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八十三章種糧回歸

趙桓在一眾太學院教授的擁簇下觀覽著帝國新式的成就,紡織機日新月異,蒸汽機正蓬勃發展。

就在他以為今天會這樣平靜、愜意的持續下去時,吳革帶著一隊親從官急匆匆的闖了過來。

急促的腳步打破了學院的寧靜,所有人都矚目的望了過去。

趙桓眉頭一簇,問道︰「什麼事這麼焦急?」

吳革站到趙桓身前,恭敬地拱手,語氣帶著振奮,說道︰「官家,急報。蘇州豪商孫渡族中探索者,已經從冰洋返回。帶回了大量良種。」

聞言,趙桓也忍不住心情激動起來,問道︰「人在何方?」

在建業六年,趙桓就在蘇州提出了懸賞,鼓勵豪商們從北面跨過白令海峽,探索新大陸。

如今都已經是建業十一年,足足有六年地時間,終于是有結果了!

吳革立即說道︰「稟官家,孫渡親自帶著其子,就在開封府。」

「讓他們立即過來,把所有糧種都帶來!」

吳革立即帶著大量侍衛離去,而周圍的太學院學者們都熱切的議論起來。

官家當初在蘇州許諾的豪言,所有人都有所耳聞。

能為聖朝帶回良種,使農田產量翻倍者,不吝封侯之賞。

能使農田產量翻一倍者,封開國縣侯。能使農田產量翻兩倍者,封開國郡公。

如今真的有人把糧種帶回來了!

所有人都有種見證歷史的感覺。

在天子的意志下,一切都要服務于其旨意,皇城司、開封府以極快的速度將糧種帶到了太學院。

其中有植物、有種子。

植物都重在了陶盆當中,種子也以紙袋密封、干燥保存。

孫渡帶著其子站在種糧之前,恭敬地向趙桓拱手,說道︰「臣等拜見官家,聖躬萬福。」

趙桓擺了擺手,說道︰「免禮,卿二人著實可謂是我朝的功臣阿。」

說著趙桓已經走進種糧中間,一個個查驗。

很快趙桓就一眼認出了種糧中的花生。

這個東西,沒有任何一個後世人不認識。

花生米、鹽水花生、炸花生、老醋花生那都是酒桌上最普遍的下酒菜。

而花生油更是大部分家庭都有的廚房用品。

後世五谷不分的學生可能把韭菜和小麥弄混,但不會有人把花生還認錯的。

有了這種植物,大宋的食用油產出將會顯著提升一大截。

趙桓對一旁的蘇黛吩咐道︰「把這種植物記下來,重點培育。」

沒有人清楚天子這個決斷究竟有什麼背後原因,但當今天子權威無人敢質疑,蘇黛立即銘記于心。

同時一旁的農學院教授已經帶著學子小心仔細地將所有花生收了起來,這些花生種子大概有三十多斤,認真培育下來,至少能種出兩三畝良田。

這可是天子親自交代地任務,更是可能親自到田里視察,沒有任何人敢疏忽大意。

在種糧區轉了不久,趙桓就又發現了一個高價值種子,玉米。

玉米穗捆成了一串,金黃色地米粒滿滿登登。

孫琳激動地向趙桓介紹道︰「官家,這就是我們在新大陸最大的發現,臣親眼所見,在當地,這種作物高達近丈,一次收獲畝產不下十石。」

大宋的一石合九十二點五宋斤。

十石也就是九百多斤。

趙桓認為這個數字他是說低了,正常一畝地的玉米怎麼也有一千六七百斤。

就算沒有化肥,這個數字也不應該腰斬。

可是其他學子士大夫已經一片嘩然。

有農學院的教授出言呵斥道︰「荒唐!荒唐!何其荒唐?官家,切不可被這種妖言所迷惑。」

「我大宋雖然有畝產高達八石的水稻,但那是佔城稻,一年四熟,所以才高達八石。平均下來,一次收獲,一畝也就兩石上下。這與北方數據是相似的。」

「若一次收獲就能有不下十石,豈不是已經超過當下作物五倍?」

「臣研究農業要理已經數十年,各種作物都有所了解,以水果而言,畝產十石以上不難。但若說這是谷物種糧,還能達到十石,臣以為古所未有。」

「這定是商人為了尋名利,所夸張之言。」

一旁的腓特烈听完翻譯給他翻譯的內容,也是震驚不已。

畝產十石以上,也就是畝產上千斤。

簡直匪夷所思,如果真的有這種作物,那大宋豈不是再無果月復之憂?

要知道一名士兵,一個月的主糧也就一石左右。

一畝地就幾乎能供應一名士兵一年的口糧。講道理,沒幾個人一年能吃主食一千多斤,平均下來每天三斤飯,每頓要干三大碗。

這意味著一萬畝良田就能供應一萬名士兵。

那耕種一萬畝良田需要多少人?

大宋向來是農田緊張,平均每人十畝地,是國家紅線,絕不允許低于這個數字。

即便以這個紅線而算,也只需要一千名百姓就能耕種一萬畝。

如果耕地寬松一點,以一夫攜五口而治田百畝,每人二十畝地,也就是五百名百姓,就能耕種萬畝良田。

這個數字對大宋而言,可能沒什麼差別,畢竟大宋要養活大量的人口,他們不會極限軍事動員。

可是對神聖羅馬帝國,或者更直接一點,對施瓦本系選帝侯,這是直接決定命運的神物。

只需要五百名奴隸,照料萬畝良田,就能供應一萬名職業軍人。

這可太夢幻了!

腓特烈的直覺認為這種事肯定是假的,假的,假的!

這怎麼可能?

按照軍事常識,十名甚至二十名農夫供養一個職業軍人才是常態。

怎麼可能五百名奴隸供養一萬名士兵?

可他又如此迫切的希望這一切是真的,這樣神聖羅馬帝國和法蘭克王國這種西方國家,也能動員出七八十萬的部隊。

大宋百萬大軍的壯舉,再也不是神話一樣,不可觸及的遙遠。

這一點,真的是讓腓特烈深深無法接受。

同一個世界,東方人能動員上百萬大軍,而西方卻只能出動幾萬人,哪怕整個十字軍世界聯合起來,第一次東征也才十萬人。

百萬大軍是那麼的遙遠,可望而不可即!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