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零四章百業俱興

範思忠的家宅在東京城的昭義縣新武鎮。

從唐時起,首都太大,就不得不拆分為長安、萬年兩個縣。

大宋的東京如今人口已經有四百多萬,被迫分成了十個縣,下轄六十七鎮。

當然,這十個縣也是因為功能不同有不同的名字,有的地方稱區,比如說紹天新區,他們主要在內城和外城之間,這里是東京的核心區,是高等教育的大學城聚集地,也是高端工業、商業的中心城。

有的地方稱衛,比如神武衛,這里主要是在內城。因神武軍駐地而聞名,有著比較強的歷史遺留影響。當初內城是東京之戰的最後堡壘,一切規劃都為軍事部署而讓路,所以就遺留了非常強的軍事色彩。因而內城一般都稱為某某衛。

而昭義縣則在外城的城牆東面,是東京城擴展的城市區域。

按大宋傳統,在城牆外聚集的攤販、房屋被稱為市。諸城外草市及鎮市都各有保甲。

昭義縣就明顯屬于市的強化發展版,將城和市的概念統籌到了一起。

帝都百姓喜歡郊游踏青,踏上周圍人工創建的萬歲山、煤山等地遠眺,平面上佔地巨大的城市看起來極其壯觀,高樓林立,廛肆甚盛,列肆如櫛。

趙桓跟蘇黛乘車走在東城道路上,他在車窗打量著城市的風景。

今天是範思忠兒子加冠的十二月二十八日,還有兩天就是新年,所以東京城極其熱鬧,市列珠璣,戶盈羅綺,朱紅色的絲帶飄滿全城。

無數百姓在市肆中竄梭,大肆采購,家家戶戶都是夫妻帶著幾個子女一起出動采購年貨,到處可以看到無數人滿載而歸。

以至于道路發生了嚴重的堵塞。

無數牛車、驢車、馬車上載滿了豐盛的年貨,在長街上排出數里的車水馬龍。

開封府的皂吏帶著幾十名募役人員袖口上掛著紅綢,手持令旗在路口指揮行進。

監察御史帶著胥吏站在高處的望火樓上掃視著各地,以查看是否有紈褲子弟縱馬傷人。

這麼擁堵的交通,一旦有人縱馬于市,必定會引發人潮踩踏。

趙桓從玻璃車窗收回視線,大宋民間的財富顯然已經極其富裕,家家戶戶有車,從大的太平車到小的平頭車、浪車都應有盡有。

保守估計在這座城市里有牛、馬上百萬匹,如果再加上商隊的車馬,軍隊的戰馬,這座城市里每日流動的牛馬就有上百萬匹。

蘇黛嘆了氣說道︰「感覺東京城年復一年的擁堵。今年我已經因為堵車去太學院點卯遲到了三四次。」

趙桓笑了笑,說道︰「開封府顯然還沒適應民間有這麼多車馬的情況,等他們做出政策調整,情況就會改善多了。」

隨後趙桓笑著說道︰「這時候更需要你們太學院盡早進行技術革新,在城內設置搖鈴蒸汽列車。不需要有多快的速度,哪怕一刻鐘僅能行進五六里,也能大幅減少擁堵。」

蒸汽朋克的風格,趙桓已經等了太久了。

他無比期待在大宋能出現搖鈴蒸汽觀光車和馬車同時並行的一幕。

一輛蒸汽列車在城際軌道上至少能載客幾十名甚至上百名,每刻鐘發行一輛,一天可以載客十余萬人,將大幅改善城市的擁堵情況。

蘇黛開心的說道︰「那我一定要修一條從皇宮到太學院的軌道列車,這樣早晨起床我坐上車就能直達太學院了,再也跟牛車、馬車擠在一起。」

「修,修!」趙桓笑著說道︰「太學院教授經常要進宮給各部衙門作顧問,宮內的官員也經常去太學听講,的確是需要這麼一趟列車。」

其實人都是喜歡便利的。

有了這麼便利的車輛,尤其是造福給那些能夠直接影響朝廷國策的官員,讓他們切實感受到列車給他們帶來的便利,他們會更大方的投入資金,改進火車技術。

閑聊了一會兒,趙桓就把話題轉到了今日的主角身上,問道︰「範思忠如今在哪供職?」

蘇黛說道︰「他如今閑雲野鶴一名,好不愜意。」

「閑雲野鶴?」趙桓驚訝問道︰「他沒有出仕?」

趙桓記得他父親很早之前就是一路的提點刑獄公事,這可是地方三司之一的最高主官,絕對意義上的封疆大吏。主官著數百萬人的司法刑獄。

有這麼高的起點,範思忠理論上若是出仕會一帆風順,不斷有貴人提拔,步步高升。

範文正公的後人,這可是官宦世家。在趙桓印象中,他出仕才是最合情理的選擇。

即便不出仕,也應該開幾處工坊或者經營幾處商鋪。

大宋有經商傳統,他的夫人盧維那又是粟特人,是當今世界上與宋人、阿拉伯人並稱最有商業天賦的三大民族之一。

這兩個途徑,是趙桓刻板印象中比較正常的選擇。

可他這兩樣都沒有涉及,就有些出乎趙桓意料之外了。

蘇黛笑著說道︰「範家哥哥有古之豪杰浪漫灑月兌之風,生性倜儻不羈,所以沒有出仕,也沒有經商。」

趙桓想了想,範思忠還真有這麼點風氣。

當初在東京城兩次遇見他,他都是在街上閑逛,頗有點大宋市民那閑散自由,熱情好事的特點。

趙桓只當是他當時年輕,沒想到他成婚後還是這般。便問道︰「他的父親沒有苛責他?」

蘇黛說道︰「當然沒有。範家哥哥雖然沒有出仕,但是在文學上也頗有建樹,有自己的事業。他爹爹常言自己數子皆各有才華,各有所得,為何要訓斥他?」

真好啊。

趙桓發自內心的欣喜贊嘆。

真是文明開放的風氣,百業俱興,百姓各有所得。完全沒有局限在刻板傳統的那幾個行業當中。

無論在哪個方面取得一些成就,都足以讓自己成家立業。

百姓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去發展,而非一定要進入官場才能生存。

趙桓笑著問道︰「倒是沒想到他範思忠還是個文學大家,難怪你說他有古之豪杰浪漫灑月兌之風。」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