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一十九章當今時代的狗大戶

珠利耶國,也就是印地鼎鼎有名的朱羅王朝。是由泰米爾人建立的印地南方最龐大,統治時間最長的王朝。

他存續時間超過一千五百多年。畢竟按印地人不反抗的特性,如果沒有外來入侵,他再存續一千五百年也沒有多大問題。

但由于印地不掌握話語權,導致這個赫赫有名的王朝在後世並不聞名于世。

甚至趙桓這個穿越者,提到珠利耶國都一頭霧水。

唐翊不得不向趙桓介紹道︰「因為此前三齊佛國向我朝提供了錯誤的信息,導致我朝誤以為珠利耶國是小國,此前朝廷在接待朝貢使者的禮節制定詳細等級,珠利耶國是小國,用下禮,緬甸是大國,用上禮。」

「但直至我朝海軍南下,才發現遠非如此。珠利耶國擁有一支軍紀森嚴,訓練有素的軍隊,與其他印度軍隊不同,珠利耶國的軍隊都受過專業的訓練,士氣高昂,還有很強的尚武傳統。」

「他們有三個大軍團,每個大軍團擁有若干個小軍團。即便最普通的軍團,也包含三個旅,編制有一個戰象團,一個騎兵團,兩個步兵團,兩個輔助團。據傳回來的情報,其一個戰象團包括三百至五百頭大象,每個騎兵團包括五百至一千名騎兵。」

「一個大軍團的人數約在三萬人上下,包括一千多頭大象,五千多名騎兵,兩萬多步兵。」

「除了不能直接參與海戰的騎兵與大象,該國的步兵被大量分配給海軍擔任陸戰隊。印地特色的弓箭手,一直是其精銳力量,可以在戰船上提供優質火力。」

「武士階層(剎帝利)出生的重步兵,習慣以高質量的鐵劍為武器,並用盾牌擋住對手攻擊。至于專門被招募入伍的沿海珍珠采集者,也被要求在混戰中下水,破壞敵方的船錨等關鍵設置。」

「他們的造船技術雖然遠遠不及中原,但一艘船也能搭載四百多名士兵。」

趙桓終于認真起來,說道︰「這麼說,這個國家的軍隊絕對不會低于十萬?」

唐翊斷言道︰「考慮當地的氣候炎熱,土地肥沃,谷物一年三熟,他們能動員更多的部隊。鴻臚寺估計他們最低有十五萬的部隊,最多可能接近二十萬。」

二十萬這個數字,趙桓覺得不太可能。

因為這超過印地的組織能力上限。

永遠不要低估組織里的作用。

哪怕一個國家有再發達技術,再豐厚的財力,如果不能組織運用,那就相當于神宗朝的大宋,崇禎朝的大明。

所有人都嚴重低估了一個國家,如果能全方面動員他的一切體系,把全工業門類整合到一起的強大威力。

女真人在起兵時,曾經短暫的實現了這種超級動員能力,結果就是摧枯拉朽的掃平了東亞兩個超級大國。

阿塔更是後世的典型,強大的組織能力,不僅能橫掃政府軍,更是能打的米帝軍隊苦不堪言。

不要說米帝打贏了這場戰爭,自始至終,米帝沒能擊垮他的對手,雙方從開戰僵持到了最後。

米帝是狼狽撤出的。但凡對手拉胯一點,他們也不至于倉皇地像條狗。

趙桓是堅定的組織力信服者,有大宋的例子在前,他不太相信珠利耶國能組織動員起二十萬軍隊。

他要是有這個實力,就不至于疆域停留在了印地南端。哪怕是低緯度打高緯度,也能逆推到加色尼王朝附近。

所以十幾萬的軍隊規模應該是他正常能有的水準,跟人口一樣,大概都是大宋此前在封建時代的十分之一。

這也符合西方的數據,西方相同的人口規模只能組織起五六萬的部隊。他們畢竟文明要比印地落後,更何況氣候也不如印地南部。

而且珠利耶國可是在印地南部有很廣闊的一片疆域,包括斯里蘭卡,馬爾代夫。簡直是架在了海上絲綢之路的要沖上。

僅是收海上絲綢之路的商稅,就能讓他們賺的盆滿缽滿。

有錢養得起更多的部隊。

唐翊說道︰「珠利耶國向東擴張,不僅僅是為了領土的野心。更是為了絲綢之路上的稅收。」

「我朝真宗大中祥符三年,珠利耶國的首次遣使朝貢就上貢真珠衫帽各一、真珠二萬一千一百兩、象牙六十株、乳香六十斤。」

「該國國王雖然言辭卑怯,自稱微類醯雞,賤如芻狗。但其國可謂是絕對富庶,在海上絲綢之路上賺得黃金無數。」

趙桓眼里有止不住得震驚,如果這算得上是「微類醯雞,賤如芻狗」。

那恐怕世界上大部分國家活得都不如豬狗了。

送的珍珠帽衫是什麼流光璀璨,金光閃耀模樣,趙桓懶得去內庫藏查了。

但珍珠兩萬一千兩!

這個貢品一項,就足以讓人看清其狗大戶本質了。

關于珍珠得價格,大宋還真有詳細記載,哲宗朝,一珠之直,至九十四千錢,也就是九十四貫。

到了徽宗朝,也就是太上在位年間,圍寸者,價至三二百萬。也就是周長一寸,注意是周長一寸,不算特別大,價值高達兩千貫錢至三千貫錢。

也就是說按照最低得價格九十四貫計算,兩萬多兩的珍珠,也高達一百九十八萬貫。

這是低的不能再低了,按照每兩只有一顆珍珠。

可是一兩重的珍珠怎麼也不可能是最低價。

小國給天朝朝貢的貢品,也不可能全拿小個頭的低質量珍珠來湖弄。

畢竟在中原的罪名里就有一項是朝貢月兌略,無藩臣禮。

所以貢品的質量一定是非常上乘的,不會在這方面以次充好,挑釁上國。

那這些珍珠的價格就遠遠不止兩百萬貫了。

而象牙和香料,那都是價比黃金的東西。

可以說,珠利耶國的這次上貢是切切實實的用海量真金白銀開路。

花費這麼大的代價進貢,勢必有更大的圖謀。

趙桓問道︰「他們進貢要求的目的是什麼?聖朝距離他們如此遙遠,他們千里迢迢重金朝貢,必然有極大的圖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