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十九章 萬萬兩銀子的…大項目?

「我手頭上,有一個萬萬兩銀子的項目,你們有沒有興趣?」朱由檢一開口,就把李岩、張獻忠幾人唬了一大跳。

萬萬兩銀子的…大項目?

這個朱腳朱公子,也太能吹牛了吧,這酒還沒喝上,人就先醉了?

「幾位都是英雄豪杰,怎麼,區區萬萬兩銀子,就嚇住了?」

朱由檢搖頭苦笑,不慌不忙的提過一壇好酒拍開封泥,淡然說道︰「反正是我投資的,又不讓你們自己掏腰包……」

他給每個人先斟滿一大杯酒,繼續說道︰「我買了一塊地皮,有山有水,風景絕佳,在這京師之地,絕對是第一流的好去處,所以呢,就想好好開發利用起來……

對了,秦淮河你們去過沒有?」

張獻忠等幾名軍漢紛紛搖頭。

李岩、李年弟兄二人點頭,表示自己曾經去過幾次。

「我想在京師之地,搞一個比秦淮河更大的地方,無論規模還是檔次,都要高出金陵秦淮河很多,你們有沒有興趣?」

「你們想想,京師之地有多少達官貴人?有多少皇親國戚?大家腰包里的銀子都快捂酸了,就是沒有一個可以敗家的好去處,咱們為什麼不搞個集餐飲、娛樂、藝術、文學、商業為一體的大明游樂園?」

「到時候,咱把秦淮河的姑娘們統統請來,再到老毛子、倭寇、歐洲等地方去,進口一些洋毛……

嘖嘖嘖,簡直不得了啊!」

朱由檢說到高興處,不免有些忘形,一張英俊清雅而不失貴氣的臉上,分明寫了一個大大的【lsp】……

李岩、張獻忠等人,直接听傻了。

這小子,說的比唱的好听。

可說穿了,不就是建花船、開勾欄麼?煙花柳巷之地,來錢的確快……

可是,想要超過秦淮河的檔次和規模,那不是開玩笑嗎?人家那叫文化,你以為有銀子就能辦到?

更何況,京師一帶好山好水的絕佳之地,不是被修成了王府,就是皇家游園,就算有銀子也沒用啊!

「朱腳公子,」李岩輕咳一聲,笑道︰「朱公子的眼光的確很好,可是,京師之地,沒有合適的地方啊。」

「更何況,在天子腳下開窯…咳,在天子腳下賣胭脂水粉,規模如果太大,收益固然十分可觀,但同時風險也太大。

誰知道哪天咱大明的那個草包皇帝腦子抽風,一聲令下,到時候咱們可就慘了。」

李年、張獻忠幾人點頭附和,紛紛勸阻朱由檢不要冒險。

大明歷來對文藝比較寬松,所以,才子佳人的故事流傳甚廣,什麼《紫釵記》、《牡丹亭》、《玉禪師》、《雌木蘭》,在後世可是赫赫有名。

尤其到了中後期,更是名伎輩出,紅袖女、柳如是、陳圓圓、董小宛…

想想就帶勁。

「朱腳公子,從言行舉止和談吐來看,你朱公子要麼出身名門,要麼是大富大貴之人,那麼,公子就應該心里清楚,眼下咱大明內憂外患,饑荒遍地,朝廷正為賑濟災民、防御遼東建奴而焦頭爛額。

咱們在京師之地賣胭脂水粉,生意做的越大越紅火,其風險也就越大,箭射出頭鳥的事情,最好還是別去干。」

不得不說,這個李岩的眼光和見識,還真是有些不俗,一番分析就十分透徹。

朱由檢微微一笑,道︰「李公子的話很在理,只不過,其中兩條最艱難的,我都可以解決。」

「去歲寒冬臘月,本公子為了給北方災民籌集錢糧,一次拿出三十萬兩銀子,八十萬石糧食,引得皇上龍顏大悅,將西苑賞賜給了我。

西苑你們知道不,出了紫禁城,穿過北長街、南長街就到了,包括中海、和南海,現在都歸朕…正的主人。」

李岩嚇了一大跳,手一抖,大半杯酒全撒在衣襟之上。

李年、張獻忠幾人,則一臉懵逼。

「朱公子,此事萬萬不可,」李岩放下酒杯,臉色陰晴不定,「西苑…那可是皇家游園,豈敢大興土木修建勾欄……」

朱由檢哈哈大笑,拍拍李岩的肩膀,道︰「放心,咱上面有人。」

「有人也不行,」李岩的語氣頗為堅決,正色說道︰「就算是九千歲魏忠賢為咱們撐腰,這種往皇上眼楮里插木棍的事,絕對不能干。

眼下咱大明可說是內憂外患,百姓人家連肚子都吃不飽,流寇四起,遼東建奴十幾萬鐵騎虎視眈眈,隨時都可能提兵扣關。

朱公子仗著皇上恩寵有加,在京師之地鶯歌燕啼、醉生夢死,應該能掙到一大筆銀子,可讓那些文官清流參上一本,定然讓你吃不了兜著走!」

李年、張獻忠幾人也紛紛點頭附和,好言勸阻朱由檢。

朱由檢淡然一笑,道︰「無妨,不過是請一些姑娘到中海和南海上泛舟,吟吟詩,唱唱曲,對咱大明來說,只有十分好處,卻無一樣壞處,為什麼不能去做?」

瞅著李岩幾人不以為然的模樣,朱由檢默默開啟‘大忽悠術’,繼續笑道︰「你李公子胸懷天下,心系百姓,朱某人十分欽佩。

不過,治國理政不是打打殺殺,而是人情世故啊。」

他自斟自飲一杯好酒,仰天長嘆,面現落寞之色,道︰「李公子可知,咱大明的病根子是什麼?

國庫空虛?吏治腐敗?軍紀渙散?百姓貧寒?

還是土地兼並太過嚴重,導致百姓人家流離失所、饑寒交迫下淪為流民、賊寇?

都是,但也不全是。

咱大明的病根子,最根本的在于不會敗家…咳,在于不會花銀子!」

李岩幾人早就臉色大變,一臉驚懼之色的左右張望,如此明目張膽的議論朝政,讓錦衣衛、東廠太監听到,那還了得?

而且,這個‘朱腳朱公子’的一番言談,也太過離譜,簡直就是胡說八道啊。

這個大明早就窮的快要當內褲了,國庫空虛,百姓貧寒,還說‘大明的病根子在于不會敗家’?

就算是想敗家,總得有個家讓大家敗啊……

「為什麼如此說?本公子是有充分理由的。」

朱由檢自顧自的繼續說道︰「你們知道,咱大明總共有多少銀子嗎?估計你們也不清楚,那本公子就告訴你們,咱大明上下,總計約有銀子至少有五萬萬兩!

可是,民間流通的銀子加起來,卻不足三四千萬兩。

那麼,問題來了,咱大明的銀子,去哪兒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