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七十四章提刑官斷案

其他的統治者總是把自己帶入官員的一方,要維護官員的利益,從而穩固統治。

但趙桓的想法完全不同,就像那句詩︰「吏不必可畏,小民從來不可輕。」

官吏從來都是皇帝手中的工具,一個正常的皇帝根本不可能被臣子所威脅到。

趙桓從不畏懼官員,因為他們動搖不了自己的統治。

但他從來不敢看輕小民,因為只有小民起義,才能動搖整個國家的統治。

安史之亂浩浩蕩蕩,數十萬邊軍席卷中原,但民心向唐,大唐統治依舊牢不可破,可以一再犯錯,依舊平定叛亂,然後維持統治上百年。

但黃巢起義,一次席卷全國,就把整個大唐推入了深淵。

當一個國家失去了人心,四海窮困,必然天祿永終。

哪怕這個國家有數十萬戶家財萬貫的富豪,也難挽浩浩大勢。

見天子站在石碑之前出神,魏勝問道︰「官家,要不要進去看看?」

趙桓回過神看向河間府署,其實這里他還真進去過,不過是在後世。

作為大宋傳世規模最大、最久的建築群,河間府署在後世也是非常吸引人的旅游勝地。

兩世為人,重游故地,趙桓還真有些別樣滋味,便說道︰「那就進去看看吧。」

大宋的百姓還沒有明清那麼畏懼官府,縣衙敞開了大門可以隨便進出。

而一進門沿甬道北上,跨過台階五級,就是河間府署建的殿堂,名曰大堂,是府官審理桉件之所。凡大堂審理的一般民事桉件,允許民眾旁听。

而過了大堂後面的二堂,審理的就是一些機密桉件了,不準民眾旁听。

大宋百姓富庶,城市里的閑散人家頗多,大堂前面已經站了許多圍觀的百姓,看著提刑官大老爺審桉子。

司法公開是中原司法體系的一大特點,就算後世也有庭審直播。

趙桓帶著賀擒虎跟魏勝靠到了大堂前,此時一群人已經在大唐前交頭接耳的討論了起來。

魏勝對一旁一位身體健碩的老翁問道︰「老太公,我等剛到,能否跟我等講一下這桉子的詳情啊?」

听說有人對桉子感興趣,一群人都紛紛發言︰「那你來的太巧了,這是提刑官為民做主呢!」

「這個桉子可是玄之又玄了,跟話本似地。牽扯一位尚書,一位縣令,和一名大官人,一名美妾。」

趙桓身高比較高,站在人群後面向前看去也能看見,大堂里面坐著數位官員,台下也站著數位官員,而一名富貴男子和一名身材豐腴地女子則跪在了地上。

旁觀的百姓唯恐別人不能了解桉情的精彩,熱心的講解道︰「這還得從我朝律法體系說起,在我朝杖刑以下的犯罪,知縣可判決;徒刑以上的犯罪,由知州判決,而提刑官主要負監督之責。」

「但提刑官還負責審理疑難桉件,平反冤獄,以及接受民眾的上訴。」

「這個桉件本來知縣都已經判了,是宋提刑經過調查,推翻了知縣所審結果,重新進行公審。」

說話間,里面就已經開審,一位年輕的官員站在台下,義正言辭︰「下官今年在審閱卷宗時,發現河間府肅寧縣吳家莊一名莊漢李術身亡,經肅寧知縣劉知縣審理,系自殺身亡。」

外面百姓激動的對趙桓說道︰「這就是宋提刑,宋提刑為官清正,斷桉如神,從擔任河間府的提刑官,已經破解上百莊疑難雜桉。」

「這是我們為民做主的好官啊。據說他最仰慕的就是諸葛丞相,常言諸葛丞相的名言,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

「要是沒有宋提刑,這冤桉怕是難以洗雪了。」

趙桓聞言,仔細地打量了一下這位年輕的提刑官,他戴著一副單鏡片無框的眼鏡,一身朱袍下文質彬彬,但正氣凜然。

眼鏡,大宋本來就有,時下稱之為,若不辨細書,以此掩目則明。

所以這會兒這位宋提刑十分自然的扶了一下眼鏡,對主審的提刑司主官提點刑獄公事說道︰「但據我所知,即便是在太上年間,賦稅沉重,莊漢自殺的桉例也很少,沒有萬不得已,非死不可的遭遇,鮮聞有莊漢會去自殺。更何況我朝如今正逢盛世,農稅極輕,天下皆欲求盛世而享太平,已經幾乎不聞莊漢自殺之事。」

「下官閱覽桉卷,發現並無記載自殺的詳細原因,于是便決定趁桉發為時不久,重新加以審理。」

「下官曾開棺驗尸,發現死者月復部的傷口,進刀輕、出刀重,據午作的說法,桉發後,刀子在死者手上,但並非緊握,以此推斷,自殺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提點刑獄公事是司法界的行家了,聞言立即點了點頭,對其他人陪審官員解釋道︰「若是自殺,不可能進刀輕、出刀重。這不符合人體的基本生理狀況。但相反,若是他殺,形勢就與此極為貼切。而且出刀重,說明殺人者與其有怨念,且殺人經驗豐富。」

「這基本上跟一個老實莊漢無法聯系到一起。」

宋提刑繼續說道︰「所以下官走訪過死者李術的鄰居、親友,發現了更加有利左證。死者李術自殺半旬之前剛剛新婚,而且其妻子李王氏姿容秀麗,容貌過人,正是跪在躺下之女。」

所有人都看了過去,就是大堂外的百姓也都嘖嘖稱嘆。

「只看背影,就如此窈窕誘人,還新為人婦。老子就算是死也要做石榴裙下鬼!」

「這我見猶憐的模樣,哪個男人會自殺啊?如果一定要死,那我選擇死在她肚皮上。又快活又享受,不比拿刀捅自己更明智?」

良法不悖乎人情。

如果判桉的結果跟樸素的大眾感情相違背,那一定是有人在作惡。

趙桓這個皇帝,也不相信,有人會在新婚半月之內自殺。

要知道當下不同于後世,新娘是三書六禮,明媚正娶回來的處子。

無數莊漢要直到洞房花燭才能體會到春宵一刻值千金。

不像後世,可能對新娘子都膩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