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十三章 這一次,不一樣了!

錢謙益保舉的,是孫傳庭。

眼下,這位孫大將軍還在商丘當知縣,官聲清廉,所以,官場有些不得意。

還別說,這位錢謙益還真有眼光,推薦的剿賊指揮使,的確是最佳人選。

不過,滿朝文武中,只有魏忠賢心里約莫知道一些……

那支反賊,分明就是草包皇帝朱由檢的‘私軍’,那還剿個屁啊!

「錢大人保舉之人,現在哪里任職?」朱由檢皺眉問道,「怎麼從未听說過呢?」

「啟奏陛下,孫傳庭現任商丘知縣,自幼熟讀兵法,為官清廉,官聲極佳,可謂是咱大明不可多得的一位青年才俊啊。」

錢謙益正色說道︰「懇請陛下簡拔任用。」

草包皇帝朱由檢心里一陣難過,這個‘水太涼’,是不是‘頭太癢’了?

朕的隊伍,派一堆草包前去征剿,等于是送人頭,充當運輸大隊長的。

派孫傳庭前去征剿,那不是……要把朕的後備大將孫傳庭,往火坑里推嗎?

「剿賊之事,不過是疥癬之疾,朕還沒放在心上呢,」朱由檢笑道︰「既然這個孫傳庭頗有才干,朕不妨簡拔一二。」

「魏忠賢擬旨,簡拔孫傳庭為寧夏鎮戍邊指揮使,撥付足夠糧餉,令其招募鐵騎八千後,即刻開拔前往鎮遠關。」

錢謙益茫然若失,一時間,說不出話來。

從商丘知縣,到指揮使,這跨度、有點大啊。

一個小小的七品知縣,到手握重兵的三品大員,皇帝的一句‘簡拔’,就完成了?

不是開玩笑吧?

「陛下,微臣……」錢謙益還想說話,卻被朱由檢揮揮手打斷了。

「天氣轉暖,朕便要御駕親征高麗,豈能不防著北方那些羅圈腿?」朱由檢笑道︰「讓孫傳庭過去,加強長城防守,訓練精兵強將,必要的時候,直接打到斡難河去!」

草包皇帝一句話,便將孫傳庭發配到北方長城一線,在場的文官們似乎也沒什麼可說的。

沒辦法,皇帝想折騰,就讓他隨便折騰吧。

反正,只要不去江南征稅、加派遼餉、剿餉,不影響大家升官發財,管球他呢。

不過,剿滅陝甘反賊這個肥差……

堅決不能松手!

于是,正當朱由檢打算退朝時,數十名文臣不約而同的出班,一個個面色沉重,開始泣血上陳︰

「陛下,老臣保舉一人,定可半年內平賊!」

「陛下,微臣保舉一人,三個月內定可平賊!」

「……」

……

好吧,一听只要願意去平賊,小小的一個商丘知縣,搖身一變成了手握兵權的三品大員。

文官清流們,心動不已。

于是,不到一盞茶工夫,朱由檢手邊的小本本上,就密密麻麻多出來七十幾位‘年輕才俊’,听說個個清廉,頗有才干。

而且,無一不是自幼熟讀兵法之‘大才’。

朱由檢高興的哈哈大笑,這就對了。

朕一個人敗家,正感覺效率不行呢,現在既然大家主動要敗家,那就一起敗吧。

反正,有茅元儀在那里鎮守,朱由檢一萬個放心。

「諸位愛卿,真乃我大明之棟梁啊,」朱由檢感嘆一句,捏著那一張‘年輕才俊’的名單,面露為難之色。

「反賊猖獗,竟敢假借朕之名義,喊出耕者有其田、種田不上稅的口號。

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朕恨不得三日之內將其剿滅,可是,諸位愛卿都知道,朕要以舉國之力遠征高麗,國庫里……實在拿不出剿賊的糧餉啊!」

文武大臣們微微點頭,面露恍然之色。

原來,病根子在這兒啊!

不就是朝廷沒錢嗎?這也算事?剿滅一股反賊而已,咱自己掏錢拿糧食不就行了?

一旦剿賊成功,咱們的那些‘青年才俊’可不一個個都掌握兵權,成為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了?

閹黨,魏忠賢,你們就等著瞧好了!

「陛下,微臣有個建議。」很快有大臣反應過來,‘噗通’一聲跪倒在地,沉聲說道︰「剿滅反賊,乃國之大事,豈能因為國庫空虛就作罷?

微臣願捐資十五石糧食,金幣三枚,銀幣兩枚,充作剿賊軍餉!」

朱由檢︰「……」

這也可以?你一個堂堂戶部左侍郎,就捐十五石糧食?

還不等朱由檢有所表示,其他臣工紛紛跪倒在地,義正言辭的開始‘捐款捐糧’。

有捐五石的,有捐二十八石的,有捐六十一石的……

還真是、大明朝的忠臣啊。

朱由檢笑了,溫言說道︰「諸位愛卿平日節儉,連一口粗糧都舍不得吃,為了剿賊大計,竟然能夠慷慨解囊,實乃我大明之福啊!

魏忠賢,準備一個小冊子,將各位愛卿所捐錢糧記錄在案。

對了,那些自願募兵剿賊者,所耗費的錢糧也一並記錄在案,等平定陝甘賊患,朕要論功行賞!」

「此外,著令大明學堂加班加點,生產一批新式火器,給諸位愛卿招募的土兵配備上,好讓大家伙上陣殺賊,徹底解除我大明之內患!」

魏忠賢捏著公鴨嗓,樂顛顛的喊一聲︰「內臣遵旨!」

大宦官魏忠賢算是看透了,眼前這個草包皇帝,又要敗家了。

只不過,這一次,估計是大家一起陪著敗……

……

金鑾殿上的一番‘勾心斗角’,在文武大臣們的‘苦諫之下’,朱由檢勉強答應,讓直隸、山東、河南、山西、陝西等地的豪門富戶招募土兵,自籌糧餉,組建一支剿賊大軍。

甚至,如果江南富戶有人願意剿賊,也鼓勵其招兵買馬,開赴陝甘前線!

各地的豪門世族都忙碌起來了。

朝堂上,文官大臣們捐錢捐糧,那是一個技術活兒。

不能多捐,否則,狗皇帝一句‘你哪里來的這麼多錢糧’,豈不是糟糕至極?

沒看大家都穿著打了補丁的朝服麼……

但豪門世族招募土兵,卻需要放開手腳,能招募到多少,就算多少。

反正,大家有的是錢糧,朝廷還配置最新式的火槍,若是再想辦法私購一批西洋火器,那可是大家合理合法的兵權吶!

依據大明兵制,兵制分為京軍、地方軍兩大部分。

其中,京軍又稱為京營,為大明衛軍之精銳,平時拱衛京師,戰時為征戰的主力,屬于皇帝的兵。

明太祖朝時,京營有四十八衛,永樂朝時,有七十二衛,成立了五軍、三千、神機三大營。

平時,五軍營習營陣,三千營主巡哨,神機營掌火器,戰時扈駕隨征。

以後,京軍制度累有更易。

到了草包皇帝朱由檢時,尚有拱衛皇帝的侍衛親軍,如錦衣衛和金吾、羽林、虎賁、府軍等十二支衛軍,以及隸屬御馬監的武驤、騰驤、左衛和右衛等四大衛營。

而至于地方軍,則包括衛軍、邊兵和民兵。

衛軍配置于內地各軍事重鎮和東南海防要地,邊兵是防御北蠻騎兵的戍守部隊,配置于東起鴨綠江、西抵嘉峪關的九個軍鎮,稱為「九邊「。

民兵是軍籍之外、由官府僉點、用以維持地方治安的武裝,內地稱民壯、義勇或弓兵、機兵、快手,西北邊地稱土兵,西南少數民族地區有苗兵、狼兵等土司兵。

此外,還有不同行業和階層組建的礦兵、鹽兵、僧兵等,遇有戰爭,常被召出征,戰爭結束仍回原址。

手里有兵權,說話的時候,腰桿子自然就能硬朗起來。

文官清流們早就想清楚了,以前每次與閹黨斗法,大家之所以屢屢失敗,損失慘重,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人家能借到狗皇帝的兵,對大家大開殺戒。

這一次,不一樣了!

大家,手里都有兵了!

閹黨,魏忠賢,你們就等著瞧!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