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十六章 那還等什麼啊!

蒸汽輪機設計出來了,距離火車時代還會遠嗎?

遠,很遠!

因為,大明朝太窮了。

自永樂大帝以後,大明開始禁海,這個昔日的世界首富、海上霸主就開始走下坡路。

朱由檢將自己關在乾清宮的暖閣里,連續三天沒有上朝,終日飲酒作…

咳,終日殫精竭慮,為大明朝的鐵路事業想辦法。

說到底,還是因為沒銀子。

要修築鐵路,技術問題不大,朱由檢將一幅「鐵軌鋪設方式草圖」交給徐光啟、宋應星二人,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和討論,明確表示完全可以做到。

而且,他們可以在短時間內設計制造出一台「火車頭」。

技術方面,鐵軌的材料成為目前最大的難關。

大明的冶鐵技術相對比較發達,產量也大,只要有銀子就可以大批量收購生鐵。

但也僅僅是鐵。

要修鐵路,名為「鐵軌」,實際上是鋼軌,無論是硬度、韌性還是伸縮性,其要求超乎想象!

朱由檢對「鋼鐵是怎樣練成的」一知半解,只是依稀記得「焦炭煉鋼」、「硫超標」等一鱗半爪。

不過,就憑這幾點,徐光啟、宋應星二人已然大受啟發,很快就回去做實驗去了。

……

崇禎元年,二月初二。

龍抬頭。

朱由檢大宴群臣。

席間,趁著酒酣耳熱之際,魏忠賢大聲向草包皇帝「道喜」,稱山西大同府的朔平,發現一處儲量驚人的「露天煤礦」!

此消息一出,朱由檢尚未有所表示,眾位大臣卻似乎吃了一驚,紛紛向皇帝道賀。

尤其是以錢謙益等為首的文官清流們,更是激動的不行,他們極力鼓動朱由檢,必須要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先進的開采技術,對朔平的露天煤礦進行開發。

朱由檢神色淡然,慢條斯理的喝著酒,溫言笑道︰「不就是一個露天煤礦麼?沒什麼大驚小怪的。

要說煤礦,咱京師西郊的門頭溝煤礦,不也挺大的嘛,每年也有好幾百萬斤產量呢。」

「陛下有所不知,門頭溝煤礦……其實應該關停!」

錢謙益上前一步,沉吟著說道︰「門頭溝煤礦產能不足,致使京師煤炭價格虛浮偏高,而且,京師重地,數萬礦工聚集在一起,實為隱患啊陛下!」

其他大臣也紛紛附和,請求徹底關閉門頭溝煤礦。

朱由檢微微點頭,卻沒說什麼。

錢謙益等人的話,有些道理,但究其根本原因,卻還是利益。

門頭溝煤礦是私窯,因為產能不足,礦工生活極為清苦,所以,長期因為交不起礦稅的問題,與朝廷對抗。

甚至,在萬歷二十八年、天啟二年,分別發生兩起劇烈沖突,數萬礦工沖進京城「講道理」,差點釀成大禍。

而最根本的矛盾,則是一些官吏、富商一直想插手煤礦生意,卻始終被拒……

此刻,听到儲量驚人的露天煤礦,這對門頭溝煤礦來說,簡直就是致命一擊。

「萬歲爺,據大同府那邊的飛鴿傳書,朔平露天煤礦土層只有四五丈,煤層數十丈,就算每天采挖百萬斤,也足足能采七八百年……」

魏忠賢不失時機的加了一把火。

「陛下,請下旨吧!」

「陛下,請為大明江山社稷,下旨開采吧!」

朱由檢醞釀了一會兒情緒,一口喝干一大杯御酒,搖頭苦笑道︰「眾愛卿…朕有難言之隱啊!」

「大同府的露天煤礦,朕其實早已知曉,只不過,一直都不曾說出來,為什麼呢?

一句話,朝廷沒銀子啊,眼看著一座金山銀山,可朝廷真的沒有余力去開發啊!」

群臣︰「……」

草包皇帝又開始哭窮,難道又想賣官?或者,開口向大家伙借銀子?

如果是開口借銀子,那還是免談吧。

「這幾日,朕始終想不出一個好辦法,」朱由檢沉吟幾聲,面帶愧色的說道︰「那就…只能暫時放一放,等到朝廷有銀子了,咱再開采吧。」

錢謙益猶豫一下,躬身說道︰「陛下,微臣…倒有個主意。」

「錢愛卿請講。」朱由檢溫言說道。

「陛下,微臣斗膽,建議讓大明工程局負責開采朔平露天煤礦,至于所需錢糧,則可以通過籌集的方式,讓那些有余力、願為朝廷分憂出一份力的商戶出資,令其佔有煤礦一定份額的紅利股即可。

甚至,一些手頭有閑錢的官吏,也可以拿出來入股,三兩五兩不嫌少,十萬八萬不嫌多,畢竟都是為我大明的江山社稷……」

錢謙益侃侃而談,舉重若輕的將一座露天煤礦的開采權、經營權,包攬給了私人富商和各級官吏。

朱由檢︰‘水太涼,干的漂亮!’

「錢愛卿所言,似乎也是一個辦法…」朱由檢眉頭緊鎖,似乎是在苦苦掙扎、猶豫。

「萬歲爺,錢大人的主意的確不錯!」魏忠賢助攻道。

「請陛下恩準!」

文武百官難得一見的團結,讓朱由檢差點笑出豬叫聲。

這幫家伙,不就是想給自家拉生意撈銀子麼……

眼下這個大明的皇帝是草包,大臣們,似乎也好不到哪里去啊?

太好了,朕就等你們這句話呢。

「那就…準了。」朱由檢一臉羞愧之色,繼續說道︰「就由工部牽頭,大明工程局具體負責吧。

不過,大同府到京師,路途遙遠,運輸是個大問題啊!」

朱由檢話音剛落,大明工程局「董事長」楊鶴就開口了︰「陛下,運輸之事,微臣有個想法。

听說大明學堂宋應星發明出了一台蒸汽輪機,微臣覺得,咱們完全可以利用此神器來搞運輸,抵得上數百輛騾馬車……」

楊鶴的話還沒說完,群臣「嗡」的一聲,就炸鍋了。

每一個人都在打听「蒸汽輪機」的消息。

當他們听說,一台燒煤的蒸汽輪機,如果能夠鋪設專門的鐵軌道路,一個時辰竟然能夠奔跑近百里!

而且,最讓大家興奮的,是這個蒸汽輪機的力量堪比數百頭騾馬,一次即可拉回來好幾十萬斤煤炭……

場面一度十分混亂。

大明朝的文官清流們,很少如此失態,平日都是一副正氣凜然,對那些所謂的「奇婬技巧之術」,往往嗤之以鼻。

可面對一架堪比神器的蒸汽輪機時,再想想一個晝夜,即可拉回來數十萬斤煤炭,一轉手就是一大堆白花花的銀子……

嘖嘖,真是天佑我大明啊!

那還等什麼?快籌集資金,修鐵路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