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09章 我想組織一支船隊

不能表現的過于歡喜,李雲睿暗中警告自己,他強忍著激動的心情,面色如常。

穆斯塔法看了看李雲睿的臉色,似乎對這個消息有些不感興趣,心沉了下來。

「親愛的穆斯塔法,感謝你的消息!我盡快把你的家人解決出來!」李雲睿語氣平靜的說道。

听了這話,穆斯塔法臉色露出了笑容,總算沒浪費自己發現的機會。

「穆斯塔法,不知道你對以後有什麼打算?」李雲睿看了看穆斯塔法,微微笑道。

听李雲睿問這個,穆斯塔法有些喪氣,「小公爺,我現在還沒什麼打算,我的船被扣了,我所有的家產沒了,想回祖爾法也不可能了……」

「對此,我感到非常遺憾,無堪合不得登陸,這些都是朝廷律法。我父親雖然貴為國公,也不能徇私枉法……」李雲睿假裝惋惜的樣子,搖了搖頭,說道,「商人運輸商品,進行交換,互通有無,這是好事。但朝廷有朝廷的難處,大明的海疆萬里正遭受倭寇的侵擾,百姓苦不堪言,先皇迫不得已才下了這樣的御令。」

李雲睿這樣說,就是不想幫穆斯塔法,他不想讓穆斯塔法翻身,至少在自己培養出海貿人才之前,不能讓他翻身。

一件事,若不想做,會找出千萬個理由拒絕;若想做,絞盡腦汁也會想出辦法。

這個道理,李雲睿懂,穆斯塔法也懂。但穆斯塔法也清楚,李雲睿是個孩子,本身做不了主,最多也就是幫他說幾句好話而已。穆斯塔法現在已經不存在奢望了,他最大的期望就是把家人救出來。

「我想組織一支船隊,出海做點小生意,你有豐富的航海經驗,因此我想聘你當我船隊的負責人,至于薪水,一年一千兩白銀,為我工作五年。」李雲睿看著穆斯塔法,從書桌旁拿出了一面鏡子,放到了穆斯塔法面前,慢悠悠地說道,「五年後,我把玻璃鏡在阿拉伯世界和歐羅巴的經銷權給你。」

五年是李雲睿算好了的,按照歷史記載,鄭和第一次下西洋在是永樂三年,第二次是永樂五年,永樂七年回到大明,從現在開始,正好是五年時間。

兩次下西洋、四年時間,肯定可以鍛煉出一支有經驗的船隊,到時候,自己的船隊就能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上馳騁了。

至于再往西的歐洲大陸,那就太遠了,這年頭做遠洋海貿,沒有強大的武力做保護,基本上等于送死。

歷史經驗告訴李雲睿,大航海時代的貿易,都是依靠強有力的武裝力量,船上都有火炮、槍械,不為打劫別人,只為保護自己利益。以大明的國力,鄭和才走到了木骨都束,李雲睿不認為自己的船隊會超越鄭和的船隊。

讓穆斯塔法當一個中轉站,利用阿拉伯商人往西去,把阿拉伯人和歐洲人的錢賺到手,無非就是自己少掙點而已。錢不可能一個人掙完,能把大頭賺來就可以了。

李雲睿看得很開,他可沒有統治全球,制霸世界的野心,他就想搞錢!

明晃晃的鏡子,讓穆斯塔法瞪大了眼楮,「最貴的小公爺,這玻璃鏡怎麼賣?」

「你覺得在阿拉伯和歐羅巴,這樣一面玻璃鏡能賣多少黃金?」李雲睿用手比劃了一下,一尺見方的大小。

「嘖~~~」穆斯塔法看了李雲睿比劃的大小,吸了一口冷氣,低頭思索了一下,說道,「我願意出三百兩黃金!」

三百兩黃金,李雲睿听了這個數字後,微微一笑。

作為玻璃行業曾經的銷售人員,玻璃的歷史他讀過,玻璃鏡的歷史他也研究過。

歷史上第一面玻璃鏡,出現在威尼斯,大概在公元1508年。當時,法國皇後結婚時,威尼斯送了一面鏡子給她,讓整個歐洲為之瘋狂,上至王公貴族、下到闊佬富商,無不為擁有一面鏡子而榮,最貴的一面鏡子曾經賣出了15萬法郎的價格。

威尼斯為了保有玻璃鏡的秘密,將所有工匠關在了一座小島上,讓他們與世隔絕。直到一百六十年後,法國人想法收買了幾個工匠,通過走私將他們運到法國,才獲得了這門技術。

15萬法郎值多少,李雲睿不知道,但肯定比三百兩黃金多多了。

「如果我一年給你三百面,你能出多少錢?」李雲睿笑了笑。

物以稀為貴,一面的價格和一千面的價格,肯定不一樣,這道理李雲睿懂,作為商人的穆斯塔法也懂。

「尊敬的小公爺,你給我三面,就算五兩黃金一面,我也買不起啊!」穆斯塔法哭喪著臉說道。

李雲睿一听這話,倒是愣了一下,旋即明白了穆斯塔法的意思。

穆斯塔法現在是個標標準準的窮光蛋,一文不名。李雲睿雇佣他五年,才給他五千兩,僅僅夠他買幾面玻璃鏡而已。

這的確是個問題。

「先不談你有沒有錢買?我就是想知道你能接受的價格。」李雲睿咬了咬嘴唇,說道。

「像這樣的寶物,賣給那些王公貴族,五百兩黃金他們肯定能接受,如果賣給那些商人,我想兩百兩黃金,他們肯定願意接受。」穆斯塔法想了想,說道。

穆斯塔法口中的商人,是指阿拉伯的商人,自古以來,這兩個族群就是天生的商人,比猶太人還厲害。

阿拉伯半島到處是荒漠,種植糧食很難,生活在阿拉伯半島的人為了活命,就開始行商,換取必要的物資,慢慢地就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商業群體。為了行商,在中世紀時發現了印度洋的季風規律,他們發明了三角帆,漂洋過海來到了大唐,開展貿易。

宋朝時,很多阿拉伯人到中國定居,開展海貿。有個很有名的人物,叫蒲壽庚,就是盡殺南宋海外宗室,追殺宋端帝、宋末帝的人。

兩百兩黃金!李雲睿一听這個數字,眼楮亮了起來!

如果玻璃鏡能在海外賣到這個價格,那麼自己原本在大明推廣玻璃鏡賺錢的計劃,就要適當調整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