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47章 朔望朝會

吹,使勁吹,反正怎麼離譜,李雲睿就怎麼吹,神仙只存在傳說中,沒有任何人見過,越是離奇,人們越是相信。

什麼百萬年日月精華,什麼三十三離恨天,什麼諸天萬神,吳氏听都沒听說過……

無限拔高不存在的師父,才能唬住吳氏,讓她信服,這是一般人的心理,李雲睿打得一手好算盤。

「乖孫,為何以前從未听你說起過?」吳氏有些不信。

「祖母,以前孫兒以為只是一個夢而已,所以並未在意,我那師父說我機緣未到!前幾天,孫兒不慎受了傷,醒來後,腦袋中就莫名其妙地懂了很多東西,孫兒才知道,我師父沒有騙我。」李雲睿終于把謊圓了起來。

吳氏听了之後,點了點頭,雙手合十開始拜了起來,「神仙庇佑,我孫兒有此機緣,老身定當每日清香三柱,敬—片真誠心。」

「祖母千萬別這樣,夢中我師父再三叮囑,不能讓世人知道他的存在……」李雲睿暗暗翻了翻白眼,這謊撒的,有些過了,趕緊滅火。

「好的,好的,雲睿,你告訴祖母,你師父不會怪罪你吧?」吳氏听了李雲睿的話,有些惴惴不安,畢竟李雲睿告訴了她。

「想來應該不會吧!等我下次見到他時,問問他!」李雲睿揉了揉鼻子,有些訕訕。

「你還經常見到你師父他老人家?為什麼不請他到家里來?」吳氏一听這話,感情老神仙時不時出現在孫子身邊,作為主人,她可不能失禮。

「呃……,祖母,我師父喜歡游歷世間,法相千變萬化,有可能是天上一只鳥,水里一條魚,樹上一條蟲,也有可能是路邊的乞丐、行腳的小販、游方的道士,他有時會跟我聊幾句,有時看我一眼就沒了,我也分辨不出來……」李雲睿覺得自己這個謊,越來越扯淡了,快要崩了。

「哦……」吳氏听了李雲睿的話,點了點頭,只有大能之人,才能隨心所欲的變化,率性而為,游戲人間,果然無愧齊天大聖之名,于是開口說道,「雲睿,你師父都教過你什麼?」

「我師父教了我很多東西,但我很多都是一知半解……」李雲睿看著眼前滿臉虔誠的吳氏,有些不好意思編下去了。

「你師父乃是神仙,教得東西肯定是深奧無比,你要慢慢學,好好學,或許有一番造化!」吳氏也是活了大半輩子的人,知道這世間好多人修仙、修佛,也沒有見一個人飛升成仙,自然明白神仙之法,肯定不容易學。

「是是是,祖母教訓的極是,孫兒一定好好研習師父教得本事。」李雲睿擦了擦頭角的汗,長吁了一口氣,總算應付過去了。

「想不到我乖孫,有這樣一番人生際遇,你祖父泉下有知,定當欣慰。」吳氏抬頭望著屋頂的椽子,陷入了深思。

李雲睿站起身來,走到門口,跟侍女低聲說了幾句話,很快就見侍女端著一盆熱水走了過來,李雲睿端著水盆,來到了臥榻前。

「祖母,我師父傳得本事里,有一個洗腳的法子,今天讓孫兒給您老人家試試,我師父說這個法子,能延年益壽!」不能光說不練,否則容易引起吳氏懷疑,洗腳的本事,李雲睿在秋香和冬雪身上試過了,所以李雲睿準備讓吳氏也體驗一下。

吳氏一听這話,這師父怎麼會傳洗腳的本事給孫子,有些不信,但隨後听到洗腳居然能延年益壽,就有些驚訝,一個小小的洗腳之法,還有這麼多講究,就起了好奇之心。

李雲睿別的本事不行,洗腳他是專業的,一刻鐘後,吳氏已經安詳地躺在臥榻之上,睡了過去,李雲睿從床上拿來被子,給吳氏蓋了上去,端著盆出了門,然後囑托丫鬟盯著老太太。

這一關,應該算過了!走出吳氏的小院,李雲睿長吁了一口氣。

回到自己的院中,李雲睿就想跑,賬房孫先生已經等待已久,正坐在大廳,眼巴巴地等著他呢。算了,自己約的炮,含淚也要打完,李雲睿有些沖孫掌櫃打了個招呼,兩人進了書房,秋香送來茶水,兩人開始研究了起來,一直到三更天,李雲睿擺月兌這尊瘟神。

今天跟誰睡,這是一個問題,自己屋里有個暖被子的冬雪,東屋里有個來大姨媽的秋香,想起了冬雪早上幽怨的眼神,李雲睿左右為難,最後他選擇了自己睡,理由嘛,很簡單,推給賬房孫先生即可……

次日早上,還有兩刻鐘到卯時,皇城門前。

今天是二月初一,朔望朝會。

因為時辰未到,午門尚未打開,百官身穿公服,三五成堆扎在一起聊天。

李景隆作為朝臣之首,身邊自然有很多人圍著,李景隆開始了表演。

「諸位,國有儲君,方可大寧!立儲乃是國家大事,也是國之根本。我等身為臣子,為大明江山計,為百姓社稷計,應建言陛下早立儲君……」

「世子秉性仁孝純良,陛下起兵靖難時,世子在北平守成治民,以萬人抵數十萬之眾,北平城賴以周全;陛下帶兵在外征戰,世子居中協調,為陛下提供各類物資支持,其功大焉……」

「高陽郡王勇猛無敵,有萬夫不當之勇,頗有陛下之風,曾數次救陛下于危難,靖難之役,高陽郡王厥功甚偉……」

在李景隆周圍的人,听著李景隆這話,有些迷糊。

這前幾天李景隆只是聯絡朝臣,薦舉朱高熾,怎麼今天又開始夸朱高煦了?

莫不是看到皇帝下詔,讓世子跟高陽郡王同時進京,李景隆改主意了?

眾人各種心思都有,都是默然不語,看著李景隆在那里滔滔不絕地繼續演講。

「兩位王子各有所長,陛下在世子與高陽郡王間,左右為難。然天下之命,懸于太子,因此太子之位,懸空過久,非家國之福。我還是認為,世子殿下熟讀聖賢經典,行事穩重,有仁君風範,堪當此任!況且皇長孫有純孝之心,有聖君之相……」

眾人听了之後,紛紛點頭!

這兩日,皇長孫朱瞻基仁孝、急智的事跡,在南京城中傳播極廣,已經廣為人知。

一方是儒家門生的世子加純孝的皇長孫,一方是萬夫不當之勇的郡王,選誰,這是個問題?

但這是個問題嗎?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