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兩百章百萬漕公衣食之所系

南方的鐵路優先溝通蘇州是所有人意料之中的事情。

只是讓眾人意外的是,所有人都以為下一條應該連接東京和南京。

左相給出的意見居然是東京鏈接泉州。

顯然這是政事堂的一致意見,左相說道︰「泉州如今是我朝乃至整個天下第一大港,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也是海上貿易網絡中心。」

「勾連東京和泉州,將會顯著提升我朝的貿易出口。也方便打開市場,將天下之珍寶,從海外輸送至東京。」

吏部尚書說道︰「還有一點極為重要,貢船大多在泉州登岸。如果鐵路鏈接東京和泉州,可以大幅減少招待貢使隊伍的支出。貢使從泉州出發,坐火車直達東京使館,既方便快捷,又能防止有人冒充貢使隊伍。」

這倒是無心插柳柳成蔭。

貢船一旦在泉州靠岸,就會被安排上列車,送往東京,直接進入鴻臚寺。

這要是誰冒充了貢使,那一船的財富基本上就全部白送給了天子。

而且貢使沿路看到鐵路的效果,必然會深受震撼,忍不住想將這些鐵路復制到本國。

對這些小國而言,鐵路的意義是無與倫比的。

比如吳哥王朝,他們在亞熱帶叢林之中,樹木茂密,連首都都沒有設置城牆,城區跟周圍農村連在了一起。

這種情況下,他們根本就沒有多少財富拿出來發展文明。

像改善醫療,投資教育,提振科技,建設軍隊,改善治安這一切,都沒法推動。

但如果有了一條鐵路,直接連接到中原或者出海口。

他們就可以把自己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真真正正的財富。

每年僅是通過鐵路賣一賣木材、象牙、礦石、藥草之類的,也能賣出幾百萬貫甚至上千萬貫。

上千萬貫!這已經跟大宋昔年的財長收入同一數量級。

當年盛唐推行兩稅法,收入也才一千多萬貫。

這對一個小國而言,絕對綽綽有余了。

把這筆錢財年年投入到國內發展上,足以把他們的文明水準從熱帶叢林里迅速推進到盛唐甚至宋朝的水準。

這是多大的差距?在此之前,他們的生活在中原眼中都是南蠻,為衣食而勞碌。可一旦他們拉進到大宋當年的情況,那至少也是有了大量的糧食富余。大宋東京可是一直有著大量的攤販、酒樓,就經營著各種特色小吃和美食。

當然了,你可能血賺,但我永遠不虧。

小國靠著大宋發展起來,大宋勢必會從中受益。

這些鐵路的運營權一定是掌握在大宋手中。

這可不是客運線路,需要國家投錢保持運營。

這種交通干線,還是運送貨物的經濟命脈,每一趟列車跑過,都是金幣在叮冬作響,提供源源不斷地盈利。

所以蘇遲繼續說道︰「南方地三條主干線中兩條連接的是經濟重鎮,第三條則走的是交通干線,連接襄陽,然後向南,連接升龍城。」

襄陽即後世的武漢,素有九省通衢之稱。

在這里修一條鐵路,能夠輻射最大的範圍,將來擴建鐵路網只要以他為中心即可。

選擇襄陽作為首批建設鐵路的城市,能夠兼具政治、經濟、軍事各個方面的意義。

南方這三條鐵路基本上都是南北向的,東西向主要靠長江水運聯通。

一旦鐵路建成,將會使南方經濟更加繁榮。

工部野心勃勃,尚書親自向趙桓保證道︰「工部力爭五年內將所有鐵路修建完成,勾連我朝各大重鎮。」

趙桓問道︰「五條鐵路同時開工?是否會造成民間疲擾?」

大興土木最忌諱的就是超過國家承受極限。

比如隋煬帝,也是手握著一個盛世帝國,可他營建東京,歷時十個月,每月使用二百萬人。修大運河動用上百萬人,死者十之四五。

然後打高句麗動用上百萬軍隊,兩百多萬民夫。

成功進位中原歷史第一敗家子,只用了短短幾十年,就把一個盛世帝國,變成了只剩下兩百萬戶的一片凋敝情景。

有這慘痛的前車之鑒,後世所有中原王朝大興土木,都慎之又慎。唯恐重蹈覆轍。

張浚說道︰「鐵路建設與營建東都和興師動眾不同,他是有非常強的地域性,基本上各個區域的工程都局限在自身範圍內。」

「比如北方的鐵路網絡修建,基本不會征用南方百姓。」

「蘇州的鐵路絕不會影響到荊湖路的百姓。」

听張浚這麼說,趙桓覺得倒是也有幾分道理。

如果把鐵路劃分為北方鐵路網和南方鐵路網,他們招募的百姓根本就互不重合。

對各個方向而言其實都是等于只有一兩條鐵路在動工。

對如此浩大的北方,如此富庶的南方而言,各路動工一兩條鐵路根本不會造成多大的影響。

工部尚書保證道︰「朝廷施行募役制,不會出現隋末大規模征發徭役,動搖民心之事。」

募役制就是朝廷出錢,招募願意出力的百姓參與工程建設。

這是公平的雇佣關系,而不是強制勞作。

所以十死四五的慘劇不會發生在這種制度下。

對工部尚書的保障,趙桓倒是不懷疑。只是鐵道的重要性得提升上來了,趙桓說道︰「鐵路關乎國家重中之重,應該組建一個專業寺監,配技術官僚,管理大量的專業工匠,來建設鐵路。」

「你們政事堂和六部九卿聯手抽調精兵強將,組建一個鐵路寺,位比九卿,專管鐵路建設、運營和維護。」

「首位寺卿就從你們工部得兩位侍郎里選一名吧。」

這麼安排雖然抽掉了一部分工部得利益,但也給了他們足夠得補償。

工部尚書面色陰沉沒有出言抗議。

因為他確定,這事完全不用他張口,推行這一切最重要的阻力馬上就將爆發。

鐵路的運行,勢必會嚴重侵犯另一個龐大群體的利益,那就是漕運工人。

漕河全盛時。糧船之水手。河岸之縴夫。集鎮之窮黎。藉此為衣食者。不啻數百萬人。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