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九十八章大宋三京

張浚特意用的鮮明對比,瞬間就使廷議的所有公卿形成了無比強烈的震撼感。

民戶家中堆滿倉庫、掛滿庭院的糧食本來就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成就,這是多少朝代幻想過的盛世風景。是多少窮苦百姓憧憬不已的生活。

在封建小農經濟中,大部分小民連飯都吃不飽,要賣兒蠰女時,大宋百姓能卻有如此豐富的谷物,已經足見大宋治理之成效,堪稱民富國強。

可是就當大部分官員為百姓存糧足支數年而欣喜時,張浚卻說這些糧食不過是給牲畜吃的粗糧!

這效果立竿見影。

蘇遲震驚的說道︰「這麼多糧食都給牲畜?那豈不是當地糧食已經多到了百姓根本用不完?」

張浚點了點頭,說道︰「據老夫所知的確如此。遼東北路的糧食產量已經不弱于蘇湖地區。」

「當地盛產玉米、大豆、大米、番薯,這些都是產量極大的作物。百姓根本吃不完,大量的作物堆積在當地。」

「于是百姓紛紛進行加工,玉米作飼料,大豆榨油,糧食釀酒。」

「僅以農業生產而言,當地是非常發達的。但也僅限于農業生產。當地的財富都停留在了農業層面,不愁吃喝,但稱不上物質富裕。」

計相李綱點頭贊同,說道︰「的確如此。從繳納的賦稅上看,遼東北路不及浙東路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

趙桓認真的凝思著,這麼大的一個農業大省,他們產出的糧食足以供養北方半壁江山,百姓無饑餓之憂,卻不算富庶的現實。

這就讓趙桓不由得想起了後世那個996的社會。

996受人歡迎嗎?

當然不受人歡迎。

可是如果放棄996,回到農村就能躺平,絕對餓不死,但沒有手機,沒有電腦,也沒有什麼時尚衣服,預期壽命從80歲降到60歲。剛剛年過五十,就要掰著手指數自己還能活幾年的生活。恐怕也是沒多少人能夠接受。

遼東北路,目前大概就處于這麼一個狀況。

他們餓不死,但也富不起來。絕大部分平民都守在一個小鄉村里,但沒有愛情,更沒有華貴服飾,也沒有大宋各種發達文明的成果。

他們在農業社會的巔峰,但距離著東京、蘇州這種不夜城,又仿佛差距了上千年的時光。

張浚說道︰「遼東北路,歲產糧食數億石,對當地百姓而言這是一座金山,對我朝而言這是一座糧倉,但受限于交通,卻只能讓其中泰半留在本地,毫無價值。」

「百姓守著金山銀山而貧窮,朝廷擁有糧倉卻擔憂天下饑饉。」

「所以臣建議第二條鐵軌就專通往遼東北路。」

數億石糧食,大概是幾百億斤,這個規模已經很可觀了。

後世天朝一年的產糧有非常確切的數字是一萬三千億斤。

雖然說遼東北路還不及後世的那個零頭,但畢竟這只是遼東北路一個地區的產糧。

而且大宋百姓才一億四千萬跟後世也差著整整一個數量級呢。

可以說,糧食在東北已經絕對不缺了,怎麼把這堆積成山的糧食轉化為財富,的確是眼下大宋最應該考慮的。

張浚說完後,蘇遲立即開口,說道︰「這就是老夫要說的道路在軍事意義外的第二層意義,勾連經濟重鎮。」

「以鐵路運輸的能力,每列列車運貨兩千石,那如果遼東有可出售的糧食一億石,每天只要一百余列車就能將糧食全部運出來。」

這個數字,相對于四千個火車頭而言真的不算龐大。

每個時辰十趟列車,在不同城市停靠也不算密集。

當然了,這是按最原始的列車計算。

蘇黛向眾人講解道︰「這一點其實火車可以更改列車車廂,改變成專門的貨運火車,載貨量還可以有所提升。」

趙桓說道︰「鐵路主要還是以貨運為主,載客那都只是兼顧的。所以不用考慮什麼舒適性,只要能保持安全穩定,可以盡量提升載貨量。」

蘇黛立即回道︰「太學院會盡量往這方面研究,爭取加大載重量。」

有技術,有資金,有需求,對東北修建鐵路就迅速通過。

關于修路的路線,蘇遲指向地圖,說道︰「臣建議鐵路沿更內陸通行。其實此前關于遼東路的聯系,朝廷不是沒有應對策略。」

「關于運糧主要分為兩種,其一是走海運。從遼東半島裝船,然後經山東進入運河。」

「其二是走漕運。」

說著蘇遲手中長桿指向地圖,說道︰「朝廷在河北整修黃河時便修建了一系列南北向的運河,其中以溝通燕京的運河為主,經河間府,大名府然後進黃河,走漕運故道運入東京。」

「其他各條運河也溝通有河北的經濟重鎮。」

「但總的來講,河北東路河網更加密集,漕運也更加發達。」

「所以臣建議將鐵路安置在河北西路。」

趙桓點了點頭,說道︰「可以。到時候太學院考察一下河北西路,定下這條道路的路線。」

張浚立即建議道︰「臣以為這條東路既然作用同于漕運運河,走向也大抵相同,那可以一並勾連到西京。」

「我朝北方運河的布局基本上就是圍繞著東京、西京、北京三坐京城而開鑿的。」

一國多京,是當下這個時代的特點。

鐵路網環繞這三座城市,看似有些浪費,但其實還真不是。

這三座京城在各自的定位上有非常明顯的差別,除了都負責收集統計專利外,他們三個的城市風貌差距極大。

西京長安是路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他主要的功能是對外貿易,溝通西域諸國,並承擔對西方各行政區的軍事後勤功能。

東京主要是政治中心,同時也是北方的工業中心、商業中心,負責向外輸出大量工業制成品,比如向西京長安提供大量賣往絲綢之路上的商品。

而北京則主要聚集北方的工業材料,收集北面的皮革、礦產、木材、金銀、牛馬、奴婢。他更像一個材料供應中心。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