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熱門推薦:、 、 、 、 、 、 、

謝斯哲今天臨時遇到的事情——說來還是蹊蹺,遠在國外的一個叔叔,原本約好下個月來造訪,昨天卻忽然提前預約,來拜會謝家人。

因為是世交,也不容怠慢,他處理完這邊的事情,顧不得休息,又趕往會場。

計劃從打亂的一刻起,他便心如明鏡。

于是,遠在地球另一邊的女孩,接到了他在路上的電話。陸蔓琪語調輕快︰「堂叔的拜訪確實是臨時決定的,我只是提議。」

謝斯哲笑了︰「決賽的情況,你了解嗎?」

「你沒有讓我幫忙,所以評選的事情,我沒有插手,都是組委會自己拿主意。陸家只是股東,並非領導。」她淡淡道。

我只是想看看,離了你,她們又能做到哪一步罷了。

謝斯哲與她相識二十年,很了解對方。陸蔓琪說沒有插手,那就確實沒有管這件事。組委會水深,陸蔓琪又不干涉,她們幾個人,在決賽上會遭遇多少困難,可想而知。

他很少有這樣掛念一件事的時候。好在到了會場,這邊評選還未結束,正在關鍵時刻——

看到謝斯哲趕到時,趙婷心里著實松了口氣。

這群人里只有她看的最清楚,有的人不需要說什麼,出現在這里,本身就可以讓一些人收斂。

果然台下那些評委,先前還吵得沸沸揚揚面紅耳赤,有的堅持要以【專家評審成績】作為獲獎依據,有的則說重新pk一輪,但當謝斯哲來了以後,有幾個認出他的評委噤聲了,忽然意識到一個問題——

wtf,也就是說,先前他們壓了謝斯哲團隊的分?鐘老首長知道這個比賽嗎?他會不會其實也有關注?

我屮艸芔茻!

而且這分壓的還不是一般的低,三個紀錄片里,《日出的琴聲》評委給的是最低分!可是與此相反的是,在100名來自全國各高校、各專業的觀眾團里,給出的評分卻是最高的。

到底是哪邊有貓膩?

到底是哪邊更客觀?

尤其是謝斯哲還【特意】跟一個認出他的評委頷首致意,那潛台詞不要更明顯了,我和她們是一伙的,您不看僧面看佛面。

作為承辦方的a台,听到有評委私下詢問,也有點慌了,因為初選作品報送的時候,只報幾個核心主創的名單,真正有後台的都會提前打好招呼,《日出的琴聲》則十分低調,他們自然以為是小透明,拿來墊一下咯。

尼瑪啊,有你們這麼釜底抽薪的嗎,都要決賽完了,來個重磅人物,你一張王牌捏手里不肯打出來,牌都快走完了再亮給我們看,牌輸了怪哦咯?

……還真怪我_(:3∠)_。

內-幕公然做到人家面前,實在太難看,于是組委會趕緊一番討論,拿了個方案出來。這次是真公平起見——評委專家們和專業觀眾們全部一人一票,搞不記名投票式推選,誰票數高誰得獎。要比,大家就堂堂正正的比,最簡單的道理。

最原始的民主,這樣的處理結果卻引發了《旗袍》組主創人員的不滿,這一年他們嘔心瀝血,獲獎勝利在望,臨到關鍵環節,組委會竟然再搞個投票出來?《日出的琴聲》本來就是專業觀眾呼聲高,人家佔了100人的優勢呢,我們這邊不到20個評委,其中還有三分之一不站隊,怎麼跟對面比?

相反是趙婷這邊,听到這個評獎方式反而松了口氣。

之前內定了名額的文化機構提出抗議︰「對于這個投票方式,我們不願接受。比賽本來就是以專家意見為重,為什麼還要加賽?」

團隊也在後台鬧起來了,另外兩個組旁觀看好戲。

他們的顧慮確實是沒錯的,排除了評委意見所佔的50%的比重,他們的優勢幾乎殆盡,可是組委會也沒辦法,就算謝斯哲一聲招呼也不打,只是這樣默默看著他們,鴨梨也山大好不好,自己給人家壓分,人家心里門兒清呢,能這樣囂張嗎?何況廣告部還在爭取謝家和鐘家的一些大項目呢。

如果不按這樣公正的方式處理,組委會有信心第二天就會上媒體被吊打。一個獎項,最關鍵的是它的公信力,紀錄片大賽已經辦了十多年了,他們不可能為了一個走後門的機構,就毀掉這個獎。

于是無論那個團隊同意與否,一個小時後,投票結果還是出來了。

118個投票,76票給了《日出的琴聲》,42票給了《旗袍》。

主持人帶著微笑宣布道︰「新一屆的紀錄片全國大獎,最佳紀錄片獎出爐了——

恭喜《日出的琴聲》團隊,祝賀你們!這一刻,你們的付出和心血,得到了廣大專家和觀眾們的肯定!」

歡呼聲和掌聲響起,舞台上是恍惚的燈光。

從小到大,不是第一次獲獎,然而這一次內心卻是最澎湃的。許盈沫的目光掃過每一個人,她們有的望過來,有的在微笑,欣慰卻是發自內心。視線又與謝斯哲對上——

對方微微一笑,仿佛在為遲到而歉意,又仿佛在說,你們做的很好。

許盈沫回以一笑,這一刻,忽然有些心靈相通的暢意。

紀錄片大獎賽不說每年都有貓膩,但河邊走濕了鞋的也不少見。有哪個像《旗袍》團隊這樣命運坎坷跌宕的?錢花了,心血付出了,最後只落得了個第二名,不僅主創團隊,他們後台也都懵了——這樣的絕地逆轉沒有天理啊!

被搶走了原本的第一名,他們臉色也特別不好看。然而在一百多雙眼楮的注視下,他們不得不保持著風度,上前對許盈沫她們表示祝賀。

「恭喜你們啊,說起來你們一群女孩兒,能做到這一步真是了不起。」

容嫵為人十分記仇,先前台上那幾句交鋒,她還耿耿于懷,聞言也不買賬,笑了一下︰「我們也是運氣好,刷了個臉卡罷了。這行里你們是前輩,應該向你們多多學習。」

這句話說的別提有多堵心,一語四關,偏偏听起來還像是自我調侃。對方也沒有辦法,默默記住了容嫵這只斗雞……斗雞不好惹!

台下也紛紛交頭接耳,宋老爺子舒展開眉頭,坐著呵呵笑了一會兒,他忽然來了興致,給孫子發了個短信︰「獲獎了。我賭贏了~\(≧▽≦)/~」

孫子︰「……雖然賭輸了,我還是很為您高興︰)」

爺爺︰「孩兒,爺爺覺得許盈沫那孩子不錯(**)∼」

孫子︰「……收起顏表情和拉郎配,咱們還能做好爺倆兒。」

評出了獲獎作品後,受組委會之托請來的頒獎嘉賓,也要上台給獲獎團隊們頒獎了。主持人把老嘉賓請上台,捧著獎杯和證書,走到一眾人面前。

主持人比較有眼色,探問了一眼謝斯哲。這種頒獎及發言,都是團隊里最核心的人出面的,她猜測這個男生分量挺重,否則組委會也不會做出那樣的決定。

謝斯哲對她一笑︰「最辛苦的,應該是她們。」

他指向許盈沫和趙婷,主持人走了過去,卻听到兩個女孩的對話。

然後她呆了。

趙婷︰「它的立意和主題,是你挖掘出來的,你給了最重要的創意和靈魂,應該是你去領獎。」

許盈沫︰「但是,細節和亮點,是你想到的,你給它填充了筋肉、骨血,使之美好,使之動人。如果沒有你,它不可能做的這麼好,打動這麼多觀眾評委。你才是最重要的。」

趙婷有些說不上的感動,是的,她們二者缺一不可,離開了對方,這個紀錄片就不會是現在的樣子。

連主持人一旁听著,都有些感動,還有點囧,這兩個女孩子,競相謙讓,都認為對方比自己做的更好,委實令人稱道,然而——

老嘉賓70多歲了,捧著獎杯手很酸啊!

于是,舉辦了十多年的紀錄片大獎賽上,出現了罕見的一幕——

許盈沫一笑,她拉過何潤萱和水兵。

趙婷也笑了,她舉起了容嫵的手。

五個女孩露出會心的笑,一起把獎杯托了起來!

一個記者眼疾手快地把這一幕拍下,在他眼里,這一幕舉動,比獲獎的時刻,還要沖擊人心。

樸水正&謝斯哲︰直接被妹子們無視了的感覺真是……悲痛不語。

【1號情敵好感度︰617當前好感度等級︰5、莫逆之交】

【2號情敵好感度︰593當前好感度等級︰5、莫逆之交】

【3號情敵好感度︰142當前好感度等級︰2、相見恨晚】

【4號情敵好感度︰116當前好感度等級︰2、相見恨晚】

在托起獎杯的一剎那,伴隨著禮堂的音樂,系統好感度也叮叮咚咚的響起來,拍照聲、慶祝聲夾雜在一起,恍然有種繁華人間的迷醉。

看到面板上將近1500點的總額,許盈沫忽然有些想知道——「系統,你能夠測到她們對彼此的好感度嗎?」

【能的能的,就是有點慢。】可能是因為氛圍的喜悅,系統的聲音也十分歡快︰【我這里有備份,她們原先好感度互相為負,如今根據掃描——】

【趙婷對水兵的好感度69,對何潤萱的好感度58,對容嫵的好感度53……】

【容嫵對水兵的好感度63,對何潤萱的好感度57,對趙婷的好感度54……】

【……】

系統一個個地報數。

奇怪的是,听到這些好感,許盈沫忽然發自內心笑了出來︰「系統,為什麼看她們互相欣賞,比我自己得到好感度還要開心呢?」

不,不僅僅是開心,而是一種油然而生的幸福。

看到曾經互相敵視的女孩們,願意寬容彼此,結交彼此,各自發揮才華,一起努力,那是一種發自肺腑的,滿足。

【因為~團結就是力量~!這力量是鐵~這力量是鋼~!】系統干脆唱了起來。【宿主的後宮必將所向披靡,星辰大海!】

這樣的大獎,自然少不了官方媒體的報道。然而第二天,出現在最權威媒體上的報道,標題卻不是誰誰誰拿獎,而是這樣的——

《名利場上的淡泊與禮讓》。

配圖是五個女孩(水兵︰算你長眼)一起捧過獎杯。

「她們都認為同伴是不可或缺的力量,因此不肯單獨享受這份榮譽。這種團隊精神,比她們披荊斬棘獲得的獎項,更令人動容。

筆者認為,作者的精神決定了作品的靈魂,這一幕獲獎,讓人更加肯定——她們的作品,實至名歸。這種謙讓的美德,也是傳統的一部分。」

門戶網站上,不少網友紛紛留言,被點贊頂的最高的一條是︰【好久沒有看到過這麼團結的一縷清風了。】

【這種友情,真令人羨慕啊。果然青春年少的友誼,才是最真心的。】

【希望她們能一直這樣走下去。】——

在全國紀錄片大賽獲獎的作品,價值自然非同一般。宋老爺子來問許盈沫她們的意見,想要推送給央-視時,許盈沫爽快地點頭︰「您對我們大家有知遇之恩,況且我們拍出來,就是為了給更多人看的。」

因為是藝術研究院的選送作品,研究院屬于□□直屬單位,因此,這部紀錄片首先送到了□□。

對于□□來說,重量級獎項里,出現這樣一個極有亮點的文化類紀錄片,他們也是非常樂見其成的。一位藝術司官員從事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的工作多年,和宋老爺子也是多年相識,坦率道︰

「這個紀錄片,我們可以作為部里選送的作品,在國家對海外交流時,派上用場。也可以推薦到國外進行播放。今年我們國家在外面建立了幾個孔子學院,並且也開始了好幾個c國文化交流年,咱們部里是大頭。這個紀錄片出現的正是時候!」

由此,當元旦新年的鐘聲,敲響全球各國,央視的文化頻道上,中午的專題時間,播放了一個紀錄片——

《日出的琴聲》。

大江南北五湖四海的人,通過電視,注意到了民間老藝人這樣的群體,不少人第一次認識了古琴,甚至透過鏡頭,感受到了那些人的信仰。

有人在網上上傳了這部紀錄片,一向挑剔的網友,對它的評價還算一致,彈幕反映也不錯。

【譚爺爺說我死了就把琴留給他的地方,戳淚點了。】

【看哭了】

【同,心里酸酸的,以後再也不會不理那些老藝人了】

【是啊,每個堅持信仰的人都很不容易】

【郭嘉的社保體系應該完善】

【前方高能!!!!!!!友情提示速度退散】

【妹子們捂好你們的眼】

【臥槽!殺馬特現身!我瞎了】

【殺馬特就算了還是個直男癌啊,這鄉村青年沒救了】

【想想殺馬特抱著古琴的畫面,也是醉了】

【導演真會抓細節,這個地方看了真心感觸,殺馬特夠我回味一天233333】

【我決定明天就去找找我們這里的培訓機構,我要學古琴,不能看著咱們國家的傳統音樂斷代,從我做起!】

【潑盆冷水給你,現在古琴專業只有部分音樂學院開設,非常少。】

【我們這邊學二胡的都沒幾個,古箏琵琶多點吧,絕大部分是鋼琴小提琴】

【坐標d省,這邊也是】

【我們國家的文化保護就不能給力點嗎,真是看得急死人啊,又急又氣】

【ls的有這個功夫生氣,你還不如身體力行做點事】

【1身體力行保護文化,不要老是鍵盤愛國】

大家都很認真地討論,當片尾出現主創人員的姓名時,彈幕就激烈了起來。

【這個是趙婷拍的,國民校花趙婷做的紀錄片!】

【我對趙婷路人黑轉粉了】

【1,我還以為她整天就是裝女神呢,現在改觀了,多做這種有意義的事情吧。】

【你們不覺得,她們互相禮讓,這一幕挺感人的嗎?】

【話說……那個女孩也有點眼熟……】

論壇上,也終于有眼尖的網友扒出來了,另外那個女孩,一年前也曾經在網絡上小小的火了幾天,但是火的不是她的人,而是一番著名的言論「咱們女孩兒本就不容易,何苦為了男人互相為難」……

臥槽,對哦,曾經趙婷破洞腿襪的照片被捅到網上,在微博大規模轉發的時候,這個叫許盈沫的女孩還出面為她解釋過。

竟然她們現在還成了好朋友呀?

網紅的世界,我們凡人果然不懂。

#處處都有圈子#

也有網友非常認真的翻來覆去看了幾遍紀錄片,然後認真在博客里寫下了觀後感︰

【熬夜看了三遍,哭了兩次。看一個作品,會很容易感受到制作者有沒有帶著感情來做它。這確實是一部帶有信仰的作品,記錄人有信仰,拍攝者也有信仰。並且,他們的信仰能夠溝通。譚爺爺和容爺爺說的很多話,都很戳人心窩子。這一點,感謝攝制組原汁原味地呈現給了我們。

在價值觀多元化的現代社會,西方文明奠基也有一百多年了,我們的傳統文化究竟該何去何從?這個紀錄片里,沒有明確說這一點,但卻處處能夠引發人們這樣的思考。從這一點來說,我說它是有意義的。好的文藝作品就應該是這樣,讓你感動,讓你反思,讓你願意改變自己。】

【海外黨,放假無聊,和我日本的同學一起看了這個紀錄片,上著國內的網站,用著老驢拉破車一樣的網速,然而同學還是看哭了。他說拍的很好,沒想到c國也能拍出這麼感人的傳統文化題材的紀錄片。

實話說雖然听了不高興,但仔細想了想卻又無可辯駁。只能說我們曾經確實不夠重視,但這個紀錄片讓我看到了希望,現在努力為時未晚,ps︰第一部把外國同學看哭的紀錄片,我感覺有點挺光榮的。】

許母這一年里,一直在做唐代法曲大舞研究,平時也去文化所開設老年人舞蹈班,日子過得很充實。不知不覺的,她已經停藥快一年了。

在她不知道的地方,許盈沫已經用好感度兌換正能量,為她徹底治愈了抑郁癥。

一旦走出了抑郁狀態,生活有了激情,作息規律,當年q市文藝圈大美女的風采,又漸漸地恢復了。並且這段時間每個熟人看到她,都會笑著來恭喜,感嘆似的說道︰「你女兒真出息,才這麼小,就拿了大獎,听說還要拿去國外播放呢,算是給咱們國家都爭光了。」

q市一中出了這麼個人才,當然消息也傳得紛紛揚揚,很多高二高三的學生,以及畢業的老同學,都被刺激到了——踏上了不同的學校,大家的道路也截然不同,而許盈沫、何潤萱、水兵三人,顯然已經走在了前面。

真是難以置信,這一年里,她們一直同行。

舒茂菁也在電視上看到了女兒拍的紀錄片,獲得了國內首屈一指的大獎,她別提多欣慰了。

有時候想想,人生真是柳暗花明,一年前她還生無可戀,一年後,整個世界都仿佛充滿了陽光——

看到女兒和她的朋友們取得的成就,年逾四十的許母更加有了動力,也許她以後,也能幫得上這些孩子們的忙,陪著她們一起成長!——

光華大學雖然不缺人才,不缺獲獎,但是捧來了紀錄片界的「百花獎」,還是讓院方感到了意外之喜。于是,許盈沫剛入學那會兒,和h國人在後台鬧事,後來又組織節目打壓他們的做法,院方也就不再追究了,處分問題,隨著獲獎一筆勾銷。

紀錄片獲獎帶來的連鎖效應,不止是在官媒播放、接受采訪這一些。隨著新年的臨近,何潤萱忽然接到了表演系輔導員帶著笑意的電話。

「明天你到我辦公室來,化淡妝就行。有位導演助理在電視上看到你了,和咱們系主任說了一下,想見一見你。」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