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這事說起來很簡單,但沒經過訓練的人,做起來很難很難。

首先要克服的一點,就是恐高,滑翔翼一飛起來,少則幾十、上百米,多則上千米,很多人在地面上,胸脯拍得震天響,一上天就慫了;其次,就是人在空中無依無靠,活動不像在地面那麼靈活,在飛行過程中想要調節前後左右,說易行難。

因此,想要飛天,飛行員的心理素質是排第一位,其次才是操控技術。

第二天一早,李雲睿拉著一堆東西,帶上陶然出了南京城,來到鐘山的一處險峰下。

「陶兄,看到那峰頂沒?」李雲睿指著險峰說道。

陶然不明白李雲睿準備干嗎,抬頭看了看山頂,點了點頭。

「桑海,看到山頂上的那棵歪脖樹沒?」李雲睿扭頭沖著李桑海說道,

「世子,看到了!」李桑海趕緊回道。

李雲睿用手指著陶然說道,「帶兩個人,拿上吊帶和睡袋,跟陶兄一起到山頂上去,然後把他吊在那棵樹上……」

這話兒怎麼說的?怎麼要把自己吊樹上?陶然有些不明白了。

這是李雲睿昨晚想了一夜,才想出這個兩全其美的辦法,把陶然吊在險峰之上,既可以測試他是否恐高,又能鍛煉他的膽量。

李雲睿把自己的想法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陶然听了之後才明白過來,原來飛天不是自己想象中,那麼簡單的事情。

看著高高的險峰,陶然突然覺得腿肚子有些打轉,但昨天豪言壯語已經說了出來,此時再退縮,就沒法在這個世上混了。

陶然把心一橫,咬了咬牙,自己徑直往前走去。

李桑海正準備跟上,被李雲睿叫住了,他得告訴李桑海如何吊……

經過一番演示後,李桑海帶著兩個護衛,帶著吊帶、睡袋,向山頂攀爬上去。

李雲睿可不想跟著他們去爬險峰,受那罪干嘛?

這可是鐘山,也就是後世的紫金山,先天形勝,其間龍蟠虎踞,山水城林渾然一體,可謂山水人文之鐘萃,諸葛亮曾經評價,「鐘山龍蟠,石頭虎踞,此帝王之宅也!」所以朱元璋生前一眼就選中了這里,作為自己死後的陵寢所在地。

明孝陵作為中國明清兩朝第一座皇陵,直接影響明、清兩代,五百余年的二十多座帝王陵寢的形制。明清兩代帝王陵寢,都是按南京明孝陵的規制和模式營建。

後世,李雲睿曾經游過一次明孝陵,但看到的都是被戰火破壞後的樣子,清咸豐年間的太平天國運動,幾乎讓明孝陵地面建築毀于一旦。

現在,自己既然穿越而來,不親眼看看原汁原樣的明孝陵,豈不是對不起自己?

李雲睿帶著護衛,一路騎驢向明孝陵跑去。

說起騎驢這件事,李雲睿也蠻傷心的,他想騎著高頭大馬,招搖過市,讓街上的大姑娘小媳婦看到自己英俊威武的樣子,奈何……

說多了都是淚,連曹國公府最小的馬駒,李雲睿騎上去之後,總覺得有些心虛,生怕摔下來骨折,最後李雲睿無奈就換成騎驢,嚴格來說是騾子。

「我有一只小毛驢,我從來也不騎,有一天我心血來潮騎著去趕集,我手里拿著小皮鞭,我心里正得意,不知怎麼嘩啦啦啦啦我摔了一身泥……」李雲睿騎在騾子背上,手里拉著韁繩,嘴里哼著後世耳熟能詳的《我有一只小毛驢》。

身後的護衛听著李雲睿的歌,不時地發出笑聲。世子自從受傷之後,改變了許多,有時候讓人覺得高深莫測,有時候又讓人覺得幼稚可笑。

和煦的春風吹來,路旁潺潺流淌的溪水,地上剛剛發芽、女敕女敕的花草,山上郁郁蔥蔥、青翠欲滴的樹木,構成了一副美麗的畫卷。

李雲睿看著一路上的美景,不禁咋舌。相比後世旅游時,只看到熙熙攘攘、人頭攢動的場景,這才是人間盛景!

「來人止步!」就在這時,一個不和諧的聲音傳來!

李雲睿听到聲音後,趕緊拉住韁繩,向前看去,一群士兵拿著刀槍,攔住了李雲睿的去路。

這青天白日的,居然有人攔路?還是當兵的!準備打劫嗎?李雲睿有些不明白,這可是皇城根兒下,這些人不怕死。

「世子,這是皇陵的守衛,已經到了孝陵的地界……」一個侍衛騎馬來到李雲睿身邊,低聲說道。

听到皇陵的守衛幾個字,李雲睿瞬間想起了一個詞——孝陵衛。

自古以來,盜墓這活兒就是很多人發家致富的方法,帝王將相的陵墓更是模金校尉的最愛。朱元璋自然知道這一點,為了防止別人挖自己的陵寢,朱元璋在臨死前下旨成立的孝陵衛。孝陵衛就是專門負責守衛朱元璋孝陵,整個衛隊有五個千戶所,五千六百余人。

孝陵衛是南京城周邊四十二衛所戰力最強的衛所,沒有之一。孝陵衛的官兵都是經過長期訓練而挑選出來的精兵,這些人中大都經過實戰。

在孝陵衛中還有一個神秘的組織,被稱作經歷司,由五百名精兵強將組成,這些人選拔標準非常嚴格︰除去最基本的身體素質和作戰技能要求,還要能騎馬揚鞭,飛速奔馳,騎馬跨過一道壕,越過一堵牆,並在馬上開弓射箭,三箭中兩箭者才為合格,這標準相當于後世選特種兵。

孝陵衛隔幾年考核一次,"不能勝任者,可令其男兒承替,無男兒承替者,應侍祿回鄉養老",考核不通過,沒有兒子的孝陵衛士兵,只能拿著俸祿回家養老。

由此可見,孝陵衛的要求之高,選人之嚴格。

「來者何人?報上姓名!」這時,攔路的孝陵衛士兵中,有人喊道。

「我乃曹國公之子李雲睿,今日出城,準備拜祭祖父,路經此地!」李雲睿開口說道。

在這個年代,皇陵不是旅游景點,不是你說想去就能去的地方,也不是普通人能去的地方,除非有重大祭典,百官才有機會跟隨皇帝,親赴皇陵進行祭拜。平常除了皇陵的管理人員,就是禮部官員、又或者是皇帝派的特使,才能進入皇陵。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