果朱棣真把推廣土豆的事交給了漢王朱高煦,這無疑會傳遞一個非常不好的信號給滿朝文武︰他準備歷練漢王,取代太子。

這樣一來,朱棣就自己打了自己臉,畢竟他立朱高熾為太子才一個月,即便對朱高熾不滿,表面工作也要做一下;另外,這種做法也會引起朝局動蕩,很多人會投機站隊,朝廷中就會出現黨爭。

李景隆認為,朱棣最終的選擇應該既不是漢王,也不是李景隆,而會是引進一個第三方!

听李景隆這麼一分析,李雲睿聳了聳肩膀,很是無奈地說道,「老豆,朝堂之事不是我的強項,您看著辦吧!但您務必慎重、慎重、再慎重……」

李雲睿對朝堂斗爭的認識,停留在《康熙王朝》、《雍正王朝》、《銅牙鐵齒紀曉嵐》這類水平。

雖說後世也有辦公室政治,但李雲睿遇到的還真不多。

李景隆听李雲睿這樣說,點了點頭,兩人又聊了一會兒,李雲睿就回了自己房中,繼續和知畫寫醫學院的規劃。

今天周王朱橚主動上門,已經很給面子了,李雲睿不是不識好歹的人,肯定要履行自己的諾言。再說了,開辦醫學院還是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這種利己利人的事,多做一點,能積陰德。

用了兩天的時間,李雲睿完成初稿,再把血型、細菌、消炎、消毒、輸血,這些後世小學生都知道的醫學常識,列了一個表,然後自己跑到會同館,跟周王朱橚聊了大半天。

朱橚听完之後熱血沸騰,直呼李雲睿建醫學院的主意精彩絕倫,說李雲睿教他的醫學知識,令人大開眼界,夸贊乃是千百年來不世出的奇才……

這一通夸贊,搞得李雲睿都有些不好意思了。畢竟李雲睿只是出出主意,指指方向,這里面會有很多坑、很多困難,需要周王自己去填、去解決。

「表叔爺,這只是佷孫一些不成熟的想法,還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提升,需要您耗費精力;那些醫理,需要您組織人手,展開研究……」李雲睿姿態很低。

「雲睿謙虛了,孤活了四十多年,都沒有你這般見識,真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朱橚笑了笑說道。

今天,李雲睿跟朱橚說了很多超越時代的知識,令朱橚嘆為觀止,感嘆之余,朱橚還有些產生了些許自卑。

沒辦法,李雲睿這是在利用自己超越時代的知識,進行降維打擊。李雲睿腦子里的東西,那是人類經過幾百年模索、研究、試驗,這中間走了無數的彎路、死了無數的人,才得出了這些結論。

「表叔爺,您夸得我都不好意思了!我說的這些,都是我師父教我的,至于真偽,還要您找人一起驗證,當然我也會想法,給您提供一些相應的工具。」李雲睿說道。

朱橚听到李雲睿提起他師父時,眼神亮了一下,說道,「如果你能再見到你師父,一定請他到開封一趟,本王想當面向他請教一下!」

「我也希望見他老人家一面,可惜,六年來,我師父他老人家仙蹤杳杳,再也沒現過身!」李雲睿一臉惋惜的樣子,說道,「不過,若是他老人家再來找我,我一定拉著他去開封,拜訪表叔爺!」

這個時候的李雲睿,就是典型的嘴上笑嘻嘻,心里媽賣批。天機子本身就是李雲睿杜撰出來的人,怎麼可能現身呢?他就是在亂開空頭支票。

朱橚听了之後,點了點頭。

李雲睿想了想之後,又開口說道,「表叔爺,外科手術師資的培養,先放在南京城,由我來主導,等他們能獨自操作之後,再送到開封府。趁著這段時間,我給他們做一些手術器材。」

盡管我國傳統醫學一直以「望、聞、問、切」聞名于世,但外科手術在古代早已存在,最早的記載出現在《後漢書?華佗傳》中,「若疾發結于內,針藥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即醉無所覺,因刳破月復背,抽割積聚。若在腸胃,則斷截湔洗,除去疾穢。既而縫合,傅以神膏,四五日創愈,一月之間皆平復。」由此可見,當時華佗已能利用酒和麻沸散,進行剖肚清腸的手術,技藝之高超,令人咋舌。

但因為儒學興盛,受「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的思想的影響,也許是受技術限制,外科手術在古代不是主流,

在宋朝慶歷和崇寧年間,醫學界發生了兩次大型人體解剖事件,留下了兩幅著名的人體解剖圖——《歐希範五髒圖》和《存真圖》,這兩幅圖被很多會外科手術的醫生,視為珍寶。

在江陰博物館有一套出土的明代手術器械,據墓葬出土的壙志記載,墓主人叫夏顴,死于明永樂九年,陪葬的器械有柳葉式鐵質刀一把,平刃式鐵質刀一把,鐵質小剪刀二把,鐵質和銅質釵各一把。另外在蘇州中醫藥博物館中,也有一套清代外科手術器具作為鎮館之寶,多達34件。

由此可見,中國古代醫學的發達。

周王大半輩子跟各類醫生打交道,當然知道大明外科手術的現狀,听李雲睿這麼說,有些詫異的看著李雲睿。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