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07論功行賞

陳遠陌扭頭離開,張沖吵吵嚷嚷的跟在他身後,想把人拽回來,他低聲道︰「遠陌,你這是在做什麼?忘了咱們的目的了嗎?」

「宴會快開始了,去晚了可不好。」陳遠陌沒做任何停留,頭也不回的走開了。

徒留林淼和裴初在身後吹冷風。

本來開開心心的林淼立刻心冷,鼓著個臉看著陳遠陌遠去的背影,這都是什麼事啊,林淼氣呼呼的朝陳遠陌喊道︰「陳遠陌!你站住!」

陳遠陌只當做沒听到,加快腳下的步伐。張沖跟在後面都有些為難了,「遠陌,你家世子叫你呢。」

「那是你的錯覺,你听錯了。」陳遠陌堅決不要看到林淼與裴初站在一起,談笑風生的畫面。

林淼哪兒知陳遠陌心里糾結所在,反正他是氣壞了,自從陳遠陌去南蠻之後,他每天都關注南蠻的戰事,都不知寫了多少封信,可陳遠陌一封都沒回,他只當是戰事吃緊,陳遠陌抽不出時間,畢竟雲溪公主也沒收到自家哥哥的信件。

當林淼知道皇甫少燕攻破南蠻,陳遠陌要凱旋而歸時,開心壞了,天天掰著手指頭算著陳遠陌歸來的日子。今日他入宮之後,在宮里轉了一大圈才找到陳遠陌的身影,那麼久不見,不上前給他一個大大的擁抱也算了,連張正臉也不給他露?林淼心里是又委屈又窩火。

林淼滿是失望的神情被裴初盡收眼底,也不知該如何安慰他,「許是有我在場,陳公子害羞了吧。」

林淼鼓著臉,害羞?怎麼可能,陳遠陌根本不是會害羞的人,他巴不得在全天下人面前往自己身上貼,「不管他了,裴小姐,咱們去承歡殿吧,宴會要開始了。」

********

皇甫少燕很公正的,一碗水端平,誰都不差誰,駐守邊關多年的士兵們,上前線的五千新兵們全都上報兵部,論功行賞,當然,這麼多年來逃兵的名冊也交到兵部手中,至于兵部會怎麼做,他不管了。

承歡殿內,歌舞升平,這次南蠻戰役記頭功的幾位重要將領,都紛紛上前,接受皇帝的嘉獎。

首先是領兵駐守南蠻六年之久,抓獲陳王家眷等一干叛逃者的將軍李承載,李承載本是武狀元出身,但沒有世家背景,也沒有投靠各族勢力,所以一直不被看好,派往南蠻六年,都沒被召回過。如今終于咸魚翻身,從守在邊關的無名小將軍一躍成為四品宣威將軍,調回帝都,等候吏部與兵部的任調。

然後是林焱,他也駐守南蠻已久,若不是他不辭辛苦的操練新兵,也不會僅以五千新兵深入南蠻月復地,幾乎毫無損傷的情況下大獲全勝。但林焱已經身為駙馬,又有三品指揮使的軍餃,實在不好再加官進爵,不過皇帝毫不吝嗇的賜予他千畝良田,讓他留在軍中,等候任職。

接下來受賞的是張沖了,當張沖走上前來的時候,皇帝不出意外的沒有認出他,還是身邊的安壽阮提醒,皇帝腦海里才晃晃悠悠的浮現出那個四喜丸子的身影。

是金子總會發光,這句話放在張沖身上再合適不過,若是他跟著自己的父親和兄長打仗,回來領軍功,或許有人說他是沾了家里人的光,可如今他是與燕王出戰,燕王與他非親非故的,用不著照顧他,所以說這次軍功,是張沖領兵進入南蠻,靠實力實打實的掙下來的。

皇帝見對方只是個稚氣未月兌的少年,十分有興趣的道︰「果然虎父無犬子,張將軍的三個兒子個個都是國家的棟梁之才。」

坐在賓客席上的張延震听到此話,連忙起身誠惶誠恐道︰「皇上謬贊了,老臣愧不敢當。」

「是張將軍你太謙虛了,」皇帝爽朗的笑道︰「張沖領兵入敵,活捉陳王,是記頭等功的,與朕說說,想要什麼軍位,朕決不食言。」

張延震與張沖父子倆昨夜商量好了,今日入宮論功行賞之時,皇帝說賞什麼什麼,應下便可,可若是皇帝將問題交到張沖自己手中時,要注意了。

張延震身為一品驃騎大將軍,又是楊國公的同門師弟,算是支持太子勢力,張延震的兩個兒子已經是手握重兵,鎮守邊關的大將軍,若是此刻小兒子也加入行列,絕對會惹得皇帝忌憚,張延震可不願張家陷入危險境地。

張沖抬起頭,有些不好意思的撓撓頭,道︰「回皇上,其實草民沒那麼大的志向,家族之中,我的兩個哥哥常年駐守邊關,不在帝都,娘親身邊我一個兒子了,我去南蠻打仗半年,回來家中娘親都長白頭發了,是天天念叨我,所以我不願像兩位兄長那般讓娘親操心,我想守在娘親身邊。」

「這……這臭小子!」張延震似乎為張沖的這番話有些惱火,恨他不爭氣似的,老臉一紅,對皇帝道︰「讓皇上見笑了,他從小這樣,喜歡粘著他母親。」

皇帝哈哈一笑,擺擺手道︰「張將軍這說的是什麼話,兒子孝順是好事啊。」接著皇帝想了想道︰「既然張沖想留在帝都,朕賜你一個爵位好了,賜你為封洋候,當個小侯爺,賞賜你良田百畝,賞金千兩,好好陪著你的母親吧。」

張沖磕頭領賞,「謝主隆恩。」

陳遠陌用余光瞄了一眼坐在賓客位置的張延震,不禁感嘆他是個知進退的老狐狸,懂得審視奪度,知道皇帝的底線在哪里,而不像他師兄楊國公,太功高震主了。前世的張沖之所以能順順利利的進入官場成為將軍,是因為他大哥張衛因南蠻戰爭身負重傷,他不得不接替張衛的位置,挑起大梁。

張沖受賞完畢後,輪到陳遠陌了。

皇帝對陳遠陌是很有好感,當初南蠻戰事無軍餉,也是陳遠陌想方設法的從金陵敲詐出六千萬兩,補進國庫之中。

但當皇甫少燕要求陳遠陌做軍師時,皇帝十分詫異,因為陳遠陌沒有打仗經驗,可能連兵書都沒讀過。可之後皇帝皇帝了解到南蠻的每一步戰局時,他不得不承認,若不是陳遠陌的出謀劃策,南蠻之戰不可能半年完結,陳遠陌太聰明了。

皇帝對陳遠陌道︰「朕記得當初你隨燕王行軍,朕給了你一個暫時六品校尉的軍餃,如今朕正式封你為六品校尉,不知陳遠陌你意下如何?」

皇帝此拋出橄欖枝,如果陳遠陌答應,正式步入仕途了。

可誰知陳遠陌跪在地上,向皇帝磕頭婉言謝絕道;「多謝皇上好意,可草民不願領這功,草民只希望皇上答應草民一件事便可。」

陳遠陌這絕對是出其不意,連陳瑾儒都不知道這個孫在在唱什麼戲,不到十八歲有六品校尉的官職,這對陳遠陌來說絕對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

皇帝沒有理會群臣們的議論紛紛,笑道︰「你先與朕說說是要朕答應你什麼事,若是你想要天上的星星,朕也無能為力了。」

陳遠陌抬起頭,正視皇帝,十分嚴肅的道︰「回皇上,草民一生最大的願望,是像祖父,父親那般,考取功名,步入仕途。本來草民想著今年秋天參加初試,明年參加科舉,可由于打仗的緣故,草民錯過了初試時間,所以草民懇求皇上,能否為草民開個特例,為草民舉辦一次個人初試,若是能通過,草民能趕上明年的科舉了。」

皇帝有些為難,「你外出打仗半年,這麼久時間沒有看書,算為你舉行初試,你有把握通過嗎?」

「這個……」陳遠陌自然不敢把話說死,他商量著問道︰「那能否給草民兩個月的準備時間?」

這時頭發花白,年歲過百老太傅陸贊晃晃悠悠的起身,顫抖著對皇帝道︰「皇上,咱們大楚國可沒有重新開初試的先例啊。」

這位陸贊既是掌管著整個太學院的老太傅,又是一品大學士,他本身沒什麼權職,但他博學精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門生滿天下,太傅說的每一句話都被學子們當做聖旨來听,是影響整個大楚學子們的存在,因此皇帝對這位老人家十分尊敬。

皇帝不得不顧著老太傅的面子,問道︰「那太傅大人可有方法讓陳遠陌順利參加明年的秋闈?」

「這有何難,」老太傅捋著花白的胡子,道︰「老夫可以給陳公子寫一封推薦信,這樣一來他可以免了初試了。」

陳遠陌等的是這句話,他需要一份推薦信!可他沒想到是德高望重的老太傅親自給自己寫。

想跨過初試參加秋闈是有法子的,那是需要名門書院的推薦信,不過這種做法學子們都不屑于去做,若是初試都過不了,那參加秋闈還有何意義呢。

前世的陳遠陌被人陷害,所以不得不低調做人,掩人耳目,沒有參加初試,而是用了學子們最不齒的方法,花五千兩買一份推薦信,直接去考科舉,考到探花,大放光彩。

可今生不一樣了,陳遠陌因為參加戰爭錯過初試,身為軍師,他以軍功來換取一個參加秋闈的機會,拿到大楚國第一學士的推薦信,不會再有人因為他不光彩的背景而百般詆毀,相反,他們會萬分佩服陳遠陌這種以未來做賭注的膽識!

陳遠陌滿懷欣喜的看向老太傅,向他磕了好幾個響頭,「多謝,多謝太傅大人給遠陌這個機會!」

「哼,」老太傅坐了下來,毫不在意的道︰「老夫也只是給你寫一封推薦信罷了,最後能不能高中,還要看你自己的實力。」

「是,遠陌一定不會辜負太傅大人的這封推薦信!」(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