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11章 乃是為父的啟蒙老師

吃完飯,李雲睿跟著李景隆去了書房。

「今天皇帝下旨,立世子朱高熾為皇太子,立儲一事已經塵埃落定!」李景隆坐下之後,就開口說道。

「好事啊!總算有結果了……」李雲睿听了這話之後,心里懸著的石頭,終于落地了,他一直怕自己的到來,擾亂了歷史的時間線,引發蝴蝶效應,看來歷史大勢還是如滾滾洪流,李雲睿擋也擋不住!

「明日下午,我帶你去拜訪一下太子……」李景隆將身子靠在椅背上,雙手交叉在胸前,說道。

「啊?」李雲睿听了這話,有些納悶,朱高熾第一天封為太子,李景隆第二天就上門,似乎有些拍馬屁之嫌。

李景隆听了李雲睿的擔心後,笑了笑,說道,「放心吧!我們已經算晚的了!今天下朝之後,世子府已經賓客盈門了!」

「啊?那些人也不矜持一點?節操哪里去了?掉地下了嗎?」李雲睿听了之後,有些不信……

李景隆听了李雲睿這話,搖了搖頭。

官場就是這樣,一旦升官了,就會賓客盈門;一旦失勢了,就是門前冷落車馬稀。

朱高熾現在是太子,未來的皇帝,那些趨炎附勢的文官、武將,當然會在第一時間備上厚禮,前去拜訪。

朱高熾領情不領情,另當別論,去了總比不去好!

拜訪了、送禮了,朱高熾可能記不住,但誰不登門,不送禮,朱高熾肯定拿出小黑本來,記上一筆……

當官的、當太子的,都是一樣,一個德行!

「好吧!我這種人,天生不適合混官場……」李雲睿听李景隆講完沒節操的官場規矩後,很是無語。

「按制,冊立太子之前,太子要先期三日,齋戒沐浴,所以明天去,還能趕上見他一面!」李景隆說道,「等冊封太子儀式完成後,太子就要入住皇城,想見面也難了!」

「那行吧!明天我早起,先把佛像的實驗做了!」李雲睿想了想之後,說道。

「好!」李景隆點了點頭,轉頭問道,「知畫你打算如何處置?」

「老豆,您好歹矜持一點,現在知畫已經到了我院里,您還想動歪心思不成?」李雲睿想也沒想,就懟道,「您要是納她為妾,我是叫她姐姐呢?還是叫她姨娘?」

李景隆听了這話,一臉黑線,說道,「我在你眼里,就那麼不堪?」

「男人,這是天性,從八歲到八十歲,都一個臭德行,我懂……」李雲睿毫不客氣的說道。

「混賬話!我好歹也是你爹,你怎麼用這種語氣跟為父說話……」李景隆有些暴怒的跡象。

「自己做錯了,還不允許別人說?」李雲睿撇了撇嘴說道,「您整天用啥眼神看知畫姐,闔府上下,沒有看不出來的……」

「眼神?什麼眼神?為父用什麼眼神看知畫?」李景隆壓了壓心中的火氣,用不善的眼神看著李雲睿,問道。

「男人看女人,還能什麼眼神?色眯眯的唄……」李雲睿說完這句話,看到李景隆似乎要炸了,想跑路。

李景隆听了兒子這話,心里一陣悲哀,嘆了一口氣,說道,「這話在為父面前說說也就罷了,千萬別當著知畫說,她也是個苦命孩子……」

這畫風不對啊……

李雲睿听了李景隆的話,覺得有些看不懂了,李景隆說知畫是個苦命孩子,這明顯是把知畫當晚輩啊……

這其中莫不是有故事?

「你以為你母親到教司坊挑人,一眼就看中了知畫,真是緣分?」李景隆淡淡的笑了笑。

我去,還真有故事……

這次輪到李雲睿驚呆了,開口問道,「莫不是老豆你私下安排的?」

要想讓袁氏盲選時,挑中某個候選人,辦法有很多,比如讓指定人員一枝獨秀;又或是有人敲邊鼓……

在後世,李雲睿參與某些項目招標時,用過很多類似的手段,所以很懂其中門道!

李景隆微微點了點頭。

沒想到啊……

「嘖嘖嘖,知畫莫不是老豆年輕時,留下的風流債?是我同父異母的親姐姐?」李雲睿手放在嘴邊,側了一子,低聲問道。

李景隆听李雲睿說這種混賬戶,覺得自己這兒子不能要了,怒氣沖沖地說道,「小小年紀,哪來那麼多亂七八糟的想法……」

「開個玩笑而已,老豆莫生氣……」李雲睿趕緊認慫。

「知畫的曾祖父詹同老大人,乃是為父的啟蒙老師……」李景隆開口說道。

「啥?我們家跟知畫姐姐家,還有這淵源?」李雲睿听了之後,差點驚掉下巴。

詹同,原名詹初書,元朝至正年間,舉茂才異等,擔任郴州學正。

茂才,也就是秀才,因為東漢時為了避諱光武帝劉秀的名字,將秀才改為茂才,後來有時也稱秀才為茂才。

元末,天下大亂時,詹同投靠了陳友諒,擔任翰林學士承旨,後來,明太祖朱元璋打下武昌城,滅了陳友諒,召詹初年為國子博士,賜名「同」。

這個博士與後世不同,乃是一個官名。在秦漢時期,是指專門掌管書籍文典、通曉史事的官職;後來,凡是學術上專通一經、精通一藝,擔任教授生徒的人,都會獲得博士稱號,博士須滿足「明于古今,溫故知新,通達國體」的要求!

「當時為父和諸功臣子弟在內府學習,詹師傅就是教授我們的諸多博士之一!」李景隆抬頭看向屋頂的椽子,仿佛在回到了兒時的記憶,口中念念有詞,說道,「詹師傅學貫古今、知識淵博,最善講《易》與《春秋》。做文章時,每每才思泉涌,逸興雲飛,好生羨煞諸功臣子弟!」

我去特喵的,沒想到知畫姐姐祖上,還有這樣的牛人,李雲睿听了之後,不禁心向往之,他是文抄公,對有真才實學的人,還是非常佩服的!

「後來,太祖看到詹師傅才華過人,就升他為考功郎中,專門負責太祖的起居注,後又進翰林直學士、侍讀學士,洪武四年,進吏部尚書,與禮部主事宋濂宋師傅共同編撰《日歷》、《皇明祖訓》……」李景隆此時,目光中露出一絲欽佩之色。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