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16章 天下事有難易乎?

說者無心,听者有意。會員們紛紛猜測,徐靈兒這句話中的「姑姑」是有所指!

徐靈兒的姑姑有四位,大姑姑乃是當今皇後,二姑姑是代王妃,四姑姑是安王妃,三姑姑徐妙錦至今未嫁,住在魏國公府中。

代王妃和安王妃都是封地,不可能寫一副字送回京城,做成牌匾,剩下的就是皇後跟徐妙錦。

紅顏會門口的牌子,據說就是皇後寫得,和牌匾上的字跡極為相似……

徐靈兒這句話,當然不是說者無心咯,是李雲睿安排徐景昌,用三盒冰激凌換來的!

有了徐靈兒的助攻,牌匾拍賣很順利,當然黃金會員是不可能出手的,這是規矩,勛貴家拿一塊沒有落款的牌匾,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誤會。

參與拍賣的人,大多是白銀會員,尤其以商人為主!商人們買回去,大多是用來顯擺的,順便給自己的產業,增加一層保護傘。

看到沒有,我鋪面上面掛著的牌匾,乃是當今皇後親筆御書,試問哪個官員、胥吏,能不給上三分薄面。

也沒賺多少錢了,三千多兩而已!

有了好事,不能獨佔,作為幫凶的朱瞻基,李雲睿肯定要打點的。否則到時候,被人拉清單時,連個墊背的都沒有,這有悖于李雲睿做事、做人的原則。

到時候,李雲睿交代問題時,說一句,「這生意,是皇孫和我一起做的……」

李雲睿身板小,但朱瞻基身份顯赫,誰也不能耐他何!

在李雲睿的哄騙下,朱瞻基把盒子收了起來,盒子里是一張一千兩銀票。

「瞻基,這些錢,你先攢起來,等你再大點,我教你做幾個生意,自己掙錢養活自己!」李雲睿靠在柱子上,跟朱瞻基說道,「哪怕以後你當了皇帝,也要學會自己掙錢……」

「李大哥,皇帝不是富有四海嗎?為什麼還要自己掙錢?」朱瞻基雖然年紀小,但從四歲開始啟蒙,道理還是懂一些的,他對李雲睿這種說法,有些不理解。

「太祖說過,爾俸爾祿,民脂民膏,這個俸祿不僅僅指的是官員的俸祿,包括皇帝、宗室、勛貴,都是由百姓奉養的!」李雲睿抬頭看著遠處的天空,慢慢說道,「雖然說天子代天牧民,享受百姓供養是應該的,但你好意思收那些面朝黃土背朝天、汗水摔八瓣百姓的糧食嗎?」

朱瞻基听了這話,搖了搖頭。

「所以,你得想辦法自己養活自己,養活官員。」李雲睿彎腰拍了拍朱瞻基的肩膀,說道,「大明正處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即將展開一輪工業革命,你要抓住這個機會,建立一些自己產業,這樣,等你上台之後,就可以做一個輕徭薄賦的君王,受萬民敬仰……」

什麼是工業革命,朱瞻基一點也不懂,但他相信李雲睿不會騙自己,趕緊點點頭。

「瞻基,從小你要懂一個道理,文能治國,武能衛國,但要想強國,必然是工科,以後不管那些大臣怎麼忽悠你,千萬不要上他們的當……」李雲睿開始給朱瞻基洗腦,歷史經驗告訴李雲睿,越小的孩子思想越開放,越容易接受一些新奇的觀點。

「李大哥,工科是什麼?」朱瞻基好奇的問道。

「工科啊,這個解釋起來很麻煩,那是一個很廣闊的領域,包含數學、物理、化學、天文、地理、生物等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的組合。」李雲睿說道,「就像我做出來的玻璃,可以用來做昊天明光鏡,可以用來蓋房子,還能做玻璃杯、玻璃瓶。」

前面半句,很多名詞朱瞻基沒听懂;但後面半句,朱瞻基听懂了,因為他見過。

「學好了工科,就能創造出好多好多這樣的東西,那麼就能創造無數的工作崗位,百姓有了工作,就能掙到錢,過上富足的日子。衣食足而知榮辱,倉廩實而知禮節,到時候百姓就有錢讓孩子讀書、認字、識禮,那個時候,天下就能大治!」李雲睿開始給朱瞻基描述一副美好的畫卷。

成不成先不說,先把FLAG立了再說。

「李大哥,你說的是真的嗎?」朱瞻基听完,有些好奇的問道。

「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李雲睿拍了拍朱瞻基的肩膀,說道,「你才六歲,離六十歲還有幾十年,努力奮斗一下,給大明創造一個萬世之基的偉業,還是有機會的!只要定下目標,干就完了!」

來,瞻基,干了這碗雞湯!

「好一個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身後傳來一個聲音。

李雲睿轉身一看,朱高熾和李景隆兩人,並排走來。見狀,李雲睿趕緊直起身來,不好意思的笑著。

「沒想到雲睿年紀輕輕,說話居然令人深思啊!」朱高熾邊走邊說。

「太子殿下謬贊了,這話不是我說的,是我父親說的!」李雲睿肯定不想當文豪,一家人中有一個就不錯了,要那麼多,扎眼!

「哦,是嗎?」朱高熾扭頭看向身旁一臉懵圈的李景隆。

「是的,太子殿下!」李雲睿看到李景隆臉色不好,就趕緊插言說道,「三年前,我父親勸誡好好讀書,特意寫了一篇《為學》!」

「《為學》?」朱高熾听完,重復了一遍。

「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

吾資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學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與庸也。吾資之聰,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棄而不用,其與昏與庸無以異也。聖人之道,卒于魯也傳之。然則昏庸聰敏之用,豈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

……昏與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與庸,而力學不倦者,自力者也。」

李雲睿用最短的時間,將清朝文學家彭端淑寫得《為學》背了出來,這可是當年高中必背課文,他背得滾瓜爛熟。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