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11章 年輕人,要志存高遠

李雲睿忙著培訓的時候,李桑海忙著賣會員卡,丘晟忙著想辦法搭救穆斯塔法的家人。

終于在丘晟的軟磨硬泡下,邱褔寫了一封信給揚州水師的千戶,將船上的人和種子放行,至于船和船上貨物由揚州水師自行處理。

這種事,既然淇國公發話了,水師千戶肯定不會不給面子,放人和一些無關緊要的種子而已,隨便找個理由上報,船上的人水土不服,集體暴斃即可。

李雲睿安排人手,將這些人接到了南京城外,找了個偏僻的村莊安頓了下來,因為這群人沒有戶籍,暫時不能亂走。

戶籍這事,李雲睿已經眼前的讓徐景昌想辦法了,畢竟徐景昌是正牌子的侯爺,還是皇後的佷子,自己只是給備胎而已。另外,李雲睿擔心自己出面,到時候曹國公府再多一條罪名,勾結外藩。

雖然歷史經驗告訴李雲睿,上位者不想搞你的時候,你就是殺人放火,上位者都會給你找理由開月兌;如果想搞你的時候,你就是天天燒香拜佛,一心向善,上位者都能給你安排個詛咒君上的罪名。

但萬事小心沒有錯。

「雲睿,家里人讓我來問一下,你那生意什麼時候做啊?」李雲睿安排完工作後,徐景昌靠在門框邊上,看著院子里的樹,一副老成的樣子。

「哪個生意?我的生意多了?」李雲睿知道徐景昌問的是玻璃,但假裝糊涂。

「玻璃和昊天明光鏡!」徐景昌用眼剜了兩眼李雲睿。

「玻璃量產至少要半年,昊天明光鏡說不好,搞不好得一年……」李雲睿搖了搖頭,一臉無奈的說道。

現在二月中旬,會試科舉剛結束,按照歷史脈絡,三月初殿試,三月底開始準備冊立太子儀式,四月冊立太子,這期間曹國公府不會有風險;之後兩個月,皇帝為穩定朝局,也不會對曹國公府下手。

皇帝要動手,至少也在七月份,大概有半年的時間。李雲睿為求自保,肯定不會在曹國公府落難之前,把玻璃和玻璃鏡的技術完整的拿出來,只能一點一點地往外放,讓那些勛貴們,時時看到希望和錢途,在最後時刻拿出來,跟勛貴談價錢的。

當然了,這其中也存在一些技術問題,李雲睿還沒解決,需要一些時間。

「一年?」徐景昌听了之後,想罵人!

「如果要一片一片的造,今天我就可以做,但是那能掙多少錢?我們是要想掙大錢的人,能看得上這點蠅頭小利?」李雲睿又開啟了忽悠模式,說道,「要造,就必須大批量的造,一天造兩萬片的那種。一片賣五百文,一天就是一萬兩,一年搞個三百萬兩不成問題……」

好有道理,徐景昌听了李雲睿的話,眼楮開始發光。

三百萬兩,那得多少錢?

「年輕人,要志存高遠,樹立遠大理想,並為之不懈奮斗!不能為了眼前的一點蠅頭小利,斤斤計較!」李雲睿十分老到地給徐景昌做起了思想工作,「錢是地主老財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都會是我們的,無非就是早一天晚一天而已。所以,我們不要著急,慢工出細活……」

徐景昌在一旁听著,不住的點頭,他並沒有指望李雲睿明天就開始動起來,只要李雲睿能有交代就行。

畢竟徐家最近收了一些白銀和青銅卡,錢花的有點多,心里不免有些忐忑。

「有沒有技術好、經驗豐富的鐵匠、木匠、石匠、銅匠、瓦匠,介紹百八十個?」李雲睿走到徐景昌旁邊,手搭在徐景昌的肩膀上,神神秘秘地問道。

「鐵匠、木匠?你要那麼多工匠干嘛?」徐景昌看到李雲睿的樣子,心生警惕,但凡李雲睿這個樣子,肯定沒憋好屁。

「造玻璃,需要很多工具啊,還要造廠房,總不能靠我一個人吧?」李雲睿送了徐景昌兩個白眼,不爽的說道。

徐景昌听了之後,點了點頭,問道,「需要多少?」

「當然越多越好了!」李雲睿笑著說道。

人,李雲睿可以自己找,但他不想以曹國公府的名義找,到時候皇帝再給曹國公府安一個居心叵測的罪名,那豈不是得不償失。

小心無大錯。

「這事我回去問問伯父,想想辦法!」徐景昌看著李雲睿,揉了揉鼻子,說道。

「沒問題!」李雲睿看了看門外院子里的樹,說道,「那啥,景昌,我是這樣想的,玻璃的利潤,李家和徐家不可能獨吞,否則李家和徐家就會成為南京城的眾矢之的,被人群起而攻之。」

徐景昌听了李雲睿的話,低頭暗自琢磨起來。

紅顏會的四十萬兩會員費送入徐家,徐輝祖反應過來之後,把李雲睿坑徐家的事告訴了徐景昌。

徐輝祖並沒責怪李雲睿,畢竟那些錢里有徐家的一部分,李雲睿肯分潤給徐家三成,徐家總要有所付出。徐輝祖把這件事講給徐景昌,主要就是想告訴徐景昌一個道理——錢財迷人眼。徐輝祖告訴徐景昌,自己因為貪戀錢財,利令智昏,讓李雲睿鑽了空子,以此來提醒徐景昌,以後有好事找上門時,一定要考慮周全。

同時,徐輝祖還告訴徐景昌,李雲睿之所以把這筆錢送到徐家,就是因為這錢太扎眼了,會讓很多人羨慕嫉妒恨。而徐家收了這筆錢,就等于上了風口浪尖。

徐景昌雖然年紀小,但也不是傻子,李雲睿說的這麼直白,他再不明白就不配當這個侯爺。于是,不自覺地點了點頭。

「玻璃廠我準備讓所有黃金會員投資,建玻璃廠和買設備的人、錢每家都要出,每個會員卡一股,紅顏會有三十個黃金會員,一共就三十股,每股出三千兩銀子和十個工匠。」李雲睿繼續望著門外的樹,慢悠悠的說道。

薅羊毛這種事,李雲睿絕對不會放棄,建玻璃廠用多少錢他沒算過,他唯一的想法,就是把新勛貴們搞破產。

原因很簡單,新勛貴都是朱棣的鐵桿,把他們的錢折騰光了、搞窮了,再讓他們看到掙錢的曙光。到了李家遇難時,永樂朝的新貴們是選擇吃土呢?還是選擇幫忙?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